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每天尝150个不同的梨他一口口品出最“圆满”的品种
2017年07月12日 06:03:35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黄莺 见习记者 叶思仪 通讯员 邵敏

0.jpg


  浙江在线7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莺 见习记者 叶思仪 通讯员 邵敏)盛夏,对于浙江,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开心的不仅是辛苦了一年的果农,浙江省农科院的水果专家面对挂果的研究基地也是一脸甜蜜。一年的种植、嫁接、管理之后,又到了检验各种杂交品种好坏的时候了,哪个品种要再观察、哪个可以保留、哪种缺乏应用价值要直接“咔嚓”,都将在这个时候做出记录和评判。

  靠什么判断?看树叶,知道树木对于锈病、黑斑病的抗病性如何;看裂果率;更重要的是口感,这要靠专家一口一口吃出来。

  专家们说,如果每天吃100多口相同的水果,连续吃上三个多月,真是会吃哭的,到最后都是凭着职业精神在吃了。记者昨天跟随省农科院梨育种课题组戴美松博士,一起经历“吃吃吃”的痛苦。

  蜜梨成熟时

  每天要尝150个不同的梨

  蜜梨成熟的夏季,在省农科院的杨渡基地,38岁的戴博士早上7点进入果园工作。所以,8点半,和戴老师汇合时,他已在杂交林巡视了1个多小时,“还好,今天还能吃。”戴博士说,他已经吃了大约100个梨,基本上每个梨咬上一口,“一天能巡视200~300棵梨树,大概得吃个150个。”

  在吃吃吃之前,先来科普一下,为什么专家非要当神农,亲自品尝这些果实?

  首先,这是育种的必备过程。“我们按照既定育种目标配置不同的杂交组合,培育杂交群体,就有了现在你所在的杂种圃,现在这里有3000多棵杂交后代,每一棵都是不同的。”戴博士说,进入结果期的杂交后代如果其性状表现严重偏离了育种目标,比如裂果太多,或者抗病性差,或者果子长得太丑,那么就直接上锯子,没有第二年了;如果部分达到了育种目标,那么就留着看第二年的表现,有时候可能品种很好,但是当年的天气原因不适合生长,“一般三年表现都很好,就可以把优选的单株拿到省内外的一些点去做区域试验。区试的过程至少要5年,如果表现好,那么可以去审请登记品种,说明这个品种有了推广的资格。”

  还没开始吃梨,就觉得农业专家真不容易,一个品种的育成至少要10年。

  那么不能用机器来判定酸甜苦涩度吗?

  用机器还得采摘,3000多棵树,每棵在成熟前、成熟、过熟三个时候至少都得来1次,工作量太大。另外,酸甜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果子长得美不美,用刀削皮看看果肉细腻不细腻,果肉有没有光泽,这些通通都在评判标准中,“所以,就直接吃吧,这样效率最高。挑出好的,可以再用机器检测。”戴博士说,他们经常摘了梨,就在衣服上擦一下,连皮啃一口,基本就能吃出这种梨的口感了,肉质够不够细腻,味道够不够好,梨肉是不是够爽脆,百般滋味都有了感觉。

  培育出好吃好看又有香味的梨

  博士的职业生涯就圆满了

  这一天,一个小时里,戴博士带着钱报记者吃梨,一开始还能当个美食家,对每一口吃下去的梨有个评价。

  比如,戴博士会说“第一口不错,越品越淡,没有后味”,“这个甜得不清爽,没有愉悦的感觉”,“这个果子的形状还算漂亮,就是肉质偏粗,还没完全松散下来,该炖2个时辰的肉,就只炖了1个时辰,再长一周可能好点”,“这个味还没完全上来,淡了点,淀粉还没完全转化成糖”……

  记者跟着他的节奏,开始还能有点文艺的感慨,“生活就像一个梨的杂种圃,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梨是什么味道。”

  慢慢地,嘴里各种甜味交织,就变成了为什么还要吃的询问。耐心的戴博士表示,没熟也要吃的,果子好不容易长出来,总要知道每个时期到底是什么味道,才能最终确定放弃它还是留下它。

  一个小时左右,边吃边聊,吃下了大约50个梨,见梨就觉得胃里沉甸甸的。“从6月底梨园开始有梨慢慢熟起来,一直到9月最后一批梨熟过了头,每天吃梨的任务才会结束。”

  吃吃吃,这样幸福的事情都变成了负担,怎么化解?

  戴老师捧着两个正在区域试验的梨,一脸幸福地说:“你看,这梨长得多美。你闻闻,浙江的梨都是没有香味的,我想能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培育出一种浙江出产的,吃起来很甜,果形圆润,还能像库尔勒香梨一样闻起来有梨香的梨,我就觉得圆满了。”

责任编辑: 周舸

标签: 品种;农科院;水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