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每到端午时节,中国人最难以舍弃的美食便是那一个个软糯的粽子。或甜或咸,在我们的味蕾上,激发出百转千回的味道。有离家人的一抹乡愁,有儿时的记忆,更有千年来历史沉淀出的文化韵味。粽子,是中国人不变的端午情结。
关于粽子,我们最熟知的传说莫过于诗人屈原投江。据《汨罗市志》记载,东汉建武(公元25年-56年)中,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忌日改投箬叶裹黍米的粽子于汨罗江。由此吃粽子沉淀和演变成端午习俗。
其实,粽子的来源,除了“屈原说”,还有“伍子胥说”和“曹娥说”。而早在这些传说之前,粽子就已经出现了。最早记载于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土记》,其云:“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于是口口相传,相沿成俗,千百年来,兴盛不衰。
历朝历代关于粽子的诗词层出不穷。“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无不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粽子的喜爱和重视。清朝诗人谢墉更是专门写了一首《粽子》的诗来寄托自己对远方母亲的深切思念。
可见,粽子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食物,还包裹着记忆里童年和家的味道,寄托着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
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粽子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元。除了经典的南北咸甜粽子PK之外,各种新口味也让人眼花缭乱。
近年来,除了蜜枣粽、豆沙粽、鲜肉粽等传统口味,还出现了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腊肉、榴莲、小龙虾、鲍鱼、腐乳、五仁等口味的粽子,馅料突破程度绝对不输月饼。而这些粽子大多是一些老字号企业迎合年轻人口味而推出的创新产品。
除了在馅料上做文章,在吃法上,中国人的花样也不少。有油煎粽子、红糖汁黄豆粉蘸粽子,还有拔丝粽子等等。
口味的多样、种类的丰富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彰显了如今多元化的个性和需求。
提到粽子,就不得不提到浙江嘉兴。《舌尖上的中国》曾经这样形容:“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就是从一个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
据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去年618期间仅用13天就卖出1.08亿只粽子,2.16亿片粽叶。销售TOP5品牌排行榜分别是:五芳斋、真真老老、三全、荣庆和、稻香村。五个品牌中,浙江企业占了三个,且揽下全国第一、第二的位置。除了知名的五芳斋、真真老老之外,浙江还有三珍斋、知味观、诸老大等多个粽子品牌,可以说占据了全国粽子市场“半壁江山”。
浙江粽子品牌之所以能畅销全国,关键在善于利用电商渠道进行销售。2009年,五芳斋以一家传统食品企业的身份首次“触电”,开始发展电子商务。彼时,电商每年带来的营业额有数百万元。到2018年,五芳斋电商渠道一年销售额超过6亿元,呈现几何形增长。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与浙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密不可分。今年,发展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等新模式,全面深化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试验区建设被列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
在浙江,古老的粽子正借由新兴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传递着最朴实真切的民俗味道。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