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长兴基层组织治水管水显奇效 水乡建㘰区生态护万家
2017年06月28日 06:39:53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许雅文 县委报道组 张泽民

  浙江在线6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许雅文 县委报道组 张泽民)梅子由青转黄,江南阴雨连绵,梅汛期如约而至。面对急剧上涨的江河水位,位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市长兴县,历来严阵以待,并催生出这里独有的基层水利委员会——㘰区管委会,在防汛防台抗旱中发挥重要作用。

  㘰,是“圩”(音wei)在长兴方言中的叫法,指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坝。平原㘰区是长兴显著的地理特征,㘰区里有鱼塘,有粮田,有家园,人们“以㘰为家”。随着时间的演进,㘰管会有了新使命。它不仅是基层抗洪救灾主体,也参与到新时期治水、管水和以水文化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以㘰为家,防汛抗洪

  连续多天的降雨,让画溪街道大㘰村村民担心不已。为了做好防汛工作,现任㘰长蒋建华多次组织㘰管会委员们开会,强调加强巡查。

  大㘰村背靠葡萄岕,三面环水,分别被西㘰堤港、长兴港、白阜港环绕。田在水中、树在水中、房在水中、村在水中,是浙北平原典型的水乡。遇到连日大雨,山上的水流奔涌而至,形成一个外高内低的㘰区,防汛压力较大。历史上,洪水倒灌,淹没庄稼、房屋的情形,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加固堤坝、加强巡查、抱团抗洪的想法,这也是㘰管会成立的初衷。

  成立㘰管会60余年来,蒋建华已是第五任㘰长。“㘰管会由㘰长、副㘰长、会计、委员15人组成,下设18位圩长,主要负责在㘰上查看险情。”蒋建华介绍,当水位上涨到警戒线时,圩长们在9.5公里的㘰上,每隔0.5公里站一人,实行24小时巡逻。没有险情,就敲锣一下,报平安;一旦发现险情,便快速连续的敲锣,“咚咚咚”的声音,号召村里16岁以上的村民一起抗洪抢险。

  这样的巡查抢险制度,一经确立便是60多年。作为第四任老㘰长,64岁的姜顺南经历了洪水无数,但是大㘰村的㘰一直都没有倒,保护着这里的一方百姓。

  回忆起1999年6月30日,姜顺南至今记忆犹新,连日的大雨让一处㘰突现裂缝。㘰管会紧急发动群众,上至耄耋老人,下至16岁少年,抗洪抢险有指挥、有分工、有秩序,大㘰村㘰管会为此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㘰长和圩长都十分有防汛经验,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各自所在村、㘰的情况非常了解。”画溪街道农办副主任何文平说,长兴各村成立的㘰管会,是名副其实的防汛第一线。

  古往今来,人水和谐

  大㘰村里有一座㘰文化农耕馆,墙上书写了大㘰公约及㘰规9条,“㘰埂上不准放羊、放牛、割草,违则每人每只罚5元;㘰埂上不准砍树、柴,取土,违者罚款30元……”

  “这是1955年定下的规矩,但是㘰规的主要内容已经延续百年。”姜顺南介绍,㘰埂便是堤坝,过去的堤坝全靠泥土夯筑,如果在㘰埂上放牛吃草、破坏树木,势必加快水土流失,影响防洪安全。生活在㘰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谨遵㘰规的要求,守护着堤坝安全,也形成了最质朴的生态观。

  白阜港边正在进行堤坝的加高加宽工程。在过去老㘰堤的外围,加筑由石头砌成的堤坝,提高防洪能力,兼具生态功能。

  长兴县水利局农村水利管理所所长施俊辉介绍,过去的㘰堤多由普通田泥筑成,不仅防洪标准不高,堤身单薄,防洪抢险时人员或者设备车辆更加难以行进,因此长兴县正在依托圩区整治规划对堤坝进行改造提升。

  “新堤坝运用了生态挡墙技术。”施俊辉说,生态挡墙墙体是透水结构,可促进水土交换,让河水实现自我净化;挡墙施工完成后,可植入滨水景观植物,形成一条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如今的新㘰堤,不再仅仅具有防洪的功能,还是一道道生态景观,述说着人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美丽佳话。

  圩区整治,治水管水

  长兴共有146个㘰,总面积72.4万亩,全县共成立㘰区管委会28个。各管委会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组织健全、责任落实、预案实用、预警及时、响应迅速、全民参与、救援有效、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

  施俊辉介绍,2015年,长兴县以小型水管体制改革为契机,引导各㘰区管委会到县民政局申请登记注册圩区管理服务中心。注册后,㘰管会由群众自发组织转变为具有民办非企业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可以参与㘰区工程建设与管理。在我省正在创建的水利工程标准化工作中,㘰管会也成为长兴县圩区标准化建设的实施主体。

  目前,长兴已注册成立12个圩区管理服务中心,在人员配备、工作职责、工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完善,有效发挥基层组织自治治水、管水的职能。在河网密布的长兴大地上,由㘰管会维护管理的水利设施共有190余座,都发挥着突出的作用。2016年,莲花圩管委会还在长兴率先探索试行圩区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对圩区内排涝泵站、闸站等进行维护管理,定期开展检查维护。

  基层治水管水的效果也得到了实践验证。在抗击“海葵”“菲特”等台风袭击和2016年“6·20”洪水期间,㘰管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防汛防台功能,真正实现了“乡自为战”“村自为战”,最大限度减少了洪涝台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zjrb2017062800009v01b002.jpg

责任编辑: 洪慧敏

标签: 防汛抗洪;防汛;长兴县;堤坝;长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