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金薇薇)龙井茶,是杭州的金名片,其特点是清香,回味长。所有的秘密都藏在制作的环节中,因此每年炒茶王大赛不仅是品牌的推广,更是技艺的传承。今年的大赛中,一张稚嫩的面孔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年仅17岁的西湖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周鋆峰,与师傅樊生华联手,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现场众多炒茶高手,荣获亚军。
然而,高中生怎么会来学炒茶?手艺还这么好?小周说,谜底在自己的学校——西湖职高。
茶文化、细木作、南宋菜
特色专业配上非遗大师手艺
小周是西湖职高酒店管理专业的高二学生,在校学习的一年多里,他最喜欢的就是酒管专业茶文化方向的课程。他的炒茶手艺,是由西湖龙井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樊生华亲传的。
而他之所以能拜得名师,是因为学校特别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根据专业特色开设方向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拓展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除了樊生华师傅外,九曲红梅传承人冯瓒玉先生、细木作传承人陈岩云、知味观传统点心制作技艺传承人丁灶土和赵杏云、最早研究南宋菜的中国烹饪大师叶杭胜等等,都是该校引进的非遗专家。他们在学校开设非遗大师工作室,招收弟子,亲传技艺。这些学生习得技艺后,再以“小师傅”的身份将手艺教授给其他同学,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专业、走进学生的生活,滋养他们成长。
学校这么做,用心良苦。“希望学生在校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能从大师们身上学到‘工匠精神’,一种对职业的热爱,对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校长张德成说。
“双师共导”上课灵活
跟着名师当学徒,还能当助教
西湖职高与杭州嘉麦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在该校创业孵化基地开办了嘉匠咖啡烘焙学院。这个企业培训学院前面是对外开放的咖啡馆,后面是培训教室、烘焙展示间、面点制作房等。它吸引人的不仅是精美的糕点、精心的咖啡,还有刻在墙上一行字:匠就一个字,我却用了一辈子。在老底子木工学院的布置上,也用鲁班文化来体现“匠人”和“匠心”。
该校酒店管理专业许水文老师,在茶文化课程方面有出色的研究,经验丰富,经常被其他中小学、甚至大学邀请去上选修课。“其实,我就是跟冯瓒玉大师学出来的。”许老师说,“然后再和冯大师一起教学生。行业大师进学校,我们老师也跟着提高技能。”
为让更多在校生学到精湛的技艺,该校聘请了许多企业师傅、行业专家,成为学生导师,手把手教学生技能。2016年,学校举行了学徒制拜师仪式。学校与新白鹿饭店、杭州铭品装饰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引进烹饪行业21位大师、建筑行业7位师傅,作为28名学生的技能指导师傅。今年这样的拜师仪式还将继续。此外,学校还引入了像“嘉匠”这样的企业学院5所,成为学生磨砺技艺的场所。
不止酒店管理、烹饪和建筑装饰专业的优秀学生,各专业的学生都能成为企业培训学院“精英班”的学员。这些学生进入学院后就进入了真实的工作场景,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提升技能,部分优秀学生还可以兼任中小学职业技能体验课的技术助教。“因为要教会别人,所以我们更需要真正领悟每一个技巧的精髓啊!”烹饪专业的邱宇灵同学说。
新式专业让升学路更畅
技能大赛,拼出“工匠精神”
在“匠心”的引领下,学校已经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除了最年轻的炒茶王周鋆峰,该校各专业的学生,都能考出专业技能资格证。不仅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升学、就业之路也一帆风顺。
2012级毕业生张董娜,高二时参加了浙江省西餐宴会摆台比赛,荣获一等奖。2012年考入宁波大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经过大学本科四年的再学习,以及层层的考试,又回到了母校,成为了一名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
建筑装饰专业的毕业生郑浩,2012年进入西湖职高,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迅速成长。2014年的夏天,进入浙江铭品装饰公司实习,如今已是工程部的总经理助理,连原来的专业老师都要来向他请教专业问题。
西湖职高建筑装饰专业老师徐灵杰说:“‘现代学徒制’就是要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对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直接为企业所用。作为专业教师,我利用业余时间下企业学习。郑浩同学已经在岗位上工作半年之久。我虽然是他昔日的老师,但是去了公司他就是我的前辈,实际经验比我多,所以在公司,他就是我的‘小师傅’”。
所谓教学相长,当如是。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