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新教授(左)和父亲(上)、儿子(右)一家三代人都是浙大学子,对浙大的感情深厚。
浙江在线5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湛 通讯员 王丹情)“从我这一家,可以窥斑见豹,见证浙江大学为社会培养人才所做的巨大贡献,也可见到浙大的求是精神已遍地开花,深入千家万户。”最近,70岁的浙大教授张梦新给钱报编辑部写来一封情真意切的长信。
一家三代都是浙大人的他,想通过钱报,祝福母校120岁生日快乐。
从求是书院一路栉风沐雨,历经西迁办学、分治与合并,5月21日,就是浙江大学120岁的生日。
如张梦新所说,百廿载风雨岁月,浙江大学为浙江、为中国、为世界培养了无数人才。
据官方统计,目前,浙大校友为60万人。5月21日,世界各地不同角落的浙大人,一定都会温情地说:想你了。
从今天开始,钱江晚报联合浙江大学,全球征集“我给浙大的一句情话”。不知一句“浙大,我爱你”,是否足够动人?
浙江大学百廿载华诞
老教授写来一封“情书”
今年70岁的张梦新,退休前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在信中,张梦新写道:作为一名求是学子,本人从1982年1月留校在杭州大学中文系任教,到2011年6月于浙大新闻系退休,为母校工作了30年。在校庆1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内心真是感慨万千。
去年国庆期间,张梦新去了趟浙大龙泉分校旧址。
“浙江大学在1937年抗战时期西迁,1939年在龙泉建立了浙大龙泉分校。我的父亲在1941年考入浙大龙泉分校,1944年毕业。就读师范学院国文系。”张梦新说起父亲,有些自豪,“他是我的家乡富阳岭下张村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
“慢慢行走在曾家大屋(浙大龙泉分校旧址,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观看着那些史料,仿佛见到了当年老浙大龙泉分校师生在昏暗的油灯下刻苦学习的身影,听到了郑晓沧、徐震堮、夏承焘、王季思、王敬五、陆维钊、任铭善等先生吟诗作赋时的豪放谈笑声,一种缅怀父辈、追寻先贤足迹,传承求是文脉的激情油然而生。”
是的,浙大求是精神,最重要的是传承。
张梦新一家几代人,都与浙大有不解的缘分。
“我内人1986年毕业于杭大中文函授班;儿子1998年毕业于杭大新闻本科,工作后又拿到了浙大的文学硕士学位;儿媳获得浙大中文专升本本科文凭;弟弟读的是浙大行政管理研究生课程班,侄儿读的是浙大夜大,外甥则毕业于浙大MBA和总裁班。”
在信的末尾,张梦新写道:我对浙江大学充满了感恩,因为没有浙大,就没有我家的今天。
30岁才考入浙大
他说,自己对母校只有感恩
1978年,张梦新考入杭大中文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那年,他已经30岁。
他说,自己是抱着儿子上的大学。“高考停考的11年间积聚的学生,都在同一年参加高考,我们那一届的学生,我算年龄最大的,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
那时候学习条件十分艰苦,虽然有学校自编的教科书,但是不够详细,“有一回,老师第二天上课要讲《论语》,我在头几天就把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从头到尾抄了一遍。”
“一届学生141人一起在大礼堂上课。大礼堂十分简陋,四面通风,房顶都是简易瓦。”但张梦新记得,中文系有自己的图书馆,藏书丰富。“饥渴”多年的学子们,如见到美食般一心扑在书本上,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1994年,张梦新的儿子张进也考进杭大新闻系。
“我1998年6月毕业的时候还是杭州大学,9月就四校合并了。”后来,张进又读了新闻学的硕士研究生,拿到了浙江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张梦新的外甥伊建敏,是杭州一家著名餐饮公司的老总,从2002年开始,他多年在浙大学习,从MBA、总裁班、领导智慧班到国学班,一直学到现在。
“开始去MBA班的时候,是工作当中碰到了一些问题,想寻求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品牌战略、市场细分等,MBA课里都有。”伊建敏说,当时去学习,目的性很强。慢慢地,他在浙大的求学,也从一开始的“解决问题”,到了现在的“修身养性”为主。
伊建敏觉得,他上的这些进修班,体现了浙大对社会再教育的贡献,他会为此感恩终身。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