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绍兴法院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审判情况白皮书,并公布了五大典型案例。自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绍兴两级法院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216件,判决罪犯1007人,涉及被害人3862人,涉案金额达4亿余元。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上半年审结62件
自2014年以来,我市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市两级法院2014年审结28件,2015年审结42件,2016年审结84件,较2015年同比上升100%,2017年1-6月审结62件,与2016年同期相比上升47.62%。其中越城区一直是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区,占全市案发总量的35.65%,且每一年度案发量均居各县市区之首。
新型骗局层出不穷,案件数量持续上升。据了解,这些案件的被告人绝大多数来自于市外、省外甚至国外,而被害人也往往散布全国各个省市。
被告人呈年轻化趋势,不乏高学历者
由于电信网络诈骗尤其是网络诈骗属于新类型的案件,被告人年轻化的趋势较之于其他犯罪更为突出。
我市自2014年以来至今审结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据显示,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被告人共469人,1990-1999年出生的被告人共444人,80后、90后占总被告人人数的90.67%。
学历呈现两极分化是此类案件被告人的另一显著特征。据了解,以发短信、打电话的方式进行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学历较低,初中以下学历占比60.84%;通过网络实施诈骗犯罪的案件,高学历者较为集中,大学(或大专)以上学历占比27.79%,而在网络投资平台类诈骗犯罪中,几乎都是大学(或大专)以上学历。
十大骗术,“虚假广告、信息”位列榜首
2016年3月至4月间,被害人阮某、徐某先后接到号码为95588(工商银行客服热线)的短信:“您账户已满5000积分,可兑换5%的现金,请登入手机网www.95588.av.com
查询兑换,逾期失效。”二人点击进入网址,按照提示进行操作,结果分别被骗取人民币5000元、4935元。
其实,那是被告人张某通过车载信号发射器等设备冒用95588的号码向移动用户发送的诈骗短信。相对于陌生号码,冒用客服热线进行诈骗对疏于防范的被害人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
市中院经过对审结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揭穿”电信网络诈骗最常用的“十大骗术”,其中“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位列榜首,包括虚假兼职招聘、网络招嫖、赌博、彩票、中奖、贷款、出售等各种名目的虚假信息。“网络投资、理财”名列常见伎俩第二位,其中又以假冒现货、准现货、期货投资平台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冒充银行、通信等从业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熟人,虚假征婚、交友,出售考试真题、代写论文,重金求子,申领补助救济等手段。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