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乐平)不久前闭幕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六个浙江”的具体目标,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要看到浙江的长处和优势,即体制机制灵活、民营经济发达、信息经济先行等。与此同时,也必须清新地认识到,与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沪苏皖相比,浙江在不少方面也存在差距,比如科技创新有待加强、高等教育资源支撑不足等。
长三角兄弟省市资源禀赋各异,发展各有所长。前不久,记者踏访合肥、南京、苏州、上海等长三角兄弟城市,领略了一番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见微知著,触类旁通。身处知识爆炸、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保持开放的胸怀、学习的态度、进取的精神,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上海外滩。 CFP
创新大手笔
如何面对加速兴起的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在国际经济之争中占得先机,是当代中国必须把握的时代命题,也是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答题。不久前,记者在长三角地区采访,兄弟省市在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7月初,位于合肥市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小太阳)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
合肥是除北京以外,国家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城市,也是继上海张江之后又一个国家批准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汇聚了一批中国最顶尖的研发机构和研究团队,有一些领域代表了全球一流水平。
“基础创新固然很重要,它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吗?或者说对产业转型升级有何裨益呢?”面对记者这个直白的问题,实验负责人笑了,他说,这是许多来此参观的人都会问到的一个问题。
这位科学家选择用历史故事来回答问题:英国依靠牛顿发现力学定律、法拉第发现电磁学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等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最早实现了工业化。美国借助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贝尔发明商用电话、肖克莱发明半导体等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一个事实是,创新能力整体不强、科技水平总体不高成为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未来我们面临的可能是全局性战略被动,错过的可能是整整一个时代。”
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依靠原始创新引领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这是许多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践行的发展战略。
南京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培育未来网络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底,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组织建设我国通信和信息领域唯一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界限日趋模糊,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越来越紧密。且看兄弟省市的大动作:江苏大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未来网络实验室设施、纳米真空互联试验站等国家科技平台建设;上海全面启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建成光源工程二期、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反观浙江,浙江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侧重于周期较短、见效较快的应用端创新,而对基础设施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也不足。
去年,浙江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补齐科技创新“第一短板”。刚刚闭幕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已指明了方向:浙江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战场,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使创新真正成为浙江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色。
苏州圆融时代广场。 CFP
开放新路径
苏州工业园区,很容易把它想象成一个厂房,烟囱集聚地!实地踏访之后,记者的固有印象被彻底颠覆了。
这里有邻里中心,有苏州鸟巢,有摩天轮公园,有金鸡湖,有李公堤,有独墅湖,有双语主持婚礼的教堂,有地铁,有高铁,有公私立医院,有高教园,道路宽广,环境优美,产业发展与居住环境协调……
走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仁爱路上,但见长不足千米的马路两旁,云集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名校。这些学校之间没有围墙,行走其中,稍不留意就会从一所学校走到另一所学校。在这里,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29所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比邻而居;冷泉港亚洲、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近250个研发机构和平台蓄能聚力;3500家高科技企业蓬勃生长。这些要素汇聚在一起,成功“催化”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因而,有人称之为,苏州工业园区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
这个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正是开放合作的产物。园区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项目,建设20多年来,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
苏浙同为经济大省,而发展模式和路径各有不同。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的江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企在江苏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苏州在内的一个个外商投资高地崛起,也见证了江苏的工业化进程。
开放是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法宝。尤其是上海,开放是上海最鲜明的气质,也是上海的最大优势。在以“海纳百川”为核心的城市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下,上海在一次次对外开放的大潮中踏浪而行、乘风起航,由一百多年前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开放发展,浙江最突出的区位优势,就是地处“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交汇地带,也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相互融合的交汇地带。发挥这个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就需要拓展开放视野,打通对内对外开放的联通经脉,构筑对内对外开放的高效机制。
开放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新路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首次提出“突出开放强省,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明确以“一带一路”建设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
改革强刺激
外高桥,3年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梦开始的地方。如今,在外高桥森兰国际——自贸试验区成立后外高桥建造的首幢5A甲级写字楼,从落地窗往外望去,蜿蜒的森兰湖旁绿意盎然,建设中的外高桥国际贸易城已经初现雏形。
第一次踏上这片改革的热土,记者的心跳都变快了!一组数字让人深有触动:3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新注册企业已达4万家,比过去20多年总和还要多!
若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影响,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它让“负面清单”这个原本生僻、专业的词变得几乎妇孺皆知。
实际上,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初,即开展了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这枚“棋子”一下出,其结果远远超出狭义的投资管理。负面清单很快成为自贸区经济活动中“法无禁止皆可为”这一理念的形象载体,进而扩展到行政管理体制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
这一理念和浙江正在开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何其相似!浙江省领导曾表示,这项改革是浙江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再深化再推进,是新阶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浙江继续创造和保持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
改革的目标是宏大的,落点是实在的。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最近的案例:跨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借助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改备案,让公司新产品上市时间缩短近3个月,企业对研发及科技创新的投入热情进一步激发。
改革是深刺激,改革是强刺激——从2013年9月至今年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4.5万户,其中新设外资企业8300多户,占比18.4%。
今年上半年,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新一轮建设启动,自贸试验区全面进入3.0时代。不久前,相关部门发布《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2017年版)》,成为全国首张按照国际惯例编制的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国家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自贸试验区的关键是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决不能成为优惠政策的洼地;上海自贸试验区式苗圃,不是盆景,制度成果都必须可以复制。”谈及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3年多的体会,上海自贸试验区一位负责人用“三是三不是”给予总结。
而关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意义,记者曾在一个场合听上海市领导如此阐述:“要使试验区形成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刚满百日的浙江自贸区是浙江乃至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探索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和贸易便利自由化,是浙江自贸区的首要任务。对于浙江自贸区这个新生儿而言,上海老大哥的经验或许是,唯有永不停步的制度创新才有可能持续不断地激发发展的活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