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大合影:左起艾伟、付秀莹、总攻大人、黄咏梅。
浙江在线6月18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马正心 记者 张瑾华)6月16日晚,70后代表作家之一、2016“博库·全民阅读周刊春风图书势力榜”年度新人奖获得者付秀莹,应钱报读书会·文化咖之邀,从北京来到杭州,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新近开张的“大屋顶”书店与读者们分享新作——小说集《夜妆》。
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夜妆》集结了付秀莹的八部短篇小说。与付秀莹以往作品不同的是,这八个故事都发生在都市中,而非那个付秀莹耕耘多年的虚构世界——芳村。
本次钱报读书会还邀来三位特别嘉宾,与付秀莹组成“四重奏”。
著名作家艾伟、黄咏梅都了解付秀莹的写作史,在他们眼中,当身后的幕布从乡村变换为都市,付秀莹的写作发生了什么变化?
90后畅销作家总攻大人是新朋友。当两代女作家聚焦都市题材时,又会产生怎样的共鸣,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走出“芳村”
写都市生活
“提到我的名字,读者会觉得是一名乡土作家。而《夜妆》是第一次对城市题材的集中展示,对我有别样的意义。”读书会开始时,付秀莹这样说。
“谈到乡村,人们会想到泥土、大地、河流、月光、虫鸣。这些东西给人带来永恒感、肃穆感和安宁。”因此,付秀莹说每次在写作中回到芳村的小说世界,都能获得宁静。
“这种情绪下滋养出来的文字,是像《陌上》中这样的。”《陌上》是付秀莹历时三年完成的长篇小说,2016年4月23日,她正是凭着这部着眼乡村生活的作品,获得春风图书榜新人奖。
谈到城市,付秀莹的声音紧了一些。
“今天我到了杭州东站,面前是茫茫人海,内心茫然。北京、杭州都具有大都市的气质——人群、车流、云立的高楼大厦——给人空茫、孤单的感受。”
付秀莹的体验是,这样的情绪里流淌出来的文字则是另外一种:“焦躁不安,很难有安宁。”
通过《夜妆》,付秀莹想表达都市中人与人、人与城的关系——“在城市巨大挤压之下,人心的蜿蜒曲折,人性的裂变和种种转折之处;都市人常有的焦虑、颓败、困惑、茫然以及巨大的孤单感,即便是热烈的爱情也依然不足以抚慰,那种无处安放的人生如寄的悲凉和苍茫。”
在《夜妆》的八个短篇小说中,付秀莹自己偏爱的是《无衣令》:“这篇小说里写出了苍凉,也写出了苍凉中的一点珍贵人世的暖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付秀莹引的是《诗经》中的句子。
拿起话筒,艾伟笑称,坐在三位女作家身旁,自己是“一片陪衬的绿叶”。
“付秀莹是一个内敛的、把自我牢牢控制在内心深处的一个作家。”
同时,艾伟也观察到,付秀莹将丰富复杂的生活经验寄托在了小说人物身上。“开篇《旧事了》,故事是虚构的,但主人公身上就有付秀莹许多的生命经验。”《旧事了》通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写成,主人公是“你”。
“读到《醉太平》,感觉到付秀莹写男性角色非常出色、观察入微。”艾伟认为付秀莹写文人圈子的各色人等写得十分精妙。
艾伟将《醉太平》置入中国“世情小说”的文学传统当中,与明小说《金瓶梅》和上海作家金宇澄的小说《繁花》相比较。
“《金瓶梅》以来,世情小说有着‘储藏人生经验’的功能。从日常生活的‘吃、喝、玩、乐、拉、撒’出发,慢慢升腾出人生的虚无感。”艾伟觉得,付秀莹写出人生的苍凉、悲凉。从都市中充满了人间的声音的场合——饭局、酒局写起,最终到达一个安静的刹那。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出了人生中的破败和不堪一击。”他认为,付秀莹呈现的中国男人的精神背景、思考方式中的暧昧和不光洁,是准确的。
她的爱情观
嘉宾们都想错了
付秀莹和黄咏梅同为70后女作家,黄咏梅说,从付秀莹的成名作《爱情到处流传》起,她就认为付秀莹写“爱情”写得特别好。因此,黄咏梅将艾伟“世情小说”的分析补充为“围绕着爱情展开的世情小说”。
有关爱情的文学,黄咏梅转引了一位文学编辑的观察:“现在收到的很多稿件,凡是写爱情的,基本都在写‘狗男女’;浑浊、糟心。”
“而付秀莹是70后很珍稀的一位。”黄咏梅认为付秀莹对爱情的态度是有古典情怀的,她是用质疑来写相信。
不过,艾伟却有不同的看法。“付秀莹笔下有一种情感的怀疑主义,并不是相信的。”他以《醉太平》里,中年男人老费迂回婉转试探前妻的现况的那段情节为例。
“付秀莹将男人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准确。通过日常的细节,将很多游移不定、无法归类的情感呈现。”艾伟觉得,这样的表达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对情感的怀疑、纠葛,是和内心坚守的情感有冲突,才会着力去写的。”黄咏梅与艾伟争论起来。
那么付秀莹到底想怎么表达她对爱情的看法呢?
付秀莹的态度处于黄咏梅和艾伟的观察之间:“我可能是有一点怀疑,但内心里其实是依然怀有幻想,总觉得,这世上还是应该有真正的爱情的吧。”
“城市太大、太坚硬。因此,可能更需要某种深情来安慰内心那一点隐秘的脆弱的柔软之地。”付秀莹认为,城市人的内心其实是很容易有凉薄荒冷之感的,因此对爱有着更强烈的需求。
年轻读者
不想看“男神”了
读书会上,90后网络作家总攻大人说,“因为年龄、生活经验的不同,读完《夜妆》之后会有种‘这个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的’的感慨。”
总攻大人觉得付秀莹表达的世界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看的不是一些简单粗暴的东西,而是像付老师的作品那样,真正会吸引他们的,是能留下一些真正感受的、能让人回味的作品。”
总攻大人怎么看待《夜妆》中多数男性角色身上委顿、世俗的气质?
“完美无缺的男神、总裁和虚假的感情,不是现在年轻读者想看的东西了。”她以年轻人之间流行的“公路文”为例。“这些‘男神’不再单纯是老板、有钱有势的人,而是有一份普通工作的人:工人、司机……是他们的经历和勇敢,使得他们成为男神。”
而付秀莹觉得,在当代中国的世俗世界,如何呈现一个“男神级”的人物?对她是困难的。艾伟说,这对中国作家来说都是个难题。
两代作家交流起了创作经验。付秀莹等三位“传统作家都认为网络小说(或称类型小说)和传统小说有鲜明的对比。“类型小说的人物有特别明显的、标记性的性格。而故事情节是围绕着不变的核心性格建构的。”
对此总攻大人解释道:“我有热情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某个群体的生存环境。现在一些年轻人,以明星的粉丝为主,‘三观’有许多问题。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创作,改变一些扭曲的观念和想法。”
传统作家们在创作人物时,会不会像影视剧、类型小说那样构思好“人设”?付秀莹和黄咏梅都认为,“人设”在传统文学里是不会有的。
读书会结束后,走出美丽的“大屋顶”,付秀莹听到远处传来的几声蛙鸣。“多少年没听到了。”已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她感叹道。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供图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