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我的父亲不光是情诗达人 更是位了不起的翻译家
2017年02月25日 09:06:02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王湛

  最近因几档综艺节目火得不能再火的董卿。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中,来自成都的夫妇在朗读朱生豪情书。

  浙江在线2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湛 通讯员 陈瑜思)被称为综艺界清流的《朗读者》一炮走红,这档由董卿一手打造的节目,今晚就将播放第二期。

  在第一期节目中,一对来自成都的夫妇,朗读了一段《朱生豪情书》,感人至深。

  过去的一周,因为《朗读者》,大家都在谈论朱生豪和他的那句“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作为浙江人的朱生豪,也被网友称为“世上最会说情话的人”。

  父亲去世70多年后突然以这种方式走红,朱生豪的儿子朱尚刚却感到有点不适应。“节目中好几次提到‘朱生豪’情诗,其实那不是诗,虽然的确很有诗味。你们能转告董卿老师吗?”朱尚刚说。

  朱生豪儿子朱尚刚:

  只是不想让人片面了解我父亲

  朱生豪生于1912年,嘉兴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也就是现在的浙大之江校区。他的儿子朱尚刚毕业于老浙大电机系,父子俩算是校友。

  “《朗读者》中念的词句,并不是来自同一封信中,而是从不同信件中摘抄出来的。”朱尚刚说,“我父亲1929年进入之江大学读书,我母亲则在1932年入校,他们在大学只相处了一年时间。之后,我父亲前往上海工作,只能与母亲鸿雁传情。”

  这些书信,都收录在《朱生豪情书全集》里。“出版社觉得要用‘情书集’这个名字较能吸引人,其实我觉得这些书信应该比情书的内涵更广。据说《朗读者》播出以后,这本书更热销了,出版社马上要加印。”

  “很多人给我发了那段视频,我也看到很多网上的评论,发现在一些人心目中,父亲更多地成了一个‘谈情说爱的达人’。”朱尚刚说,“尤其是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朱生豪其实是一个将毕生都献给文学艺术的翻译家。”

  的确,在中国的翻译界,朱生豪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他的主要译作是31个莎士比亚剧本。那是他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译稿两度被毁,三次从头开始,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为的就是回答日本人“没有老莎的译本中国就是一个无文化的国家”的讥笑,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

  朱尚刚特别希望人们也能了解朱生豪文字中“豪放”的一面,也极具文采。

  昨天,浙江大学已经将他的意见,反馈给了《朗读者》摄制组。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莎翁译者

  却英年早逝徒留遗憾

  1944年12月26日,朱生豪因贫病交加,加上翻译工作过度劳累,英年早逝。在病中的日子,他仍在坚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告别人世之时,已经译完三十一部半,还有五部半尚未完成,留下遗憾。

  于是,在人们的脑海中,朱生豪便一直是32岁时的样子,一个有些文弱的江南书生。

  事实上,后来者从未忘记这位以他年轻的生命为代价,将伟大的莎士比亚引进中国的翻译家。

  去年,北京国家大剧院,《哈姆雷特》上演。舞台之上,有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也有在炮火和螺旋桨声中的朱生豪与宋清如——宋清如是朱生豪的妻子,就是“醒来觉得甚是爱你”那个人。

  去年,朱尚刚为父母写的传记《诗侣莎魂》重新修订出版。文中描述,朱生豪与宋清如的感情,发端于杭州。

  朱尚刚定居嘉兴。这些年,因年龄之故,他来杭州的次数并不多。倒是1998年,他写《诗侣莎魂》之时,特地去过如今的浙大之江校区,寻找父母的踪迹。

  浙大之江校区很多老建筑都保持着原貌,这让朱尚刚搜寻而来的有关父母的材料,落到了实处。

  “我父母读书时的主教学楼慎思堂,让父亲流连忘返的图书馆,还有父亲下山吃饭常走的小道,见了都倍感亲切。特别是前年初的探访,陪同那位学生还特地指给我们看我父亲当年住过的宿舍房间,我原来是不知道的。”

  朱尚刚说,母亲是在之江诗社的活动中和父亲相识的。两人在之江大学一年的交集中,“互相谈诗词,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理想抱负,从来不曾认真地谈过恋爱,甚至单独的约会也极少。”

  但就是在那一年,他们与莎士比亚的戏剧真正结下缘分,这才有了后来那些传世的佳作。

  一个不爱说话的闷葫芦

  却写出了那些如诗般的情书

  《朱生豪传》作者、浙江大学学者朱宏达、吴洁敏夫妇曾在1984年暑假,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访问了宋清如老人。

  “她告诉我们,到她这里来访问欲为朱生豪写传的人已经不少,但他们写的都不像那个年代的朱生豪。首先,朱生豪不爱说话,连谈恋爱都不说话,跟他共事的同事说,一年也难得听他说满10句话。还有一点呢,他自己没有什么著作留下来,他所有的心血就是莎士比亚。但莎士比亚翻译得再好,也是人家的东西。”朱宏达说。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在和宋清如多次接触之后,他们很快找到了切入口,有了共同语言。

  很多读者在看了《朱生豪传》后,都感动于书里引用的多篇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书信,那也是朱宏达夫妇最为珍视的。“刚开始,宋清如不肯把朱生豪的信件公之于众,认为那只是谈情说爱的东西。好说歹说,她也只捡了几封并手抄了几段给我们。”

  “忆昨秦山初见时,十分娇瘦十分痴。席边款款吴侬语,笔底纤纤稚子诗。交尚浅,意先移,平生心绪诉君知。飞花逝水初无意,可奈衷情不自持。”

  这是朱生豪赠给宋清如三首《鹧鸪天》词中的一首。这些文稿如今已经发黄,宋清如珍藏了一辈子。词写得情真意切,专门研究汉语韵律的吴洁敏吟诵起来也是婉转动人,“这也可以看出朱生豪的国文造诣和词人本色。这也是他的莎译能胜出一筹并广为读者喜爱的原因。”

责任编辑: 杨静涛

标签: 翻译家;朱生豪;董卿;朗读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2253546928425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