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川村
浙江在线8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国瑞)古今能成事者,莫不讲究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区域发展,尤为如此。
改革开放之初,温州抓住全国探索市场经济的契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闯出了“小产品、大市场”的“温州模式”;本世纪初以来,把准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脉搏,杭州放开政策鼓励创新,成就了如今的“电子商务之城”“智慧城市”;在绿色发展、生活方式潮涌之时,浙江无数村庄看准时机,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美丽经济的鲜活样本。
如今,文成投巨资再造环境,为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发展全域旅游奠定基础,同样是把握时机、蓄势待飞。
观察这个山区县为跨越发展所做的努力,及其决策背后的逻辑,可为更多正在谋划发展的地方,提供借鉴样本。
审时度势谋发展,前提是对自身优势、劣势有清醒的认知。
在文成采访的数天时间里,记者与县乡干部座谈,与镇村干部聊天,听到最多的,就是他们对当前县域发展的基本判断: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短板在交通。
可以说,这是文成人在长期发展中得到的体会,也是在全省范围内对比优劣得出的结论。在优势与短板间寻找机遇,才能科学地找到出路:全力发展旅游。地处浙南山区,肩负着水源地保护的重任,文成的一产、二产发展严重受限,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地保有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指引下,绿色发展成为当地的不二选择。
审时度势谋发展,关键要找准“窗口期”。
“钗于奁中待时飞”,抓住了“时”,就可以汇聚各类要素资源,进而做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反之就将陷入“一步慢、步步慢”的困境。文成判断这个时机,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当前的最大短板,也就是说交通短板补上之时,就是发展时机来临之日。按照交通建设规划,这个“窗口期”,大约是三到五年。
审时度势谋发展,还要懂得“蓄势而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既然找准了方向,算好了“窗口期”,那么,如何尽最大能力做好准备,积蓄尽可能多的发展动能,就成了能否取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环。
如今文成正在加紧推进的全域旅游化环境再造,本质上就是在“蓄势”。未来的全域旅游会缺什么,现在就赶紧补什么;未来的旅游业会往什么方向发展,现在就赶紧布局起来。
当然,为“蓄势”做的很多努力,眼前可能看不出成效、算不上政绩,能否从长远考虑,不忘初心、不计得失,考验的是执政者的定力、眼界、胸襟,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格局。
在文成,也有一些基层干部向记者抱怨说,有些村民不理解,“觉得我们在做面子工程”。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基层干部并不气馁,不厌其烦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尽最大可能凝聚共识——这种共识,无疑会成为跨越发展最蓬勃的动力源泉。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这是我省对当前发展机遇和趋势作出的科学判断。
蓝图已经铺开,机遇就在眼前。各地正宜冷静分析、及早谋划,才能在新时期、新机遇面前,实现跨越发展、谋得一席之地,不要等到他人“一飞冲天”之时,“直待凌云始道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