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迎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理论特稿⑥
2017年05月23日 06:54:26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5月23日讯

  打造中国自信的浙江样本

  王永昌 编辑 江于夫

  中国自信是通过各个地区、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来实践和展现的。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浙江人民创造了发展奇迹,积累了发展经验,是中国发展、中国智慧、中国自信的一个典型样本。作为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浙江的今天”是“中国的明天”。

  那么浙江实践为中国发展、中国自信打造了哪些方面的鲜活样本呢?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改革开放实践,形成了“八八战略”,走出了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路子;弘扬以“首创”“奋斗”“奉献”为基本特质的“红船精神”,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了以“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为基本内容的“浙江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成为民营经济、浙商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先行地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由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经济强省;坚持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创新驱动”“特色小镇”等为载体,不断推进转型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初步实现人民富裕,推进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原则,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为引领,不断提升城乡、区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水平;坚持践行“两山”理论,不断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浙江建设,打造美丽浙江;坚持以改善民生、依法治理、文化熏陶为基本路径,积极推进法治浙江、平安浙江、文化浙江建设;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和绝对忠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的“浙江铁军”,等等。

  浙江上述几个方面的鲜活经验,生动展示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力量,是中国发展的浙江元素、浙江样本。

  【作者为省委党校高端智库专家】

  浙江实践彰显四个自信

  来颖杰 编辑 江于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浙江省委党校组织编写了《中国自信与浙江实践》系列丛书,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自信蕴含的科学逻辑和丰富内涵,客观深入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创新实践和广阔前景,是我省理论界的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解释力的研究成果。

  “四个自信”是我们党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的中国方案。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自信从何而来?在我们党96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自信主要来自于八个方面: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强大真理力量;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真切获得感;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改革精神,全面深化各领域阻碍发展进步体制机制的改革;中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人民群众对于党和政府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信任;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的优良作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和继承中体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四个自信”,尤其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丰富实践,从省域层面为“四个自信”作出了鲜活诠释、写下了生动注脚、打造了时代样板。浙江对于“四个自信”的生动诠释,必然为中国自信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作者为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富矿

  盛世豪 编辑 江于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加快建立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十分迫切和重要。

  知识源于实践,理论来自创新。改革开放近40年来,浙江在缺少矿产资源、缺少优惠政策、缺乏产业基础的背景下,从一个人均生产总值只有331元、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到迈入高收入经济体门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蕴涵着具有普遍意义的特点:

  发展性。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遇到任何困难,发展意识没有淡化,发展热情没有降低,发展干劲没有减少,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

  人民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

  全局性。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促进城乡区域共享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内生性。即源于本土的文化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催生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培植竞争力,激励浙江人民永不自满、超越自我。

  客观性。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分析和把握区位特点、环境条件和发展趋势,善于总结规律、把握规律,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

  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浙江实践也因此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富矿”。

  【作者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浙江基层民主建设的典范

  房宁 编辑 江于夫

  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取得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进步的同时,浙江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尤其是在基层和地方发展协商民主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为推进基层与地方协商民主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温岭的“民主恳谈”和乐清的“人民听证”是当今中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尤其是探索基层和地方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中两项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未来,堪称中国基层和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典范。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艰难探索,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特点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条道路的最大优势在于既有民主,能够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又有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

  能够把上下两个积极性结合起来、发挥两方面优势的结合点就是民主协商,或可称为协商民主。重点发展协商民主可以有效地避免选举民主在工业化和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政治弊端,减少金钱政治、派阀政治和民粹政治可能的影响与危害,而这对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

  从温岭的“民主恳谈”和乐清的“人民听证”两项制度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一是中国的协商民主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在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与创新将成为主要的方向和重点。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研究生院政治学系主任、教授】

  都市区和特色小镇相得益彰

  刘亭 编辑 江于夫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推进城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新型城市化三个“全国率先”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进展。其中可圈可点的一件事情就是:四大都市区(圈)和百个特色小镇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改革开放之初,在推进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基础上,浙江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当时小城镇实现了较大发展。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发布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四大都市经济圈,也就是今天的四大都市区。这时全省的空间经济形态,已开始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四大都市区发展,不是沿袭老的中心城区“摊大饼”式的平面扩张方式,而是通过便捷高效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以“葡萄串”式的城镇有机组合,崛起为城市化发展的新高地。特色小镇顺势推出,正好和都市区发展相辅相成。浙江省这些年来四大都市区和百个特色小镇的良性互动,是我省城市化空间形态的重大创新,也是空间经济顺势应时的转型升级。

  我省编制的四大都市区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都市区的特色定位和竞争优势。同时,浙江提出了特色小镇理念并付诸实践。“特色小镇”这四个字,“特”是指“产业很特别”,“色”是指“环境很出彩”,“小”是指“规模很小巧”,“镇”是指“体制很合理”,原则是企业主体、政府服务、市场化运作,突出产业、旅游、文化、社区的“四位一体”。

  【作者为省委党校高端智库专家】

  从浙江实践看中国道路自信

  刘迎秋 编辑 江于夫

  浙江改革开放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弥足珍贵,可圈可点之处甚多。2005年5月至2006年底,作为省院合作项目,我们曾通过实地调研,在借鉴吸收学术界、新闻界和政府部门有益成果基础上,把课题组最终形成的14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浓缩为30个字的浙江发展特点和经验,即“经济民本多元”“文化自强创新”“社会包容有序”“政府服务有为”“党建坚强有力”。

  2014年初至2015年初,中国社科院又与浙江省委合作开展“中国梦与浙江实践”调研,最终形成了210多万字的成果。这项成果是前一项成果的直接继续,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通过全面实施“八八战略”、着力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作出了新的归纳与总结。

  一是探索形成了“倒逼转型、主动引导”经济发展新路径;二是通过构造“基层民主、有效政府”取得了浙江政治文明建设新经验;三是在全省促进形成了“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国民文化习惯;四是在强化法治基础上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平安和谐”建设,实现了浙江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五是较早提出并正确处理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使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六是探索和形成了“巩固基础、发挥优势”的党建新经验。

  要坚定“道路自信”、走好“中国道路”,认真总结和积极借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尤为重要。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前提;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重要基础;大幅度提升国民素质是基本条件;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国民福祉的持续改善与提升是核心标准。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从省域层面诠释中国自信

  陆发桃 编辑 江于夫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擎起了我们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迈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伟大的旗帜引领光辉的实践,光辉的实践增强坚定的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敢闯敢干,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先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富民强省之路。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宏大的战略格局、深邃的思想洞察,擘画“八八战略”总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更加豪迈自信的姿态,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省域实践的全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同志为浙江绘就的宏伟蓝图前进,不断把浙江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引向深入。

  无论是道路实践、理论实践、制度实践还是文化实践,无论是民营经济、“两山”理论、重大改革还是浙江精神,无论是基层治理、都市建设、开放发展还是G20杭州峰会,浙江都以丰富的实践,充分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动呈现了生机勃勃的画面,有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事实胜于雄辩,实践胜于空谈。传颂、传承、传递中国自信,必须充分挖掘好浙江这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富矿”,把浙江的实践作为从省域层面上对中国自信作出的最好诠释、最好注解和最好样板。

  【作者为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理论自信源于实践底气

  胡坚 编辑 江于夫

  伟大的理论总是来自于伟大的实践,同样,伟大的理论也指导伟大的实践。浙江是一方实践与探索的沃土,也是一块产生思想和理论的沃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实践上进行了伟大的创造,也在理论上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实践让浙江人民增强了理论自信,理论也让浙江人民增添了实践自信。

  浙江人民的理论自信来自于实践底气。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实践有六个特点:一是首创精神,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二是走在前列,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总是先人一步、快人一步;三是全面系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革探索;四是坚定不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五是善于总结,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把浙江人民的理论与思想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峰;六是崇尚学习。浙江人民深知理论决定我们认识的深度,深知理论决定我们眼界的宽度,深知理论决定我们站立的高度,深知理论决定我们解决问题的力度。所以,浙江人民学习理论的热情总是高涨,“浙江干部爱学习”,打造“学习型社会”是浙江的一种风尚。

  我们具有坚定的理论自信,是因为我们坚信理论的先进性,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和浙江省情的道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的伟大理论。我们坚信理论的指导性,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浙江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我们坚信理论的大众性,我们的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理论的大众化是理论之树常绿的根源。

  【作者为省委党校高端智库专家】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道路自信

  顾益康 编辑 江于夫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浙江三农发展经验时就提出了“统筹城乡兴三农”的重要观点。回顾浙江近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实际上是走了一条从自发到自觉的统筹城乡发展路子。

  浙江的城乡统筹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城乡裂变”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使农业集体化经营体制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再到农民工进城务工创业,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民的分工、分业、分化,这种“城乡裂变”是中国第一步改革的新动能。

  “城乡蝶变”阶段。浙江从2003年开始,在习近平同志倡导和主持下,开展了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抓手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出和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强调浙江要走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路子。

  “城乡聚变”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率先进入了后工业化、后城市化时代和生态文明新时代。具体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城空间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多种所有制融合发展。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来看,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是农业文明时代,落后在工业文明时代,弯道超车是在后工业化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城乡融合和城乡“三变”打开了中国乡村复兴的大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建立在城乡一体化的“乡村复兴”基础之上。

  【作者为省委党校高端智库专家】

  创造中国自信的浙江实践

  郭占恒 编辑 江于夫

  “四个自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之大成。“四个自信”不是自发产生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辛探索、高度凝结提炼而形成的最大理论成果,得到全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进一步说,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总动力,党的坚强领导是改革开放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把“四个自信”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继续坚持和丰富“四个自信”。

  浙江的生动实践为“四个自信”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对“四个自信”的实践是首创的、生动的、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动态的过程,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从民营经济、专业市场、块状经济、县域经济、开放经济,到效益农业、工业园区、高校园区、城市化;从“八八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到“两富”浙江、“两美”浙江建设和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实施,都体现了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创新实干精神和践行“四个自信”的高度自觉。

  浙江要继续争当践行“四个自信”的探路者和排头兵。新时期浙江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秉承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继续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跨越“三大陷阱”、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各个方面,创造更加丰富的浙江实践。

  【作者为省委党校高端智库专家】

责任编辑: 杨静涛

标签: 中国自信;浙江;元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