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3月21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陈宁 李文芳 通讯员 应晓燕 鲁青) 这是一组沉重的数据:每5个人中,就有1人失眠;20%以上的成年人面临睡眠障碍;超过八成的中国人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3月21日是第17个世界睡眠日,主题定为“健康睡眠,远离慢病”。
如何克服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为何会上升为社会问题?记者走访了省心理卫生协会、省立同德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省精神卫生办公室等多家机构。
“失眠肯定是病。”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告诉记者,睡眠质量的低下将直接导致人体内诸多必需物质的合成代谢发生障碍。比如五羟色胺,这是一种“掌管”着情绪的体内物质,“一旦它的储备告急,将直接引发情绪低落。”
在省立同德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刘兰英的门诊病例中,绝大多数人常年饱受抑郁、焦虑情绪的折磨,“他们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尤其是早醒,在她看来这是抑郁前兆不可忽视的信号。
刘兰英告诉记者,睡眠障碍和慢性病之间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相关研究显示,长期睡眠障碍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反过来,慢性病也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发病风险,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失眠问题正越来越明显地向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倾斜”。浙医二院精神科主治医师禹华良发现,在他的病人中,不乏律师、医生和企业管理者。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患有睡眠感觉缺失的温州籍商人,“他感觉自己整整3年没有睡觉。”在医生看来,这其实是精神抑郁等因素引起的睡眠感觉缺失,专业术语叫主观性失眠。
因睡眠障碍而前来问诊的病人也在呈现低龄化趋势,“有至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病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赵国秋告诉记者,那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学业压力过大导致常年失眠,在“睡不好并不是大问题”的观念误导下,失眠问题一拖再拖。当赵国秋见到这个孩子时,“他已经患上了儿童抑郁症。”
“就像你得了胃病就会去看医生一样。”赵国秋说,睡不好也是病,每一个人都必须直面这个问题。
采访过程中,多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说,“睡不好”依然没有引起所有睡眠障碍人群的重视。
在省精神卫生办公室副主任刘松泉看来,根据2016年发布的入睡指南,半小时之内还无法入睡的人群可以判定为入睡困难。即便如此,“睡不好”依然成为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因而大多数睡眠障碍患者,还往往伴随认知上的偏差。
“一定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必要时候一定要用药物改善。”赵国秋说,不能再把睡不着不当一回事。目前几乎所有三甲医院都开设有精神卫生科,有资质的医生完全可以给失眠症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千万不能觉得看精神卫生科是一件丢脸的事。”
禹华良告诉记者,目前,对于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现代的新型药物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而且也不必担忧长期服用会造成药物依赖。”
“另一方面,全社会都应该提供帮助,医疗、非医疗机构都要参与其中。”赵国秋建议,学校应该承担起责任,“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睡眠的重要性。”
但现状也依然有令人欣慰之处,采访中,不少专家向记者反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社会对睡眠问题的正视已经较几年前有了很大进步。
“睡眠障碍绝对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在医学上这甚至是一个多学科的问题。”省立同德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张震中告诉记者。去年年底,省立同德医院成立的睡眠医学中心,就涵盖了呼吸科、神经内科、心身科、精神科、老年科等9个科室。
“在今天,正视睡眠问题,就是对自己负责。”克服睡眠障碍,赵国秋依然愿意乐观面对,“现在我有理由相信,这种被动的局面正在慢慢得到改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