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中国美院师生深入“五水共治”最前线
胸中有丘壑 笔下绘锦绣
2017年05月23日 06:54:41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沈晶晶 许雅文

  核心提示:这是艺术学院师生下乡传统的延续,更是融入社会与时代的一次教学革新。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美术学院1500余名师生前往各地治水前线,将手中画笔和镜头对准火热的基层现场,以艺术的眼光和形式观察、再现浙江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并试图呈现当代乡土关系、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重构,使中国传统山水精神得以重塑。

  浙江在线5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晶晶 许雅文 通讯员 刘杨)在一个封闭的展览空间里,面对数以百计的画作,是怎样震撼人心的场面?

  或暗或明的色调,描述的是同一个现场:五水共治。主题是浙江山水的写意记录,或是想象画面的无限展开;人物则是正在改变浙江河山面貌的河长、河工们。

  创作者们是中国美术学院1500余名师生。今年3月,该院开展了“最前线——‘五水共治’下乡采风、教学、创作行动”。

  沿着之江大地上的水系脉络,他们到达南浔、浦江、柯城等地,在自然、人文如织如构的江南水乡,体验当代社会的大变革。

  这场以“为治水人画像”为目的开启的集体行动,还产生了画作以外形式多样的作品,如乡村调研报告、海报、影视公益广告等,最终形成了“治水最前线”公共展览,吸引了不少观众前往。

  艺术与生活一沟通,作品的巨大张力直击人们内心关于美丽自然、美好生活的诗意想象。

  到现场去,发现每一个动人的细节

  千百年来,无数人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进行过讨论,“艺术来源于生活”已成共识。而中国美院,也保持着让学生下乡的教学传统。

  但无论领导还是老师们,都无法预知,这一次下乡会有怎样的收获。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们并不太关心治水这样的中心工作。”“治水最前线”策展人之一翁桢琪表示,“即使‘五水共治’在浙江开展了3年多,但不少学生的目光也不会聚焦到投身治水一线的人们。”

  “对美院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下乡是有经验的,比如好山好水的地方或是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专业基础教学部主任曹晓阳说,这样围绕治水主题的下乡,却是陌生和新鲜的。

  但无论如何,从3月中旬开始,下乡开始了。

  专业基础教学部周勇、吴方两位老师,带着60余名学生到了绍兴柯桥区。此时正值各地治水剿劣任务繁重、工程紧张进行之际,各级机关干部组成的督导组也正下乡助力治水。

  “这段时间,各地治水工作异常忙碌。”周勇告诉记者,为了提升学生与社会沟通的能力,他们坚持由学生与治水办进行联系,“由于一开始缺少经验,没有准备公函,有的地方不清楚学生们到底要画什么。”

  不清楚观察什么,也不知道哪儿值得观察,漫无目的的师生们一下陷入了混乱。

  而分赴安吉、桐庐、南浔等地的中国画系90余名师生,也面临着创作的烦恼。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人物、山水、花鸟是他们最常表达的对象。他们曾去过桥梁、隧道建设现场等“最前线”写生,从专业角度出发,中国画系主任张谷旻认为,大型桥梁、钢构是立体的,建筑工人是有特点的,也容易形成有感染力的画作。

  “但治水不同,每一个现场,每一个河长河工都是貌不惊人的。”张谷旻说,河工拿着竹竿清理河道垃圾、河长跳到河里检测水质、村民在河边行走的画面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物刻画有难度”。

  由此,“如何表达、如何动人”成为每晚汇总讨论时一次次被提及的话题。

  当然,对于一早就定下要拍公益广告的影视系师生团队来说,“表达”从来不是难题,在所有课程和创作里,他们都在用镜头和光线聚焦生活。

  下乡的第一站,是杭州西湖区双浦镇。这个属于钱塘江水系的平原乡镇,山溪性河道与农田渠道错综交叉,由于没有源头活水,6座村属灌溉泵站报废,河道沉积大量淤泥,水质半数为Ⅴ类或劣Ⅴ类。

  今年年初,该镇富春江引水工程开工,全长5.6公里的河道计划于1个半月内完成清淤,形成输水通道。

  影视系系主任祝海贝将此选定成“里仁为美”系列公益广告之一“奋战者”篇的取景地。

  要拍摄一线工人们的状态,他们必须扛着几十斤重的摄影机器一路跟踪。在被拒绝拍摄时,他们尽力说服;为捕捉清淤画面,穿着球鞋跳入河底淤泥中;为使摄像机稳定,手臂几小时保持同样的动作。

  从清晨到傍晚,当他们回到系会议室疲惫坐下,回看一天拍摄的素材时,对于明天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一次“社会素描”,精准聚焦时代主题

  尽管已经过去近两个月,祝海贝依旧对那个画面印象深刻。

  傍晚五六点,微带料峭的春意中,夕阳的光与人、物的影在地面交织。工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陆续返回。这段时间里,为了赶工,负责人都带着他们吃住在附近。

  河道里,一位年老的河工没有停下,手里的高压水枪指向身前,冲刷起厚重的淤泥。一些泥点溅到脸上,密布的皱纹刻写着坚定。

  祝海贝说,只有无数次进入生活现场,才能发现治水人背后的意志,他们的记录才能产生力量。

  于是,手中的镜头从自然转向了人。

  在江干区丁桥街道,他们遇见了“无声河长”张海清。

  2015年,在被任命为丁桥二号港的民间河长时,张海清却因喉癌开刀,喉部戴上了套管,无法说话。

  家人劝他注意身体,护河工作别管了,他每次都要翻脸、生气。每天下午或傍晚巡河一小时,是张海清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发现问题就记到手中的写字板上,并反映到相关部门。

  有人问他为何钟情河道,张海清写下让学生们深思的答案:“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见到水亲。为了子孙后代,怎么也得把水质弄好了。”

  在缙云,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俞佳迪得到了几乎相同的回答,在带着学生们画了两天风景后,他毅然放弃,开始刻画人物。

  “2016丽水最美治水人”陈望是他的其中一个模特。

  在连续画了两张人物肖像后,这天晚上,陈望坐到俞佳迪画板前的椅子上,脸色黝黑,神情沉默。

  在细致的打量中,俞佳迪敏锐地观察到陈望脚上的胶鞋侧面有大大小小的划痕,底面已经磨平。问及原因,陈望才打开话闸。

  多少年来,人们把缙云鼎湖小区一带的“臭水沟”比喻为老舍笔下的“龙须沟”。清三河开始后,缙云县城黑臭河的任务落到了陈望所在的街道党员治水突击队上。

  河道空间狭窄,挖掘机进不去,电泵难以抽水,陈望和队员们穿着胶鞋、戴着手套跳到黑臭河里,徒手清淤。河底的钢筋铁片磨损着鞋底,胸前口袋里的治水账本被泥水和汗水晕开了字迹。

  为了治水,他顾不上家里的童装店,孩子说“爸爸很久没给我买玩具了”。为了治水,他自掏腰包买了小货车用来运送垃圾。连续奋战,硬是用12天时间啃下别人说30天也不一定能完成的“硬骨头”。

  关于治水的原因,陈望只是一句话轻轻带过:“就图孩子能像我小时候一样,脱了衣服扎到溪里游泳。”

  陈望们的行动,确实在改变着水环境。

  经过两年治理,丁桥二号港成了水清岸绿的美丽生态示范景观河道;缙云“龙须沟”也逐渐恢复成记忆中的清清小河。

  “到这里,大家开始从旅游者转向了参与者。”专业基础教学部主任曹晓阳认为,对于美院师生们来说,下乡的意义已不仅是点赞治水一线的人物和成果,也要去观察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每个人作为城乡环境的一分子应有的态度和行动。

  在仙居淡竹乡,师生们发现,这个聚集了上百家民宿的地方,民宿经营者自发组成了“河小二”队伍,保护河道生态环境,6位村民义务成为“护溪员”,每天巡河排查非法捕捞行为,并在有山洪险情时帮助疏散村民、游客。

  于是,讲述“河小二”“护溪员”日常工作生活的连环画、淡竹乡旅游地图、民宿经济调研报告等,在美院学生笔下诞生了。

  他们渐渐意识到,对于生活,人们不再只是感慨和观察,而是真正参与到它的建设中去。改变社会的力量,便由此而来。

  普通人的力量,凝聚成惊天动地的变化

  若翻阅浙江地图,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八大水系,从北到南蜿蜒曲折,连通平原、丘陵和盆地。

  山水勾连、人水相依,生活在之江大地上的人们热爱也擅长于寄情山水。于是,黄公望在富春江上绘就了气势不凡的《富春山居图》,永嘉太守在楠溪江畔写下了中国第一批山水诗。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里演绎成浙江山水精神最灵动的模样。

  在下乡两天后,专业基础教学部在柯桥的师生们迎来转机。在当地协助下,他们前往瓜渚湖、安昌古镇写生,到清淤现场做访谈。

  一步一履中,牵动的是他们对人水关系变化的思考。

  “在绍兴历史中,人与水的关系最为密切,除了艺术以外,他们用于生产的水车,用于运输的船,黄酒、酱油等每一个都离不开水。”至今,周勇依旧对十几年前看到的“绍兴水乡缺水”的报道记忆深刻,“现代人与水关系慢慢疏远了”。

  如今,他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治水深入,生活在柯桥城区的人们离水又近了,每逢周末要去鉴湖水边游玩。每天吃完晚饭,村民们会沿着门前的小河散步。每一个参与访谈的河工,自豪于他们的身份,“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这里的水了”。

  “我们的作品应该描绘这里的新生活图景。”半个月的下乡过程中,模糊的灵感逐渐形成了清晰的创意:采用中国传统壁画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以全景叙事手法表现治水这一社会事件。

  近一个月时间,上百名师生集体创作,一个个河工、河长的鲜活形象,一个个河道清淤、垃圾清理的治水现场,一幅幅轻纺城、安昌古镇等的当代生活场景,最终绘就成为《越人治水图》画卷。

  敦煌式壁画的青绿基调对应绿水青山,间或点缀的白鹭、仙鹤,表达着创作者的美好期待。

  影视系师生们拍摄的近几十个小时素材,最终剪辑成了7个公益广告,每个时长1分钟。

  张海清带着写字板缓缓走进画面;老河工冲洗着淤泥,坚定有力;居民乘着公交车看着窗外的城市;孩子们观察着植物的生长,画面明亮而充满希望。

  俞佳迪和陈沛涛、陈铮带回了陈望的胶鞋、手套、皮裤、军工帽、工程帽等“治水五件套”。改动十几稿后,制作成了《护我河山》系列海报,五件套上磨损的线条依旧,右侧按水的刻度排列着展览信息。

  而中国画与艺术学院,刚开始在所有人眼中普普通通的场景,在院长尉晓榕“打破人物、山水、花鸟专业界线”的提议下,经过构图、写意再现,形成了长达82.5米的《浙水共治图》。

  “越深入到治水一线,理解也便越清晰。”张谷旻说,“尽管看起来每个人做的事是普通的,但所有人的力量凝聚而成的,却是惊天动地的变化,带着重整河山、绿色再生的意义。”

  而这也是他们作品创意的来源,将普通人放置于同一个场景,浓缩到长卷之中,形成春夏秋冬山河之景、众人合力之气。

  观众们缓缓移步,在观赏的同时,又展开对画面场景的想象重构。

  由此,这场下乡又带上了“山水精神”回归的意味,在山河地理、城乡环境、社会事件的观察之中,重新沟通生产、生活、美学、心灵。

  现在,为期两周的展览已经落下了帷幕。

  影视系学生李兴美依旧将手里的镜头对着“无声河长”张海清,准备拍成一部纪录片。观察、等待、架构,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 杨静涛

标签: 美院;教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