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记者实地探访上林湖越窑遗址:随手一捡就是一片秘色瓷
2017年04月13日 06:38:25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王曦煜 陈伟斌

1.png

  就在此次评选结果揭晓前,记者前往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现场探访。

  浙江在线4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曦煜 陈伟斌)雨天,慈溪博物馆原副馆长谢纯龙带着记者坐船前往烧制神秘“秘色瓷”的越窑遗址。在船上,他指着湖面说,唐朝的时候,已有上林湖的名称,但是当时的湖,远没有现在的大。

  评选2016年十大考古发现是最近的大事,之后要忙的就是申遗了,“7月,越窑遗址公园和博物馆都要开起来,时间也很紧啊。”

  湖里都是层层叠叠的碎瓷片

  这次越窑遗址入选十大考古发现的核心区域是后司岙窑址。而建设的遗址公园就以荷花芯窑址和后司岙窑址为主。

  从湖上过去,先到了荷花芯窑址。在这里,记者看到巨大的龙窑遗迹,遗迹沿山麓而上,很是壮观。

  省考古所考古人员张馨月说,这里今后将成为遗址公园的一部分。

  重新坐船,很快就能到达稍远处的后司岙窑址。下船时,钱报记者就看到湖里满是瓷片,层层叠叠,一直从湖里铺到岸上,放眼望去,整个后司岙窑址几乎铺着一层碎瓷片。记者捡起一片,雨水冲刷之后的瓷片看上去釉色莹润,隐约有莲花纹,谢纯龙说,这个青色就是秘色瓷的色泽,但是这片烧制不算很成功,釉色有点偏黄。

  他告诉记者,这里挖下去都是瓷片,所以有青瓷露天博物馆之称。

  记者看到,整个后司岙窑址的考古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是个完整的窑场,中间是烧瓷的龙窑,左侧是碎瓷废料堆积区,右边则是当时制瓷上釉的作坊。

  后司岙窑址现在都挖着5米多深的探方,正值雨天,考古人员已用防水布将发掘现场罩了起来,透过空隙,记者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瓷器碎片紧实地堆叠着。谢纯龙说,这里挖下去都是一层层不同年代的碎瓷片。有晚唐的、五代的、北宋的……一层层挖下去,就像翻书一样,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的历史一页页翻过。“但是这本书很脆弱,所以要保护好。”

  遗址保护的困难和纠结

  遗址挖掘之后如何保护,一直是个难题。

  据介绍,因为这里瓷片遍地都是,以前经常有来捡瓷片的人。谢纯龙说,一般巡逻人员看到了都会阻止和教育,而遇到来盗掘的,那没有二话,直接报警。上林湖越窑遗址是全国文保单位,入刑的话量刑很重。

  “虽然安排了值夜和巡逻,但这里山林密布,面积也太大,管不过来,以后建成遗址公园的话会好很多。”谢纯龙说,评选十大也好,申遗也好,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越窑青瓷,但是有时候也很纠结,担心了解的人多了,起贪念的人也多,对遗址保护不利。

  该遗址的考古领队郑建明表示,目前对于遗址的保护,不管是上林湖越窑遗址还是省内其它遗址,都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建成初期,参观者相对较多,但随着时间推移热度减弱,参观者会随之减少,遗址也就日益冷清,“如何持续吸引公众,这是遗址类博物馆的难题。”

  郑建明说,这几年,省内的考古遗址保护工作做得不错,比如201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目前已经建设得比较好了,博物馆、遗址公园和产业园都在统一推进,预计明年开放。

  郑建明等人目前也在考虑参考秦始皇兵马俑的保护与开发方式,一边发掘一边公开展示,甚至可以考虑请公众一起参与到发掘中去,切身体验考古。

  张馨月告诉记者,除了传统的展示手段,未来也在考虑用VR形式展现给公众,从而尽可能地保持公众对此的关注与参观兴趣。

责任编辑: 蒋敏华

标签: 窑址;遗址;瓷片;考古发现;司岙窑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