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人才为先。为更好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为勇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嘉兴市委、市政府近日发布《关于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聚焦打造最优人才生态,涉及6个方面、30条措施、近100项政策点,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提出,被称为嘉兴“史上最给力”人才制度创新。比如“对成长性好和业绩突出的团队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获得1亿元的滚动支持或追加资助”一项,可谓力度空前。
嘉兴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以嘉兴打造全域孵化器和沪嘉杭G60科技创新走廊为契机,到2020年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与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相适应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现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基本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使嘉兴成为海内外创业创新人才的向往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打造以全球揽才为目标的集聚生态
全球揽才,打造“人才高地”。嘉兴此次出台的《意见》涉及了几乎与人才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和事,从最顶尖、高端的海内外人才团队,到技师、学生,从域外孵化器建设到各类人才平台,从人才中介服务到金融、安居、医疗等后勤保障服务,涉及面广,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嘉兴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
“大力引进顶尖、高端人才团队。”《意见》说,对顶尖人才领衔的团队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对嘉兴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给予不低于2000万元的资助。对经遴选的嘉兴市重点创新团队(企业、科研院所、文化创意、金融领域),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创新资助。
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引育高精尖缺人才。嘉兴有一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此次《意见》强调要继续深化和拓展,对入选“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创业类项目按ABC类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补助;“国千”“省千”人才到嘉兴全职创业的,经认定可直接享受相应的项目补助。对于纳入“八大千亿”产业(信息经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时尚产业、金融业、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紧缺人才扶持名录的万名人才,在3年管理期内,给予其除商业保险外的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财政全额补贴。
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柔性引才,补高层次人才之缺。《意见》提出实施“海外工程师”“域外专家”“双休人才”三大计划,彰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气度。嘉兴实施“海外工程师”计划,对企业及其开办的研发机构聘请外籍顶尖人才、高端人才,符合条件的,按一定比例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万元年薪资助;实施“域外专家”计划,对企事业单位聘请顶尖人才、高端人才、高级人才,实际支付人才年薪达到30万元及以上的,给予用人单位最高10万元补助,资助期限最长为3年;实施“双休人才”计划,北上广深省级以上高端人才,在双休日到嘉兴创业创新,交通、食宿等费用由政府来买单。
让人才“活水”留得住做得久,关键还要靠财政作保障。为此,嘉兴市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设立规模10亿元、首期1亿元的“人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投资早期、初创项目重点扶持;设立“人才产业境外并购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以获取顶尖人才、高端人才和团队为目标的境外投资并购活动;推进校地合作,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持高校教师、大学生到嘉兴创业创新;同时,对嘉兴市政府资金不参与的规模总额3000万元以上的基金,累计投资嘉兴顶尖人才、高端人才创业企业超过3000万元的,单家投资机构可申请获得最高300万元的补贴,基金管理人可申请获得基金实际投入额1%的奖励。
打造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竞争生态
在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方面,嘉兴将聚焦人才引进、评价、流动、激励等环节,真正把权和利放到市场主体手中。
以更加灵活的市场化手段引入人才。这次的《意见》,在深化市场化引才服务机制上有了新突破,鼓励企事业单位、人才中介组织、个人等引进和举荐人才,人才中介组织地位得到加强:对为嘉兴成功荐才的“伯乐”,每引进一人(团队),给予5万元~50万元的奖励,并根据人才创业企业发展情况(注册落户起5年内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再分别给予“伯乐”3万元、5万元、10万元奖励。
以更加鲜明的导向发挥企业招才引智主体作用。《意见》明确,对企业引进的人才,依据相应的类别,政府给予补贴。对企业委托猎头机构招聘顶尖人才、高端人才的,在人才全职引进后,给予企业前期费用50%的补贴,每人次最高5万元。推行重点企业人才工作推进情况与享受工业经济、科技创新等优惠政策挂钩机制。
对人才们很关心的人才评价问题,嘉兴提出要建立人才分层分类体系和人才积分办法,对人才进行综合量化评价认定。授权重点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等自主认定业内人才职称评定和技能评价,开辟海外高级以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探索紧缺人才职称直聘方法。
人才是创新之本,打破机制壁垒,让人才顺畅流动起来,对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创业创新至关重要。鼓励在嘉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岗或离岗创业,鼓励在嘉企业对接承接上海、北京等地在岗离岗创业人员项目;对顶尖人才、高端人才来嘉兴创业创新,可直接纳入浙江省星耀南湖创新发展院管理;鼓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嘉兴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等在嘉兴的高校、科研院所,聘任顶尖人才、高端人才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员。
打造以人才平台
为载体的优质生态
人才培养平台是吸纳、集聚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载体。“人才带着技术和项目来创新创业,没有好的平台,他们就没有施展的天地;没有好的服务,他们就无法全心全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嘉兴在平台建设和为人才服务上再出新招、再上台阶。
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意见》提出,对“大院名校”在嘉兴设立分院(分校)实行“一事一议”;对顶尖人才、高端人才在嘉兴市牵头设立产业研究院、智库等,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支持。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两站一基地”、外国专家工作站等人才栖息载体建设,都有专项政策予以扶持。
推动域外孵化器建设。新建市级域外孵化器,按国外、国内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补助经费。考核优秀的,每年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做优做强各类人才平台。对新建成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资助。对新建成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给予建站单位30万元、建基地单位20万元资助。对新建成的省级、市级外国专家工作站,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资助。
大力发展人才资源服务业。对新引进的人才中介服务平台,从注册落户起3年内根据其发展情况每年给予奖励,年度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奖励5万元;对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资助。
同时,还将推进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比如,打造“智立方”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实施集审批、服务、评估、人才交流、技术交易、产品展示于一体的“一门式”服务。
打造以精准服务
为保障的多元生态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嘉兴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嘉兴人才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创业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厚,但是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无止境。要当好“店小二”,更加突出“精准”服务,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给人才创造最优环境。
以更加清晰的分类指明集聚人才方向。《意见》首次制定嘉兴市人才分层分类目录,不仅将人才划分为顶尖人才、高端人才、高级人才、基础人才四个层次,而且对每一层次的人才认定提出了具体标准,精细化程度居省内前列。
《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服务举措,涵盖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安居保障、加大采购扶持、优化就医就学、降低居留落户门槛等人才关心关注的各个方面,以更加立体的框架构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强化人才创业融资扶持。依托人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人才产业境外并购投资基金等,加大对初创、优质人才项目的投资力度;研究实施财政与金融、类金融机构共担风险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支持政策;支持人才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债务性融资,按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的20%给予发债贴息,对单家企业年度最高贴息50万元;建立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机制,财政给予实际支付保费的30%补贴,单家企业最高5万元。
为让人才安居乐业,嘉兴编制“十三五”人才公寓建设规划。每年安排2000万元额度专项用于人才公寓建设,探索在特定区域新建商品房住房项目中配建不低于5%的人才安居住房。对顶尖人才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高端人才、高级人才在嘉兴市购买商品房的,给予35万元~100万元的购房补贴,或给予每年3万元~10万元的租房补贴(为期10年)。
此外,对人才子女的入学、人才的医疗保障、人才的公共服务,嘉兴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对顶尖人才、高端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可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并享受市级医疗单位绿色通道服务。同时,还将加快国际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
(注:具体政策详见《关于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