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球治理,共谋世界经济增长之策。
9月3日至4日,全球工商企业、国际机构、智库代表聚首杭州,与G20峰会同频共振。金融促进、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中小企业、就业、反腐六大议题,无不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各国宏观方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需要工商领袖领航,期待中国智慧闪光。
B20基础设施工作组主席,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洪斌
浙江在线8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曾杨希 编辑/胡芸) 9月3日至4日,B20峰会将在杭州召开,这也是B20峰会首次在中国召开。作为B20基础设施工作组主席,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洪斌对此充满期待,他表示:“B20峰会是G20杭州峰会的重要开场活动,届时全球数百名工商界领袖将齐聚杭州,这是世界各国工商界之间增强交流的绝好契机。”
任洪斌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专访时透露,今年基础设施工作组提出了五大政策建议,以缩小基建投资缺口。如果这些建议得以执行,预计每年能为G20成员国创造2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及3000万个工作机会。
在B20峰会正式召开之前,任洪斌所在的基础设施工作组已经通过三次电话会议、一场华盛顿会议、一场巴黎会议,就促进基础设施投资问题进行商议,最终形成五大建议:增加并加快高质量且可融资性强的项目储备;制定有利的监管规定、部署资产货币化战略;加强多边开发银行和机构在推进私营部门投资基础设施方面的催化作用;通过资产管理和创新技术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生产率;加强或建设国家层面、地区层面和全球的项目。
任洪斌介绍,五大建议既有对以往几年B20建议的丰富和强化,如增加高质量、可融资性强的基建项目储备,制定有利于推动基础设施长期投资的监管规定;也有一些新的建议:“我们强调应提高项目的资本、技术参与度。比如,我们建议G20应指导各多边银行在多个领域,加强协调与合作,为政府开发可融资性强的项目提供更多支持。我们还建议G20成员更好使用创新技术以及开发创新技术,特别是在能源和交通领域。”
此外,基础设施工作组也强调跨国互联互通,他表示:“希望G20成员国定期召开政府、商界和专家之间的对话,制定互联互通议程,促进跨区域和跨行业的实践交流。”
“如果这些政策建议得以执行,预计每年能为G20成员国创造2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及3000万个工作机会。”任洪斌说。
世界经济论坛(WEF)估计,到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的每年投资需求的资金缺口接近1万亿美元。任洪斌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前和远期,都存在巨大投资需求资金缺口。”
“要克服这一投资短缺,就需要私营部门的投资和专业知识、公共部门的资金和多边机构支持的密切配合。”任洪斌表示,“我们需要改善政策环境,促进金融工具创新并发展地方资本市场;需要鼓励跨境投资,充分发挥新、老多边开发银行和多边开发机构推动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引领民间资本加入,进而促进各个国家的发展。”
据了解,B20基础设施工作组有120多名成员,既有能源、建筑和运输行业的高管,也有多边开发银行(机构)、投资公司以及顶尖智库的领袖。
“目前大多数新兴国家和一些发达经济体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储备项目中可融资性高的项目不多。”任洪斌透露,包括工作组成员在内,整个工商界呼吁增加可融资性强项目储备。
任洪斌还表示,许多政府在项目的识别、选择和优先排序方面面临挑战。“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工程筹备、结构安排和采购方面也有不足,因此很难在保证盈利和可持续的前提下,在预算内按时完成项目。这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寻求好的解决方案。”
2015年,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新开发银行(金砖国家BRICS开发银行),以及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等机构的成立,全球多边开发机构(MDI)市场十分活跃,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他们的存在尤为重要。
在任洪斌眼中,这些机构承担了两个重要功能。“首先,它们加强了MDI雄厚的资金和知识能力。此外,它们还给各国政府提供了更加广泛地与MDI合作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建设和加快基础设施交付。”
他认为,要发挥MDI和多边开发银行(MDB)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除了鼓励它们之间的合作,也应当鼓励各MDI之间、各MDB之间相互的合作。
任洪斌表示:“B20建议鼓励各多边开发银行和全球多边开发机构增加共同融资的金额;同时,加强内部程序协调,来降低共同融资涉及的交易成本;并在与客户国合作时,制定系统、综合的技术援助方案……这些建议的实施将涉及国家层面的传统协调委员会的参与,需要构建一个一体化委员会,在技术与执行层面系统地介入。 ”
除了通过多边开发机构等方式增加融资,有私营资本参与的PPP模式也逐渐在全球兴起。如何让私营资本更好地服务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任洪斌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基础实施工作组认为,各国应制定可盈利的PPP及其他符合国际最佳实践标准的私营部门参与模式。这些模式应实现平衡风险分配,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的充分保护,尤其是能够规避政治和监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