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城市里的“空巢青年” :“非自愿空巢”触及怎样的社会痛点
2017年04月06日 18:29:03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胡芸

  喧嚣的夜色难以掩盖内心的孤寂。

  凌晨1时30分,打开家门的那一霎,张欢(化名)终于忍不住哭了。

  这是30岁的张欢到杭州的第六年,也是独自生活的第6年,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

  周末,张欢的感冒严重起来,她挣扎着去医院挂了个急诊,一个人打了3个小时点滴后,在夜色中提着一袋药回家,手上还留着输液贴,“想找人陪着一起去,可翻了翻通讯录,却不知道这个时间能打给谁。”

  像张欢这样的独居人群如今越来越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6》显示,2015年全国一人户家庭数占总户数比例超13%,浙江一人户家庭数有57146户——这个数字在2014年时,还只有3537户。另外,国内20岁至39岁的独居者约有2000万人,这些年轻人远离故乡、亲人,独自在城市打拼,他们被称为“空巢青年”。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里“空巢青年”数量正在激增,他们坚持在理想与现实的缝隙中寻觅未来,已然成为眼下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

  有人被迫独居,有人崇尚自由

  对于张欢的孤独,陈洋(化名)感同身受。

  27岁的陈洋老家在江西上饶,大学毕业后留在杭州做文案策划。平时工作挺忙,每个月的房租占了她工资的一半。“但毕竟杭州的机会比老家要多得多。”想到今后的发展,陈洋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陈洋说,每天6时多就要起床,赶公交车上班,晚上改文案,经常加班到很晚。下班回家,她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然后伴着电视里的声音,开始整理房间。“如果没点声音,静得让人害怕。”陈洋很少做饭,经常周末做一顿,能吃好几天。而这些年,一个人的生活也让她变成了一个爬梯修灯、拿着扳钳修水管的全能“女汉子。”

  休息天,陈洋会捧着手机追剧打发时间。在她看来,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她已没有精力和动力去参与社交活动。“特别是周末的时候就会‘孤独感爆棚’。”向来对家人报喜不报忧的她,遇到难过时,也不愿和家人提及。而面对同事,很多心里话她又觉得难以启齿。

  相比陈洋的顾影自怜,小颖更享受当下的独居生活。

  为了自由,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颖选择了独居。尽管她和家人住在同一个城市,但一个在城西,一个在城东。

  小颖在单位附近租了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租金也在承受范围内。日式的全套家居,床边摆着一套桌椅,椅子上躺着一只高冷的折耳猫……小颖的家布置得井井有条。“从家到公司,走路只要五、六分钟。”小颖说,选择一个人住,除了离公司近,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常常面临“催婚”的压力。“我不太管别人怎么说,但绝对不会因为催婚而结婚。”在终身大事上,她不想将就。

  在小颖看来,一个人住感受的压力比起和父母住时少了很多,“尽管父母还是会唠叨,但也鞭长莫及,还是很自由的。”

  而工作之余,小颖也将自己的生活排得满满当当,健身、学茶道,或是在图书馆泡上一整天,假期再约上朋友旅游。“业余时间已经很充实了,并不觉得有多郁闷和寂寞。”

  “非自愿空巢”,触及社会痛点

  陈洋与小颖截然相反的独居状态,正是当前独居青年群体里最突出的两类代表。很多人感叹“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他们无限放大自己的空巢感,认为独居最大挑战就是孤独;而有些人则十分享受独居生活,宁愿一个人潇洒,也不要两个人尴尬,他们认为独居最大的吸引力便是自由。

  对于这样的“矛盾”,公共管理博士、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会长倪荣表示,这是主动独居与被动独居的差异显现。“一部分独居青年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他们普遍家庭经济实力较好、追求个人的自由。而另一部分是‘非自愿空巢’,他们为了理想在大城市打拼,随着高房价的叠加效应,导致他们的生存压力更大,让他们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艰辛。”

  《中国青年报》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其他还包括:生活拮据窘迫(49.5%)、社交圈子窄(48.1%)、缺少照顾和关爱(41.9%)、作息混乱(39.6%)、娱乐生活贫乏(33.2%)、上升通道受阻(12.9%)等。

  诚然,许多陈洋式的空巢青年,他们承受着“租房贵”、“加班多”、“成家难”等各种生活压力,想改变却无力改变。相比于生活上的拮据,“无归属感”的感觉也让他们与繁华的城市渐行渐远。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小周需要倒3趟公交,花1个多小时才能到家。这套地处杭州市郊的90平米房子,是他2015年自己贷款买下来的,现在一大部分的工资要用来支付房贷。

  “在家不能说没事做,就是觉得一个人没意思。”虽然有了自己的房子,但小周依然还没在这个城市找到归属感。“不是不想成家,而是积蓄都用来买房了,经济基础还不够。”

  采访中,不少专家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空巢青年”这个词并不见得有多少新意,它更像是“蚁族”、“蜗居”、“单身”等词语的更新和进化,因为这些词语背后触及的社会现实都是一样的:城市化、高生活成本、阶层固化……

  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平认为,“空巢青年”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心态,很多人拥有着“空巢”心态,在主客观条件的共同影响下,选择了独居。

  教育学家熊丙奇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离开父母独自在城市奋斗,不少家长也支持孩子这一选择。”

  正如陈洋所说,父母培养自己上完大学不容易,她不想毕业后还向家里要钱。她的母亲也非常支持陈洋的决定:“虽然也想她回家找份工作,但毕竟这里机会更多。”

  空巢渐成趋势,需有应对政策

  “有一种饿是你妈觉得你饿,有一种寂寞是别人以为你寂寞,‘空巢青年’没什么不好的。”小颖直言,“为什么有些‘空巢青年’会感到孤独?我认为他们是不懂得调节自己。”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小颖这样心态。

  但无论陈洋式的被动还是小颖式的主动,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群体正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给社会带来一场无法阻挡的变革。

  “未来,空巢青年的数量只会增多不会减少。”熊丙奇认为,“空巢青年”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当下独居现象盛行,但整个社会的观念却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

  节假日加班是小周的家常便饭。“领导的理由是‘没结婚,没什么要紧的事’。”小周笑言,“作为一个大龄单身青年,这个社会对我们的‘歧视’从未停止过。”

  而事实上,这种独居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美国学者克里南伯格著作《单身社会》中,给出这样的数据: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个群体在过去10年扩大了30%。不只是美国,在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近45%的住户都为独居者;日本也有约30%的住户独自居住。采访中,有专家提出社会治理需要积极适应个体化社会的需要。在独居率高的国家,各个方面的服务都已针对独居者进行了优化设计,这些值得借鉴。

  “促进国家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上出台有利于家庭和生育的措施。”这一点在王平看来,能鼓励更多的青年人建立家庭,抚育后代。

  此外,对于空巢青年来说,王平建议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参与公益志愿组织,在公益活动中,互相联络情感,既拓展社交范围,又能服务社会,增加归属感,“其实在互联网上也可以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追求的社交活动,并寻找机会进行线下活动,使虚拟与现实融合起来。”

  倪荣则鼓励更多的“空巢青年”学会单身和独居,并享受由此带来的生活。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知道,曾与我同行的身影,如今在哪里……”耳机里循环播放着最喜欢的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小周一个人继续走在回家的路上。

责任编辑: 周舸

标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