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有个工作,有个浙江人做得被总书记点赞还上春晚
2017年02月25日 09:40:35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李月红

俞复玲(右)拎着装着盒饭的竹篮子走访社区居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浙江在线2月25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 李月红)有这样一种工作。你得树立这样的工作观:毛驴的腿,婆婆的嘴,橡皮的肚;你得保持这样的心态观:解决了是故事,不解决就成了事故。

  就是这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有个浙江人做出了名堂,被总书记点赞“社区工作的领头雁”。

  一个月前,她还受邀参加央视鸡年春晚,面对镜头祝福全国人民:“道德入人心,万事德为先,祝大家新春快乐,大德大福。”

  她是谁?

  俞复玲,宁波市划船社区党委书记。

  她做了什么?

  2月初,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夏真、王毅写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小巷总理》讲述城市基层工作者俞复玲的艰辛与坚持。面对资历,面对戾气,面对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这位小巷总理的选择或许会给平凡岗位上的我们一些启示:

  好工作是做出来:始终保持对细小成功的极度沉迷,以及将心比心地完成它。

  《小巷总理》,夏真、王毅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资历观:不惑上岗,给年轻人做“配合”

  1999年,宁波大昌布厂要关了。按土政策,女工40岁以上一刀切。 俞复玲,我们的主人公,日后耀眼的“小巷总理”,正是这一块被切下来的“发糕”。

  怎么办,俞复玲过关斩将考上社区工作。报到的第一个社区是潜龙社区。

  3名新社工同时报到。老书记高兴极了,一个年轻女孩,考试第一名;一个懂电脑、复员军人,每一个标签都金灿灿。那么,一个分管综合治理,一个分管卫生,都是重要岗位。

  俞复玲?额,年纪大些。

  复玲,你配合做些青少年工作吧。

  配合?这是明摆着不相信她的能力呀。俞复玲被这个词刺痛了。

  无奈。一切先从“配合”做起:

  每天,她第一个到办公室。早早地将地拖好,将水烧好,将桌子抹得干干净净。

  复玲姐,这个工作材料你写写。她二话不说,苦干一夜,第二天交出来。

  复玲,社工包片,你包碎片。啥是碎片?就是你负责的居民位置东一家,西一户,光跑一遍就够你受。越是难,越是做,这是她的性格。

  不过,俞复玲也是有原则的人。

  主任吩咐,化粪池堵了,你去处理一下。

  我不去。俞复玲很干脆,你应该让包这片的社工去呀。

  主任一愣。又一次布置任务,一件事做完坐下还没喘口气,又吩咐另一件。

  俞复玲先干完。再提意见:主任,现在提倡领导要科学安排工作,让我来回跑两趟,这不科学。

  主任语塞。去书记那里告状,这个新社工倔头犟脑,没法领导了。

  书记哈哈大笑,不表态。

  这状没告进。

  其实,俞复玲有“尚方宝剑”。

  它是一句话,“当领导与我的意见不同时,我首先会根据领导的意见去做,但我会在实践中检验他说的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我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这话是俞复玲考社工面试时说的,面试官们对答案很满意。也是她日后的实践,引领她走上“小巷总理”的岗位。

  今年的春晚,俞复玲被请到了演播大厅。

  工作观:挨骂是家常便饭,心中有爱,便不怕唠叨胡闹误解

  挨骂,对俞复玲来说是家常便饭。

  这或许是老小区社区书记必需的修炼。小区居民素质不一,经济条件不一,一旦涉及个人利益,表现各有不同。

  有的人,喜欢张牙舞爪,以为这样才能保护自己,才能办点事。

  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则会自视过高,喜欢指手划脚,碰到点什么就盛气凌人。

  台风过境时,她组织社工、志愿者全力抢险。六天六夜没合眼,嗓子哑了,累了就躺办公桌那张二尺宽的条板上和衣眯一会儿。

  一个居民打电话来。气势汹汹,我们这里进水了,你怎么看都不来看?你这个先进咋当的?!

  她想解释,哑掉的嗓子有些声嘶力竭。

  对方声音更大了。什么,你工作做得不到家还向我发火?你态度这么差?你这是什么先进?!

  啪。电话挂了。

  俞复玲哭了。一旁的志愿者不服,跑去找对方理论。

  第二天,居民满面羞愧,赶到社区来做志愿者。

  要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心中有爱,不怕委屈。这是俞复玲的工作观。

  划船社区也有一大批下岗工人。日子长了,家里吵吵闹闹,鸡犬不宁。男人气不过,就会闹到社区来:

  你们居委会每天在做什么?讲讲还是先进社区,先进个屁!你俞复玲在干什么?我下岗这么多天,你连个工作也没帮我找到,我每天生活在烦恼之中,你知不知道?我老婆每天骂我你知不知道?

  俞复玲有同情。自己也下过岗,那种失落那种焦虑那种无路可走的绝望。现在他们没有单位了,社区是他们唯一可以发发火的地方,就让他出出气吧。转过身。俞复玲就成了一个为民服务活页,收罗各种职位信息。

  2010年,划船社区成了全国第一批充分就业社区。获此殊荣的,宁波就此一家。

  工作中的俞复玲

  服务观:老人留下遗言,头七时还想吃社区食堂的饭

  社会的进步,本质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过程。

  老小区管理难,难在“任性”。

  房子老。都是三四十年的房龄,设施老旧,楼道杂乱无章。

  房子乱。四层的,五层的,一梯两户的,一梯六户的,五花八门,什么样儿都有。

  基础差。管网老旧,粪水横流,抢修弥艰,惨不忍睹。

  弱势多。3891户,近万人,三分之一是老年人。

  近4000户人家,没有“毛驴的腿”哪知居民心。数月下来,俞复玲找到工作重心:老城区,老小区,养老是重点。

  2004年春节前,俞复玲走访一户老居民。正好赶上午饭时间,她关切地拎开厨房锅盖:一大锅大头菜!

  老人不好意思。图省事,烧一锅,连续吃它三四天。

  起因就这么简单。社区办个老年食堂!

  食堂一日一吩咐。比如,今天是57人,3个人不要饭,吃粥,今天就烧54份饭,准备60份荤菜。

  为啥是60份呢?

  3份机动。万一哪个老人不喜欢,想换个口味呢?

  想得真周到!

  烧好了,接下来要送。20多位老年人需要送餐上门。

  第一户,80多岁老夫妻。开门看到社工,欢天喜地。

  第二户,听障者。爱提意见,一见面就气冲冲,你们的饭太烂,不好吃。社工不计较,好好,明天拣最干的给你。

  第三户,洁癖老太太。稍晚点就急吼吼,得绕道先送上门。

  第四户,怕冷清的老居民。一看社工来了,定要拉着聊聊天。好好好,先坐会儿。

  ……

  一圈下来。一中午才算忙齐活儿了。

  如此操心,居民都记在心里。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在社区门口踌躇很久,向俞复玲提出一个特殊要求:老伴去世了,临走前,说这十来年吃惯了养老服务中心的饭。头七,还想吃中心的饭。

  这要求,匪夷所思;这要求,令人感动。

  俞复玲马上打电话。头七这天,要为已经远去的老伯准备他平时最爱吃的菜,按宁波人的习俗,要有豆制品,还有,饭要第一碗盛出来。

  老太太感动得眼泪汪汪。老伴的心愿了了啊!

  在这个社区,老年食堂,老年大学,老年热线……俞复玲一点点摸要求,一点点按需实践。要问句号在哪里,或许答案就是居民满意为止。

台风天,划船社区容易积水,俞复玲(左)总是在强排积水的第一线

  情绪观:要面对,不要惧怕,去换位思考,或许就是感天动地

  俞复玲对社区居民有句承诺,有事来找我。

  说这话时,她是郑重其事的,是一诺千金的,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服务群众的态度和决心。

  可偏有人不信,你作秀吧?

  那是她刚到社区不久,有外地团队来参观,她正在接待介绍。有居民匆匆跑来,煞有介事地说:

  俞书记,我们墙门有些事。

  她说,等一下我过来,现在有客人在参观。

  对方一下子就炸了:你不是说过群众的事无小事吗?好!我等着,看你过来不过来!

  介绍一结束,她就赶了过来。只见一群人正坐在墙角吃东西,一看到她,哄笑起来:

  来了来了,真的来了!

  其中一人笑了,对她说:好了,没事了,你可以回去了。

  原来,这几人闲着没事,打赌看看谁能把书记叫来。赌一包香烟。

  打赌打到书记头上,够奇葩的。

  俞复玲没有生气。坐下来,一边闲聊,一边顺手拣地上的垃圾。

  你别做假面具了,检查团来了,就弄干净些,做做样子。

  你家要来客人了不打扫吗?你出去做客不也要换件清爽的衣服吗?你说我这是假面具,你也是假面具。

  对方被问倒了,哈哈一笑算是赞同。

  以后,她经常去这个角落聊聊。他们不好意思了,俞书记,你也别捡了,我们会扫干净的,你放心吧。

  又过了几天,那个角落果然干干净净,还多了一只果壳箱。

  这还不算。在社区工作,你也许会面对吊儿郎当的痞子,也许会面对醉得不省人事的酒鬼,也许会面对拿着刀吓唬你的武疯子……

  辖区里有个女子,人称“黑猫警长”。她总是装疯卖傻,有点狡猾,还有点自私。

  据说,她曾经将脏卫生巾塞到单位工会主席的嘴里。那个主席都快气疯了。

  俞复玲决定以强制强。你凶吗?我比你还要凶。

  站在俞复玲身后,她威胁说,你钱给我一点。边说,边动手动脚,又是扯头发,又是揉头。

  俞复玲用力甩开她的手,一把将她抓小鸡似的拎过来,按在另一张椅子上:

  你什么意思?有话好好说。你这样装疯卖傻,以后传出去,你儿子怎么找对象?

  一涉及儿子的利益,“黑猫警长”醍醐灌顶了。

  慈善一日捐时,“黑猫警长”也来捐100元。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

  俞复玲没同意,“黑猫警长”也是困难户,让拿回去。

  “黑猫警长”服了。俞书记,你真好,你是好人,我听你的。

  俞复玲说,对工作的思考,有时要加一条辅助线,在你百思不得其解时,不妨转个弯,换一个角度或者换一种心情,从对方立场的角度想一想或许就能感天动地。若是你不知道换位思考,你的工作效率可能等于零。

  社区工作,日复一日,都是些婆婆妈妈的小事。俞复玲的故事,可能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但这些小事或许能让我们一窥平凡岗位上如何做出极致的工作境界。

  或者,这些表达都称不上是故事。与那些流行在荧幕上的离奇情节和光影魔法相比,它不曲折,不夸张,没有玄幻与穿越,所有的不同寻常,都隐藏在琐碎的日常生活背后。但它的确有力量,有温度,有灵魂,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生,并带给生活无限的感动。

  人生是一个缓慢的爬坡,俞复玲的成功没有什么捷径,她靠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简单朴素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而这种简单到极致的质朴,恰恰是如今最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或许就是这位年满六旬前辈留给我们最意味深长的启迪。

责任编辑: 杨静涛

标签: 浙江;总书记;点赞;春晚;社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