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灶具是居民家中的必备用品,而和灶具配套使用的,不是液化石油气就是管道天然气。但是,由于这两种燃料本身具有易燃易爆属性,使用若不当会引发火灾。在高温持续的夏季,使用燃气更要多加注意。
燃气泄漏引发“轰燃”
我们先来看一个杭州消防部门和杭州市燃气集团曾联合开展过的一次燃气泄漏的实验。
在空地中央,实验人员临时搭建了一座小木屋。木屋并不大,占地约4平方米,高度1.7米,三面都有窗,一面开了一扇门。屋内摆放了一台燃气灶。
实验开始。实验人员模拟煤气软管出现一个漏洞,发生煤气泄漏。20分钟后,周边的煤气浓度已经可以闻到,实验人员随后点火。很快,整个房子发生了爆炸。
通过内设的摄像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爆炸发生的一瞬间:整个屋内突然蹿起明火,而火焰升腾的瞬间,一股巨大的冲击力将木屋顶起半米多高,并将玻璃全部震碎,一扇窗户被震落,一面墙体也被震裂,大约6秒后才恢复平静。
几分钟后,实验人员慢慢靠近木屋,发现原本在里面准备的可燃物已经被烧个精光。
这就是“轰燃”,除了产生火焰外,它还会在瞬间产生气流冲击波。看看被震碎的木墙,就知道这股冲击波的力量有多么可怕!
实验人员说,这就是大多数燃气泄漏引发火灾时的场景,若屋内有其他可燃物,则整个房屋都将付之一炬,而关键问题就出在燃气瓶上。
据杭州百江燃气有限公司安全主管介绍,杭州主城区目前约有16万瓶装燃气用户。事实上,高层建筑(7层以上)住户不能使用液化石油气瓶,只能使用管道燃气。
夏季高温 “用气”更要多加注意
消防人员提醒,燃气泄漏是引发爆炸的重要原因。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气瓶规格都是14.5公斤的,通过减压阀出来的气体为每小时0.6立方米,一个10平方米的厨房,单从减压阀里泄漏,起码需要40多分钟才会达到最初的气体爆炸条件。
高温天气下,尤其要注意燃气使用安全,警惕“燃气杀手”乘虚而入。比如,夏季气温高,环境温度60℃便是“临界红线”。随着温度的升高,瓶里的压力会剧增。同时,高温会容易使燃气软管接口出现老化、松动现象。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在太阳底下暴晒。而钢瓶倒卧燃烧,也是发生爆炸的重要诱因。若钢瓶站立着,火焰向外喷射,钢瓶受热辐射的影响很小,若倒卧于水泥、柏油、石板等具有“蓄热”作用的地坪上,则燃烧大约4分钟后,就有可能爆炸。
此外,非法使用“黑燃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消防人员提醒,非法燃气供应商会使用更为廉价的电焊皮管,这种皮管会被液化石油气逐渐腐蚀,从而导致泄漏。
橡胶软管3个月检查一次 2—3年需要更换一次
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定,燃气钢瓶的使用年限一般在15年左右。使用期间,要特别注意这几件事:
第一,橡胶软管和金属气管连接处紧固不牢,扎丝松动或者脱落;橡胶软管老化后在接口处断裂等等。
处理方法:更换扎丝或橡胶软管。要注意的是,橡胶软管一定要套入金属气管1厘米以上,最好扎两圈。如果新买的橡胶软管较紧,可用热水烫软后再套上去。
第二,连接口处的橡胶垫圈破裂或者移位。
检测方法:用肥皂水或者餐具洗涤精涂抹在各个接头处检查,冒泡的地方就是漏气的地方。
消防人员提醒,橡胶软管每隔3个月就要检查一次,2—3年更换一次;各个接头处每半年要用肥皂水检查一次,检查后要擦拭干净,避免肥皂水腐蚀金属部件,引起橡胶密封件老化;橡胶密封垫应该3年更换一次。只有经常检查,才能避免危险发生。
市民如遇家中煤气泄漏,在不启动电气设备和明火的情况下,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如果燃气已经燃烧,应该立刻完全撤离现场,并拨打电话报警。
(部分内容综合自钱江晚报、杭州日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