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许斌)在浙江,全省动员,全民参与,正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推向纵深,以实际行动打造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板。
在这场追赶与跨越的征程上,“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还有勇于担当的“侦察兵”。这个“侦察兵”,指的就是督查组。
4月起,肩负省委、省政府的嘱托,我省30个督查组再一次出发,陆续赶赴各地,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项重点工作,开始2017年度的首轮督查。剿灭劣Ⅴ类水、城中村改造、小城镇省市县三级样板打造,是今年督查的重中之重。
四年来,伴着治水拆违而生的督查制,已成为我省抓好中心工作的一项重要机制创新,并为“中国的明天”提供浙江元素、浙江经验。去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始实施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同时实施督查制,于去年底组织32个督查组,开展跨省交叉督查。
查短板,直击要害
省司法厅巡视员陈钟已带队督查4年,今年,他再次担任第22组督查组组长。他说,“最深的感触,就是督查工作很重要,一可查出问题,二可发现经验,三可落实工作,四可让基层借势借力,五可凝聚社会力量,助推治水拆违各项工作落地。”
“由于产业结构等因素,浙江部分城郊接合部、农村以及低小散企业集聚区的存量违建数量依然较大”;“农村危旧房还较多,部分县(市、区)对农村‘一户多宅’整治清理工作还没完全到位”;“‘清三河’存在反弹隐患,沿河违建企业非法排污现象屡禁不绝”……
翻开去年底30个督查组的督查报告,字里行间,清晰地看到当前浙江治水拆违还存在的短板。有些问题的指出,甚至可以用一针见血来形容。“督查工作是项得罪人的工作,但我们始终坚守认真负责的态度,直击问题,当面挑刺。”陈钟表示,督查以发现问题为导向,虽然会让当地一时感到尴尬,但随着工作的推进、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会赢得理解与支持。
随着治水拆违步入“深水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启动,今年的督查工作,有了新的变化和重点。与去年相比,“五水共治”督查重点,从巩固提升“清三河”、深入推进劣Ⅴ类水质断面削减,向全面剿灭劣Ⅴ类水转变;“三改一拆”督查重点,则从拆后土地利用、缓拆存量违建专项清理,向“治危拆违”、城中村改造迈进。对于今年新开篇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督查,则将瞄准省市县三级样板打造、“道乱占”、“车乱开”、“线乱拉”、“低小散”块状行业治理等专项行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
今年派出的30个督查组,将对我省各县(市、区)和市本级开展3轮督查,时间为:第一轮4月至5月;第二轮7月至8月;第三轮10月至11月。记者发现,30个督查组的组长,多为“巡视员”岗位的厅级干部,身份相对超脱,既能更客观地查找问题,又能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抓好督查工作。
“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我们发现‘三改一拆’问题多集中于城郊周边,‘五水共治’多集中于岸上,于是就多到问题集中反复出现的复杂地段去,多提出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整改要求,使督查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省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第3组督查组组长王飞说。
督懒政,不留情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督查过程中,督查组发现部分地方领导有“懒政”现象,成为重点工作推进的“拦路虎”。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治水拆违刚启动时,全省各级干部铆足劲向前冲,现在4年过去了,部分乡镇街道的领导干部有出现懈怠情况。
省经信委副巡视员、第17组督查组组长池美华直言不讳:“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三改一拆’工作重视程度越高,工作推进力度就越强,工作亮点就越多;反之,工作推进力度就较弱,问题整改的效率和效果也都不佳。”她建议完善考核制度,强化问责力度,提高地方各级领导的主体责任意识。
为管控新增违建和解决“懒政”问题,2016年,省“三改一拆”办在督查督办的基础上,首次创设约谈制度。当年4月,全省“三改一拆”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如果发生单体1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增违建,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由市县处理;如果发生单体5000平方米以上的,追究县(市、区)主要领导的责任。同年9月,省“三改一拆”办召开约谈会议,首次约谈3宗新增违建所在县(市、区)领导。3宗新增违建已被依法拆除,有关当事人和责任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责任追究。
督查组的队伍里,还有一支拿着采访本、扛着摄像机的特殊力量——来自包括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在内的全省主要媒体的记者。“多用摄像机少用推土机;多用笔头能少用榔头。”与新闻媒体良性联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让“懒政”行为曝光,让治水拆违不留死角,同时充分挖掘展示各地成果和经验,也是我省督查制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我们把发现的线索,及时交给督查记者;督查记者曝光的问题,我们按照‘事实不查清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责任追究不放过’的原则,坚持跟踪到底、一查到底,督促地方整改到位,效果很好。”省林业厅副厅长、第26组督查组组长杨幼平说。
今年2月15日,本报《治水拆违大查访》栏目曝光永康石柱镇下里溪村违建之后,当月21日,督查组立即赶赴当地再度核查、督办。督查组会同省国土监测大队启用大型无人机,对当地违建进行拍摄和测绘,排查出新增违建具体数量,并在石柱镇镇政府约谈市、镇两级相关负责领导,推动下里溪村“冰封”不动的违建“破冰”开拆。
听民声,凝聚合力
走街串巷访违建,田间地头查污水,作为“侦察兵”,不打招呼、突检暗访、问计百姓,是督查组最常见的工作状态。
记者从第17组督查组了解到,2016年该组共开展了两轮共26天的暗访。暗访期间,督查组曾顶着烈日,深入各乡镇(街道)走访了105个自然村、360多户百姓,重点对农村农民新建房情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接户和运维情况、河道水质及保洁情况、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污水处理情况等进行实地查看。
“很多村民主动参与,积极为督查组提供企业偷排漏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不力等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不少村民还亲自当向导,带领督查组到各个问题点实地查看,使督查组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在组长池美华看来,这种接地气、重实效的工作作风,很容易得到当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2015年,杭州富阳区群众向督查组反映东山村违建的信息后,督查组立即赶去实地督查,并责成当地“三改一拆”办马上对举报问题进行彻查,定期反馈处理结果。不仅如此,督查组还多次与村民耐心沟通,解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经过几轮督导,富阳区国土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对违建进行处理。杨幼平认为,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督查方法,既能督促和加快工作,又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起到了桥梁纽带和协商沟通的作用。
组长王飞说,在杭州西湖区开展督查时,他们分层次召开机关干部、街道(镇)及社区(村)干部群众、企业代表座谈会,充分了解社情民意。“一方面,传达省委、省政府决策意图和精神实质,一方面听取基层组织、普通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看法、想法和建议。”
公开督查组电话,直接走进群众家里,陈钟认为,“这种下沉一线听民声的感觉还蛮好的。”在陈钟看来,治水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重大民生工程,必须汇集社会力量,真正办成民心工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