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20日讯
在一个本应人人平等的时代,不平等现象的存在,更迫切呼唤着人们的共同付出和担当。愿更多人能行动起来,一起向就业歧视说“不”。
不久前,一位30岁未婚女青年告诉笔者,她在面试过程中因遭遇“你何时结婚”的难题,最终未被录用。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就业性别歧视,让人头疼不已。
而今,这种性别歧视还有了升级版。据媒体报道,有企业HR自爆不招生育一孩的女性。理由是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女性存在生二胎的可能性。其言外之意似乎是,只要女性还未生育两个孩子,就难以好好工作了。
这是什么歪理?先不论开放社会已有部分女性选择终身不生孩子,即便是选择生孩子的,工作能力强的女性也不在少数。诚然,怀孕女性短期内工作效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就像人们生病了工作效率也会有所下降一样,与性别并无太大关系。而将二者直接挂钩,实际上就是企业目光短浅、识人不清,给自身长远发展挖坑。
现实中,女性常常不得不面临“以家庭为重,还是以事业为重”的两难选择。就业歧视之所以始终挥之不去,也在于很多女性在两难选择中,大多倾向于家庭,认为事业可有可无。更可悲的是,在这种心理的引导下,面对就业歧视行为,这部分女性不仅会表示理解并接受,甚至还会反过来劝导其他女性也要如此。因此,要消灭就业歧视,就要消灭性别歧视、社会歧视,解决好分工不均问题。
在思想方面,积极解放思想,消除男权社会错误理念,提升女性自主独立意识,让人人平等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在家庭方面,树立新家庭观,打破大家长制,加强协调和沟通,合理分配任务,化解家庭矛盾,平衡好家庭与事业;社会方面,打破行业壁垒,强化专业导向,淡化性别意识,不断完善社会分工体系。
在保障方面,虽然我国相关法律有保护女性平等就业权利的条款,但现有法律内容不完善、规则不细化、缺乏执行力和约束力等问题不可忽视。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快对歧视行为的细化、定性,并辅之以相应的惩罚措施,运用好法律、制度“武器”,真正构建起一个“不敢、不能、不想歧视”的控制体系,才能最终将孕育就业歧视的土壤清理干净。
就业歧视,是一个社会现象,很难短时间内彻底根除,这就需要各方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随着二孩政策持续深入、改革步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否还会引发新的就业歧视,也需要各方高度警醒。
在一个本应人人平等的时代,不平等现象的存在,更迫切呼唤着人们的共同付出和担当。愿更多人能行动起来,一起向就业歧视说“不”。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