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事项公布后,庆元市民吴先生很快办好了自己的营业执照。 陶勇 摄
浙江在线3月2日讯 又听发令枪响。我省宣布:到今年底,将确保实现“最多跑一次”覆盖80%左右的行政事项。
数字是枯燥的,背后的故事却鲜活——地方政府的改革方向明确了;专业厅局的服务理念变化了;窗口单位的服务效率提升了;企业家的投资落地更快了;代办员们的压力更大了,可他们也说:责任更重,方向更明,要为企业和群众跑好腿。
“最多跑一次”,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儿。它事关你我,事关今天,更事关未来。
一起来听听他们和“最多跑一次”的故事。
企业的感受:
创业真是轻松很多
浙江在线记者 金春华 通讯员 陈传敏 陶勇
“我们现在只要安心施工,其他的等电话就可以了。”说起“最多跑一次”改革,庆元县宏旭竹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基建连说“没想到”:他的公司新开,有一个面积8000多平方米、投资六七百万元的项目要上,除了公司新投资的项目需完成消防备案签字,去了一次县行政审批中心,后来,他就不用再跑来跑去办手续了。
这是刘基建第一次办企业,本来觉得审批手续会很多、很烦人,但咨询了几位已创业多年的朋友,发现并没那么复杂:“要咨询什么事情,去浙江政务服务网上查查就可以。上面有一次性告知,一目了然,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预约办理等,如果要件不缺失的情况下还能容缺受理。”
细致、便利的咨询让创业者可以放心创业,行政审批中心提供的服务更让他们节约了不少人力和资金成本。“在网上办理申请后,政府的专职代办员专门过来对接,帮忙办理审批业务。”刘基建说,这涉及10多个部门的20余项审批,要在以前,公司至少得专门安排一名员工跑审批。现在这样的制度对于一个刚成立、员工对业务都还处于适应阶段的公司来说,“真是轻松很多”。
更重要的是,对“时间就是金钱”的创业者而言,现在办理审批真的快了不少。刘基建说,他在县行政审批中心窗口遇到一名前来申请办理养老服务项目的创业者,从受理项目备案到办结花了不到半小时。
“没想到”的背后,是庆元当地不懈改革的努力。“早几年,庆元就开始探索代办、导办、帮办等服务措施,先后总结推行了模拟审批、联合审批、容缺受理等审批机制,并制定廉洁行政负面清单和庸懒散慢问责办法,前后进行了7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庆元县行政审批中心主任夏富财介绍说。
除了“软件”提升,在硬件投入上,庆元县公共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由原来的38个增加到120余个,审批部门进驻率达到96.87%,审批事项进驻率达到96.13%,既能受理又能办理的事项比例达到90%以上,审批事项总提速率达到96.78%。
2月21日,庆元县行政审批中心公布了首批19个入驻行政审批窗口(部门)涉及民生服务等领域的157个“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当天,就有700余人次像刘基建一样享受了“只跑一次”的改革红利。
部门的转身:
依法为改革“开绿灯”
浙江在线记者 施宇翔
办事“一直在路上”曾是群众和企业心中的痛。今年,浙江提出“最多跑一次”,致力降低群众和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在这个过程中,省法制办也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早在“最多跑一次”提出之前,浙江就在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取消和下放地方行政审批事项上先行先试。市场松了绑,企业助了力,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较高评价。省法制办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参谋”“助手”“顾问”。
“在取消或下放一项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之前,省法制办要先向部门征求意见,在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之后,省法制办又要参与到立项、论证、调研等过程中,并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省法制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13年以来,省法制办牵头多部门对现行省级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新一轮专项清理。在清理前,我省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共有49项。如今,经四轮清理后总共只剩下10件地方性法规12个事项。同时,我省相关部门对省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动态化管理,严格控制新增行政审批事项。
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权、中专学校高级讲师及中小学校教育管理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职称评审权……这些原先需要在省本级审批的行政许可事项,从2014年开始,省教育厅把它们下放到了高校和设区市。2016年,省地税局取消了“企业印制发票审批”,实现了地税系统的“零审批”。
“取消和下放这些行政许可事项,旨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该工作人员表示。
如今,“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省法制办承担着负责提出行政许可事项、其他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适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法律意见等工作。
调研中也发现,仍有一些束缚企业生产经营、影响人民群众就业创业创新的事项取消下放不够,审批环节仍较多,基层政府、企业和群众仍然感觉不解渴,还有较高的呼声。对此,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接下去省法制办的工作重点将围绕“最多跑一次”这项改革,为此提供法制保障,确保这项改革顺利进行。
政府的转变:
大刀阔斧简政放权
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
2月10日,台州在全省各设区市中,率先“晒出”“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审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公司设立登记……这意味着这2491件事最多跑一次就能办好。
2月16日,全省首张“十一证合一”营业执照在台州发出,再次为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踩下了“油门”。
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何晓霞对此最有感受:去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和理念后,她和同事们明显感到自己工作的节奏加快了。
作为综合性的政府服务机构,行政服务中心集合了审批服务、综合协调等多项职能,无疑是回应群众、企业“最多跑一次”期盼的关键。但要让“最多跑一次”真正实现落地,却并非一个部门或单位能够完成。红章愿不愿意放手?繁多的前置手续、材料如何精简?复杂流程如何优化?信息壁垒有没有办法消除?身处改革一线,这些问题时常浮现在她脑海。
让人欣喜的是,这场改革的背后有一双强有力的推手。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令枪”响后,台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布置加紧落实,由市长担任“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筹部署。30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组员,上下同心,形成合力。
何晓霞告诉记者,在理顺机制的基础上,台州开始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全面简化审批、优化流程,并大力推进审批事项向审批处室集中,审批处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实现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变多窗口、多部门跑为一窗口受理。目前,包括卫计委、海洋渔业、建设规划在内的40余家单位已进驻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中心既能受理、又能办理的事项比例达到90%,即办件比率提高20.9%。
台州还对涉及多个部门联合审批的事项设立综合窗口,实施统一接件、一窗进出的服务新模式,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让部门内部转、干部转代替群众转。针对餐饮、汽车美容装潢等8个类别试行综合受理模式,审批材料优化减少35%,全流程时间优化减少51%,跑腿次数优化减少84%。比如原先办个体餐饮,要跑9个部门,填24份表格,提交43种材料,现在只需跑一个综合窗口,原来需要重复提交9次的身份证和营业执照都只需提交一次,真正实现审批提速提效。
“推进‘最多跑一次’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改革难点,比如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暂时无法完全消除,这就需要我们另辟蹊径去解决。”何晓霞说,以 “十一证合一”改革为例,通过搭建自建平台,让海关、商务、公安、出入境等部门的信息实现共享,审批材料从56份减少到23份,全流程审批时间从30多个工作日缩短到6个工作日,只需跑一次。
窗口的提升:
服务送到“家门口”
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
2月13日下午,家住余杭仁和街道新桥村的郭正根刚刚在自己村里的社区服务中心办理了退休手续,即将拿到自己的第一份养老金。
在办理现场,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姚建杰把郭正根的相关信息上传到网络受理系统,很快这份申请就提交成功。
几乎与此同时,在余杭区人力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就通过系统看到了郭正根的申报信息。工作人员对信息复核无误并确认后,姚建杰打印出一份审批核定表交由郭正根签字,退休手续就算办理完成了,前后总共只用了10分钟。“真没想到这么快办好了,实在是方便。”郭正根对如此快捷的服务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根据“最多跑一次”的要求,余杭区人力社保局利用网上办事大厅的基层服务平台开始推行业务下延。今后,余杭所有社区(村)都可以通过社区综合管理平台,直接办理该区户籍人口灵活就业人员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15项人力社保业务,所有像老郭这样符合条件的人员都可以在自己的社区里办理退休手续。
社区办理免去了以往申报退休的复杂程序,使得受理工作更加高效,也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优化带来的便捷体验。余杭区人力社保局负责养老待遇管理的工作人员张迪说:“放在以前,办理过程更加繁复,业务高峰期不仅我们窗口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巨大的人流甚至给周边的道路交通也带来压力。”
最近几天,过去常常人满为患的办事大厅显得空旷了许多。记者看到,余杭区人力社保局的不少办事窗口前都有一摞填写好的信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即时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外,劳务派遣资质申领、特殊工时审批等行政许可文书今后也将通过快件送达申请人,可以再为群众减去一部分“跑腿”的劳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力社保事项办理将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网上办理”,把窗口的“神经末梢”由服务大厅延伸至企业、社区乃至用户家中,群众将可以“少跑腿”甚至“免跑腿”。据了解,余杭区人力社保局今年将力争实现90%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
“推进‘最多跑一次’,让企业、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人力社保服务送到‘家门口’带来的便捷。”余杭区人力社保局负责人马金德告诉记者,“最多跑一次”不仅对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不断对办理流程进行科学优化,这也是对政府自身建设的有力助推。
代办员的心声:
代人跑腿也方便
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
加工贸易合同审批、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机动车驾驶证审验……经过优化审批流程、整合政务资源,2月25日,绍兴柯桥区正式公布了609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翻看这份长长的清单,宋秀凤发现包括她在内全区35名代办员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也都出现在清单中,33项可以由他们全程代办的“最多跑一次”项目还被特别标明。
从事招商工作多年,她告诉记者,柯桥的政府审批代办制度在当地行之有年。近年来,随着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还在不断自我加压、自我完善。
“梅轮电梯”是柯桥当地一家企业,因扩大产能需要打算投资6亿元新建厂房。拿到土地的“梅轮电梯”赶上了好时机,在代办员宋秀凤的全程代办下,企业仅用了20多天时间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企业跑审批的主管人员说:“想不到这么快,从来没有碰到过,此前估计至少得花3个多月。”
“最多跑一次”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和群众。此次改革将不再局限于压缩审批流程、减少审批时间,而是将“先批后建”转为“先建后验”,从“重审批、轻监管”变为“轻审批、重监管”。
对代办员而言,虽然审批程序减少了,但肩上的压力更大了。柯桥公布的可由代办员全程代办的“最多跑一次”项目,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项目核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等重大项目投资领域,需要提交的审批资料繁多,流程复杂,牵涉的部门众多,如果前期没有做好“功课”,“最多跑一次”的承诺也就无法兑现,这就对代办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些天,宋秀凤利用业余时间忙着“充电”,“虽然压力更大,责任更重,但通过我们的‘最多跑一次’,能帮企业减少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