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为何说外科医生治病 麻醉医生保命
2017年04月06日 06:25:18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郑琪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浙江在线4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琪   通讯员 方序 鲁青)目前全国有麻醉医生8.5万多名,缺口达30万人。

  昨天,记者跟着浙医二院麻醉医生于静,体验了一名普通麻醉医生的一天工作状况。

  6:20:天刚亮,于静早早起床,给女儿准备好早餐,匆匆出门;

  7:00:她一路小跑进入医院手术间,开始术前准备;

  7:30:例行晨会,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学习,病例讨论,交班,当天病历汇报;

  8:20:开完早会,于静让住院医生进入药品间领取一天需要的药品和器材;

  8:30:手术间第一台病人开始准备,抽药、监护、检查仪器设备,术前病人再次评估,动静脉穿刺等;

  8:40:三方核查后,于静为第一台病人开始麻醉诱导;

  9:00:外科医生开始手术,麻醉医生全程不退场。于静严密监护围术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进行记录;

  10:35:第一台手术结束,送回麻醉复苏室,于静需要随时关注病人苏醒情况,并及时和外科医生沟通;

  12:10:手术室内医生和护士轮班吃饭;

  14:00:第二天手术排班,开始在手术间隙抽空查看病情,安排进行会诊;

  16:00:于静结束6台手术,接班医生开始交班,她去病房会诊病人;

  18:30:大多数白班医生陆续下班,于静听取住院医生会诊汇报后。对特殊病人再次会诊,和外科医生协调。

  “麻醉医生一天工作12个小时是常态,如果碰上肝移植这种复杂的手术,熬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情。”浙医二院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教授说,麻醉医生当久了,耳朵都是有技能的,通过聆听监护仪心电图声音的变化,就能识别出患者指标变化。“在解放路院区手术间,监护仪声音调到5档以上,到了空间更大的滨江院区,则会调到8档以上。”除了听觉,视觉、甚至嗅觉每时每刻都要用上,一个麻醉医生就是一个病人的“海陆军总司令”。

  对一个医院来说,手术量能有多大,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的麻醉医师——除了部分局麻可以由外科医生直接完成,绝大部分的手术都是需要麻醉医生配合的。

  但在麻醉科,人手却十分紧缺。

  拿浙医二院来说,解放路院区有38个中心手术室、15个眼科手术室,滨江院区有25个中心手术室,加之两院区内镜中心、介入中心,2800张床位,去年手术量达12万台。

  “我们医院麻醉医师有90多位,规培医师130余位,进修实习医生近百人。每天几百台手术,麻醉医生只能两班倒。”严敏主任说。

  ●相关新闻:

  这两天,第四届中美麻醉质控专家论坛在杭举行。国内外上百名麻醉医生聚在一起。会议上,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引起了钱报记者的注意:参加国际上的重大会议,许多首脑总是只带上麻醉科医生随行。

  首脑出行,为什么偏偏挑中麻醉医生呢?

  “俄罗斯总统普京,年龄不大,平时喜欢锻炼身体,没有什么慢性病,当然不用带专科医生。从安全考虑,首脑可能遇到的危险主要是车祸、枪击、爆炸等。一旦受伤,第一时间挽救生命的是麻醉科医生。”严敏教授解释。

  麻醉医生,你可能觉得是“打一针就没事”的职业。这种认识不太对哦。严敏教授说,业内流行一句话,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责任编辑: 吴盈秋

标签: 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外科医生;病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