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岱山涂口打造亚洲综合减灾社区项目试点
面对自然灾害,社区如何设防?
2017年05月12日 04:43:06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黄珍珍 县委报道组 陈海敏 通讯员 傅舟孟 洪传芳

  浙江在线5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珍珍 县委报道组 陈海敏 通讯员 傅舟孟 洪传芳)对于防灾减灾工作,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毛水定认为,难点在于“人”。

  毛水定是岱山县涂口社区党委书记。他常常思索,灾害来临前,为何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部分群众却抱有侥幸心理,防灾意识淡薄?作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应该怎么做、如何引导居民主动参与,让防灾减灾观念深入人心?

  毛水定的疑惑,与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不谋而合。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海岛渔农村涂口社区,自去年以来打造亚洲综合减灾社区项目试点,尝试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社区居民参与社区风险评估、社区家庭应急物资配备以及搭建社区灾害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一张风险地图——

  撤退路线了然于心

  走进涂口社区综合减灾中心,一张1米多宽的电子地图悬挂在墙上,十分醒目。

  这是社区定制的灾害风险地图。红色虚线内,是面积4.1平方公里的涂口社区。视线从左边内陆移至右侧海岸,茂密山林、大小水库、居民聚集区、农田盐滩清晰可见。“你看,有红色标注的洛沙湾水库和右上角的大田湾,都是防灾减灾的重点转移区。”毛水定手指着图上的标识,讲解道。

  洛沙湾水库,是岱山县第二大水库。每逢梅雨季节,一旦降雨量过大,水位可能漫过堤坝,影响周边300户村民出行,甚至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去年,涂口社区将1米宽的小路改建成约7米宽、1.7公里长的应急通道。“现在路宽了,汽车也能开进去,转移安置村民方便了不少。”毛水定指着地图上绿色的箭头说,“这是撤退路线,循着这条路径便可以到社区的避灾安置点。”

  应急通道沿线,关键路口和避难场所均设置了醒目指示牌,引导村民快速找到安置点。地图正中心,两个避灾安置点非常醒目:社区办公楼和敬老院。在社区办公楼一楼的综合减灾中心内,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室。50平方米的房间里,生活物资以及应急物资整齐陈列,衣被、净水器、食品、应急药品、铁锹、担架、皮划艇等救援工具一应俱全。

  “只要村民有需要,随时可拨打地图上标注的联系电话。”毛水定说,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小组成员的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目前,社区灾害风险图仍在不断完善当中。“还要加上雷电区、洪涝区等各类灾害点标注。”他说,等地图全部制定好后,将以定制宣传册的形式发放至每户家中。“根据每户所处的地理位置,每家每户拿到的地图上,撤退路线和灾害防范点都会有区别。”今后,村民只需看看这张地图,便可安全防灾避灾了。

  一支减灾队伍——

  调动居民参与热情

  涂口社区,位于岱山本岛北端,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渔农村。

  社区常住人口共2230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28%,青少年仅占约17%。社区下辖22个村民小组,不少散居留守老人居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中。如今,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或迁往周边城市,社区常住居民多数为留守老人或妇女儿童。单凭社区7名工作人员,防灾减灾力量十分有限。如何调动为数不多的青壮年力量,成为涂口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针对孤寡、重病、残疾老人生活中不安全因素多的特点,社区将22个村民小组,按区域划分成7个网格。7名社区工作人员组织网格队员深入每家每户走访,在台风、大风、暴雨、冰冻寒流期间,及时掌握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动下,不少村民自发加入防灾减灾队伍。

  “2013年10月,强台风‘菲特’来了。我开着拖拉机帮忙接人到安置点,风雨很大,感觉树都要被吹倒了。”58岁的村民傅贤云,是一名拖拉机司机,乐于助人的他去年正式加入了社区防灾减灾队伍。“你别看我快60岁了,在村里可还算是年轻人,应当出把力的。”傅贤云笑着说。

  原本在涂口田湾地区有2处山体滑坡隐患点,台风季节常会出现碎石滑落现象,受影响的房屋有10户,影响群众20人。如今,在社区15名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山体加固、种植绿化等措施,减少了泥石流等危害的发生。

  涂口社区居民多以种养殖为生,旱季水库蓄水量不足,不少鱼塘面临缺水的状况。小组成员走访种养殖户时,会提醒他们科学控制投苗数量,防止鱼塘鱼多缺氧争水。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尽量减轻旱灾带来的减产损失。

  一个社会组织——

  强化群众防灾理念

  为何灾害来临前,仍然有部分群众抱有侥幸心理、不愿主动避灾?岱山县民政局局长毛文仕也在思考,“我们常常苦口婆心,费尽口舌劝告,但总有一些村民不太理解,看着台风影响还没那么大,以为不转移也没事。”

  “这意味着防灾减灾观念,还未深入人心。”毛文仕认为,对于自然灾害,科学的做法是“宁可十防九空,也不可失防万一”。灾害防御学中十分之一法则说的便是这个,用100元的防灾投入,避免1000元的经济损失。他认为,目前灾害预报准确率已逐步提高,只要及时、充分应对,便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观念的改变,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因此科普宣传必不可少。”毛文仕说。在涂口社区,就有这样一个公益社会组织,承担着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工作。去年下半年,爱鑫社会公益服务中心成立,其中专设应急救援小分队。

  社区工作人员龚晶晶,是小分队的志愿者之一。去年,她与20多名队员前往镇上红十字会接受应急救援培训,再将灭火器操作、室内避雷方法等应急救援小知识带回社区。今年,他们将这些科普知识做成宣传展板和常识口诀,在社区服务中心展示。“地面开裂要滑动,山坡落石有灾害,泉水突冒墙开裂……”大屏幕上滚动的“灾前前兆”,不少村民已经耳熟能详。

  去年1月寒流来袭之前,志愿者韩仕立与队员们通过社区网格发布防灾信息,提醒村民做好水管防冻,有效减轻了寒流给群众带来的经济损失。“接下来,我们计划将日常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运行。”毛文仕认为,观念转变并非一朝一夕,要将防灾减灾工作融入村民日常生活,长久下来定会有效。

  一个信息平台——

  防灾信息实时共享

  在涂口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防灾减灾信息发布模式已初步形成。然而,灾害信息共享的时效性仍然不强。

  这并非一个社区的难题。舟山四面环海,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易出现灾害性天气,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七八月间则出现干旱。此外,舟山城市水文情况也比较复杂,流程短,汇水面积小,受暴雨影响,水位容易暴涨暴落,引发山洪等自然灾害。今年4月底,舟山市民政局发布《防灾减灾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传统灾害救助模式已无法适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要求。以往,灾害来临前,灾情决策部署主要依赖传统会议,时效受限;各部门之间防灾减灾数据共享、数据融合困难;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等工作机制仍需不断完善。

  如何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防灾?防灾减灾信息共享的“最后一公里”,急需打通。2016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并完善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显著提高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

  今年,舟山将全面部署防灾减灾综合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将设防灾减灾大数据库、APP终端以及防灾减灾数据可视化等内容,对接省防灾减灾平台及区县防灾减灾平台,同时可协同多部门工作,为群众、社会组织共享信息。

  “往后,村民们在手机上就可以随时了解灾情,快速发送求助信息了。”听说今年手机APP终端将上线,毛水定难掩兴奋。

责任编辑: 周舸

标签: 防灾减灾;社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