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八一特刊|搏击长空 砺剑高原
2017年08月01日 12:56:14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许梅 王志浩 通讯员 廖启荣 王博仟

  浙江在线8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许梅 王志浩 通讯员 廖启荣 王博仟)7月底的杭州,日日高温,酷暑难耐,但天空却碧蓝如洗,纯净到连一丝云彩都没有。

  那是张志龙和黄海涛最喜爱的颜色。

  战鹰蓝天展翼

  烈日当头。走出机舱,摘掉头盔,脱下墨绿色的抗荷服,黄海涛和张志龙这两位空军“双料王牌飞行员”,跟记者说起了他们翱翔蓝天的那些“闪亮日子”。

  千里奔袭出征雪域高原

  黄海涛和张志龙,同是空军驻杭某部飞行二大队的飞行员。空军驻杭某部是一支传承英雄血脉和拥有光辉业绩的空中铁军,其前身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著名侦察英雄刘红娃等生前所在部队,不仅参加过多项重大作战任务,还代表空军航空兵远赴俄罗斯参加过联合军演和国际竞赛。飞行二大队更是在1996年7月就被授予“先锋强击大队”荣誉称号。

  黄海涛

  张志龙

  英雄血脉的传承和发展,让黄海涛和张志龙在这里从一名飞行新兵成长为优秀的飞行员:黄海涛是一级飞行员,曾荣立三等功3次,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他,已是一位有着近20年飞行经历的“老飞”;张志龙是特级飞行员,首届空军“金飞镖”荣誉的获得者,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同为“空军飞行人员银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同是驾战鹰翱翔蓝天的王牌飞行员,黄海涛和张志龙经常同机搭档、并肩战斗。

  战鹰整装待发

  去年,他们驾战机奔赴西藏参加重要演训,砺剑雪域高原,两人共同挑战完成多个空军历史上的“第一次”。

  “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去年7月底8月初,我们正在喜马拉雅山脚下跟各种高原反应抗争。”说起去年进藏的惊心动魄,黄海涛记忆犹新。

  去年7月下旬,黄海涛和张志龙接令出征雪域高原,参加一次重要的演习训练。虽说飞行员的身体素质都是千里挑一,但两人心中还是忐忑难安:紧张激烈的演训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进行,这对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将是极大的考验;同时,在高原上实弹发射某型精确制导武器,他们驾驶的该型战机尚没有成功的经验,这次,能成功吗?

  7月底,驾驶“飞豹”战机奔袭数千公里后,他们顺利飞抵喜马拉雅山脚下。走出机舱的那一刻,他们就感觉到了高原的挑战:盛夏时节,高原含氧量大约只有内地的60%,人稍作运动甚至走几步路就会气喘吁吁,头疼、气喘、胸闷,有时甚至半夜憋醒……“以前听说高原军人‘躺着也是作奉献’,到高原后,我们才真正理解。”

  面对种种高原反应,黄海涛和张志龙选择通过强化体能训练来克服身体的不适,甚至“实在不行就抽支烟提提劲”。

  开创了两个“空军首次”

  绘制低空攻击航线,研究突防动作和战术战法,详尽计算该地区最佳弹道系数……饿了,他们就在战术研究室里扒几口;困了累了,就趴在飞行计划纸上打个盹。

  去年8月19日,雪域高原剑拔弩张,演训活动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拉开序幕。最终,经过搜索、发射、修正、甄别、锁定……黄海涛和张志龙在演训中精准摧毁目标,“首发命中”载入史册,实现了该型战机在雪域高原成功发射某型精确制导武器的第一次!

  战鹰吐出火舌

  初战告捷,他们又向“双发齐投”的更高难课目发起挑战!

  张志龙说,一般情况下,战机携带一枚弹药,机内前后舱两名飞行员一名“主飞”,另一名“主射”;而“双发齐投”则是指战机携带两枚弹药,两名飞行员各操纵一枚,一起投射。在短短数秒内,两人要同步完成飞机操纵、目标捕控、协同发射等一连串动作,这难度,比双人高台跳水还要高得多!

  同时,对战机来说,携带两枚制导武器,一下子增加数百公斤的负重,在氧气稀薄的条件下,战机能否顺利起飞也是极大考验。

  难归难,但黄海涛、张志龙明白,现代战争中,“双发齐投”能增加毁伤效果和概率,给敌致命打击,其效用相当于“一剑封喉”,在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了“一剑封喉”,他们反复比对、演练,历年实弹打击视频也被他们找来一帧一帧地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后来的演训中,他们投射的两枚精确制导武器再次精准命中目标,实现了雪域高原首次“双发齐投”的成功。

  双机编队翱翔蓝天

  两个“空军首次”,黄海涛和张志龙没有辜负战友们的期望;而他们的西藏之行,也填补了该型战机、该型弹药在雪域高原实战化训练的空白。

  放下小家的牵挂

  品尝着胜利的喜悦,放下临战的紧张兴奋和战后的疲惫,黄海涛、张志龙归心似箭。这时已是8月底,黄海涛惦记怀着二宝的妻子,随着预产期临近,岳母来帮忙照顾,不料老人家不慎摔伤骨折,结果是挺着大肚子的妻子每天照顾摔伤的岳母;张志龙的女儿“幼升小”马上要开学,妻子为了接送方便在学校边租了间房子,正等着他回来搬家。

  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归杭时,新的更大考验不期而遇——一项级别更高、规模更大、要素更全、实施更难的实战化演训活动,再次落到二人的肩膀上。

  再次“临战”,两人同时感到措手不及。任务和家事挤到了一起,他们都犯了难。而且,前一项任务中的突出表现,尤其是实弹打击非常精准,让各级对他们抱有极大的期望值,后方的战友们更是翘首以待,企盼他俩再传捷报。

  那天,他俩面对面坐了许久,谁也没说话。黄海涛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张志龙一杯接一杯地喝水……

  黄海涛(左)、张志龙(右)正在进行研究

  是小家的顶梁柱,更是任务的排头兵。千里之外,电话安顿好家里,收拾心情,两人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新一轮的备战,并针对复杂的靶场悉心准备了多套预案,终于在雅鲁藏布江畔一举精准捕控、摧毁目标,实现雪域高原驻训以来的“8发全中”。

  这一幕,得到全程视频观摩的上级首长的高度赞扬:“看到飞行员打成这样,我就放心了!”

  抓不住的“飞人”老爸

  张志龙和黄海涛的家,都已安在杭州。虽然家和驻地同在一城,但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

  作为战机飞行员,张志龙和黄海涛是名副其实的“飞人”:一年365天,他们在杭州的时间,常常不到三分之一。而即使是在杭州,他们也几乎每天都要守在驻地,进行训练或执行任务。

  黄海涛说,这段时间杭州晴热高温,天天40℃以上,但对飞行训练来说却是黄金季,所以这段日子他们的飞行训练和天气一样如火如荼。

  七八月也恰巧是孩子们放暑假、期待着全家出游的日子,但作为飞行员,几乎每年的暑假,两位爸爸都缺席。

  张志龙打开手机微信,他妻子这几天正带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在西安看兵马俑,“年年等我都没戏,今年她提前和亲戚‘组团’,旅途中也好有个照应”。

  “三年没带孩子出去旅游过了。”黄海涛苦笑着摇头,不仅是暑假不能陪家人孩子,节假日他们也都要战备值班,他和家人许下的去海南过年的承诺,拖了一年又一年。为了这,黄海涛的儿子常说他是“飞人”老爸,想抓也抓不住。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好丈夫、好爸爸。难得回家的时候,黄海涛会下厨烧饭,积极地接送儿子上学、放学,“虽然家离学校只有几百米,但每次儿子听说我接送,都一蹦三尺高”。

  对付“飞人”老爸,聪明的孩子们想尽了办法。黄海涛说,儿子每当奥数题做不出来时,就会用手机把题目拍照片给他,发微信求助。张志龙的女儿也一样,有时晚上微信视频聊天的铃声一响,张志龙就知道十有八九是女儿来电问题目,刚上一年级的她,也已经学会用微信视频让爸爸现场指导,但当老爸在视频里让她自己再读一遍题时,她竟然不用教就会了,“其实,她就是想听听老爸的声音,跟老爸讲几句话……”

责任编辑: 杨静涛

标签: 高温;杭州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