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吕玥)7月18日下午2时许,冒着近40℃高温,省政协民主监督组的委员和11个设区市省政协委员联络组成员,已经早早来到省政协办公大楼一号会议室,专题听取省编办等9个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关于做好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工作情况的介绍,并着手准备下一阶段监督的有关工作。
始于省党代会后的这一次省政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正以抓铁有痕的姿态日趋深入。6月16日省党代会闭幕的当天下午,为全力服务助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狠抓改革措施落地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省政协党组(扩大)会议迅即研究决定,专门组织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落实情况专项集体民主监督。随后主席会议专门审议通过了实施方案。
7月的第一个工作日,省政协主席、各位副主席就分别带领有关专委会及所联系界别活动组的委员率先出发,分赴11个设区市开展集中行动,通过现场查访、跟踪暗访、随机走访、小型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如火七月,挡不住如火的热情。从厚厚一沓集中行动情况报告中,我们看到这一被誉为“钉钉子”抓落实重要一锤的省政协民主监督,着实敲出了火花。在民主监督探索实践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政协,此次针对“最多跑一次”改革怎么监督,督出了什么问题,接下去又有什么动作?记者对此进行采访了解。
现场查访418个服务窗口
监督就要真监督
通过暗访进行监督,对省政协委员张飞联来说已是驾轻就熟。
7月3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及所联系的界别活动组委员赴金华市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集体民主监督集中行动。在金华某高速公路出口,监督组成员就默契地兵分两路,一路明察、一路暗访。
“来的路上我们就做好了分工。”张飞联告诉记者,多次参加省政协民主监督,大家已经探索出了一系列灵活多样、更接地气、更具实效的监督方式。
“比如,开展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设路线、不用陪同的随机暗访,深入决策落实的末端发现问题。”张飞联介绍,随后她和另两名省政协委员便自行驾驶浙G牌照的私家车,以普通办事人员的身份走访东阳、义乌等地的行政服务中心等。
监督就要真监督。听得懂当地方言的张飞联直接“混”进排队者中,听办事群众“倒苦水”。“前一天都已经来过了,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说方案还要商量讨论,今天又得跑一趟。”这一情况随即得到佐证,有工作人员出来耐心解释:“我们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刚刚补充进来,不好意思。”张飞联把这些情况都一一记录在册,她亲身感受到,工作人员熟悉业务流程对提升服务效率至为关键。
到窗口去,到群众办事的一线去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几乎同一时间段,在衢州某行政服务中心,省政协委员余健尔以普通办事群众的身份取到当天下午的第43号排队票,准备办理相关事项。
不过整个等待过程,让余健尔感叹实在太长。“当时我取号的时间是下午3时05分,等到下午4时20分时显示才叫到22号,等了1个多小时,才办理了一半的人数。”
“‘最多跑一次’改革没有现成经验模式可借鉴,且实施时间尚短,很多工作还处在边推进、边探索、边完善、边提升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委员们在监督调研中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狠抓“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的落实,改革成效日益突出,社会各界真诚点赞,但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群众、企业和具体政府部门对我省地方标准明确的“一件事”理解不同,信息发布不统一,办事规范不统一;各部门对掌握的数据条块分割,内部运作仍多网并存,信息重复输入、多次录入时有发生,政务服务网操作复杂,人性化设计不够,还有很多不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尚未真正实现“全程流转”,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对改革举措的宣传不到位,指导办事的方式方法不够通俗易懂、管用有效等。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严实作风。据统计,在7月初的这次集中行动中,省政协11个监督调研组轻车简从,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共现场查访了38个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36个镇(街)村(社)便民服务中心、418个服务窗口,跟踪暗访了90余件具体审批事项,随机走访了58家企业和341名群众,召开了35次小型座谈会,广泛征询意见建议,聚焦难点,真推实督。
63位专家型委员精准助力
意见点到要害处
对于很多政协委员来说,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问题还是怎样把意见点到要害处、建议提到点子上。
记者了解到,此次民主监督集中行动共有63名省政协委员参与其中,他们几乎都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型、学者型人才,这也让省政协的民主监督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省政协常委、提案委主任刘希平就是其中之一。他历任省统计局局长、丽水市市长、省教育厅厅长,熟知政府部门多方面工作。
“不仅是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更深层次的要深化审批和办事制度改革。”刘希平告诉记者,赴湖州调研期间,大家通过3天的认真走访、座谈交流,确实看到和听到了改革措施在基层落实过程中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
在德清县行政服务中心走访期间,熟悉教育工作的刘希平特地走到教育窗口了解其具体办事事项。在他看来,虽然“最多跑一次”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要办理的事项还是太多,还需强化改革意识,着眼于简政放权,把更多管理由事前把关转为事中、事后监管。
信息不共享、信息孤岛现象比较突出,则是刘希平的另一个深刻感受。他建议,选择和企业、群众办事关联较大的重点部门和系统,加强联动,深入研究和解决信息孤岛难题,争取最大程度提高信息数据的共享性。
就在刘希平从民生角度深挖“最多跑一次”改革存在的短板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的同时,身为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的余健尔则从企业角度捕捉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比如,审批流程仍待精简,不少企业主反映,投资项目安评、能评、环评等一套“规定动作”下来,往往需要3个月至5个月时间,如果涉及到用地指标,审批时间会更长;再比如数据共享还未打通,有企业反映,同一企业同一厂房办理不同项目,由于数据不共享,导致每个项目审批事项都需重复提供相关资料……
不仅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而且言之有策、言之有度。而这些,都与政协人才荟萃的特点密不可分。比如,经济委在开展民主监督集中行动时,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在基层落实情况与省政协“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重点履职课题相结合,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角度,共召开座谈会6场,听取发改委、经信、工商等部门和29家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的建议。
检验实效不是简单看数字
最终要看获得感
记者了解到,11个监督调研组在集中行动后都各自形成了情况报告,最后总结提炼四大方面具体意见建议。那么这些梳理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又怎样落地落实?
事实上,省委、省政府与省政协民主监督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套良性互动机制。省政协报送的专项集体民主监督集中行动综合情况报告,已经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并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7月18日,省编办、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数据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专题汇报各部门“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展情况,也回应了情况报告中提及的改革进程中的有关问题。
“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已覆盖80%以上的权力事项和年办件量”“加快推进企业投资核准类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6月底实现了除负面清单外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省级部门‘最多跑一次’”“省工商局94%的办事事项已经实现‘最多跑一次’”“涉及兄弟单位的信息,主动对接共享数据,如将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与省内相关银行对接”……各部门直面问题,明确时间表责任状,全面推进事项梳理、流程再造、系统对接、信息共享等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委员们看到,在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中, “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正日臻完善。不过在他们看来,检验“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落实的实际效果,不是简单地看数字,而要看群众和企业的真实评价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新城控股瑞安城市公司总经理徐建波,已经深刻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在这次监督中,徐建波告诉深入企业访谈的政协委员,“新城控股在瑞安投资的吾悦广场项目从去年7月21日落地到9月17日开工,只用了34个工作日,在我们公司全国130多个在建已建项目中审批速度是最快的。”这让他对浙江这块创业热土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的过程中,民主监督将一直在路上。记者从省政协了解到,省政协4个监督组和11个设区市省政协委员联络组日前又再次启程,将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工作持续深化开展到年底。相信在政协委员的专注用心敲打之下,民主监督将迸发出更多火花。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