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今天杭州市委书记一口气提了六个问题 这是为何?
2017年08月01日 18:07:51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袁华明

  浙江在线8月1日讯 今天,杭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召开,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的报告中,总结成绩简短精炼,却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对“保持清醒头脑,找准建设一流城市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在这次会议上,赵一德一口气提出了六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赵一德说,站上新的发展起点,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对照“以一流状态建设一流城市”的明确要求,对照兄弟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对照全市人民的美好期待,大家都要静下心来,细细想一想,好好问一问,深入找一找,我们有没有时刻保持一流状态,杭州离一流城市还有多远?

  杭州市委书记问了啥

  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的“六问杭州”都问了哪些问题?

1.png

  △在今日的杭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

  一、奋勇争先的进取意识有没有达到一流?一个城市要争创一流,必须要有永不满足的进取意识。

  二、统筹谋划的理念思路有没有达到一流?没有一流的理念,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赢得发展的领先。

  三、敢闯敢试的改革劲头有没有达到一流?没有改革,就没有杭州的今天,更没有杭州的明天。

  四、担当负责的实干精神有没有达到一流?总的看,杭州干部精神状态是好的。

  五、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能力有没有达到一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高端创新平台的支撑,离不开创新资源的集聚。

  六、城市治理的能力有没有达到一流?推动城市治理方式转型、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是建设一流城市的必然要求。

  赵一德书记的六问中,每个问题还都有三个小问题,其实是“十八问”。比如,在问到奋勇争先意识是追问有没有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窠臼?有没有始终保持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有没有始终保持积极作为的主动性?再比如,在谈到统筹谋划时追问历史责任感强不强?践行新发展理念到不到位?谋划发展的视野宽不宽?

  还有哪些城市自省过

  杭州不是第一个自我发问的城市,本世纪以来还有几次“著名”的“城市自省”。

  2002年11月16日,28岁的呙中校以“我为伊狂”为网名,分别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上贴出了长达1.8万字的《深圳,你被谁抛弃》。这篇文章恰如一枚深水炸弹,引爆了一座城市的集体情绪,不仅从网上波及到民间,连政府官员开会的时候都在谈论它。

  这篇“深圳之问”当年曾一度成为全国性话题,最后深圳市委主要领导出面约见作者,坦诚交换看法,也受到舆论的肯定。

2.png

  △义务国际商贸城

  2008年,义乌市委召开千人大会,当时“十问义乌”的思想大讨论在浙江轰动一时。

  当年2月,义乌市委提出十大问题:一问义乌未来,发展蓝图如何绘就?二问义乌市场,能否强者恒强?三问义乌城市,离真正的国际化有多远?四问义乌制造,转型升级怎么走?五问义乌服务业,成长空间究竟有多大?六问义乌新农村,怎样实现再突破?七问义乌环境,何时再创体制新优势?八问义乌百姓,如何共享发展新成果?九问义乌高地,怎样引得凤凰来?十问义乌胸怀,如何实现区域合作共赢?

  相对而言,义乌的“十问”较为具体,这也和作为这个城市的能级相匹配。

  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在发展中提出了不足。无论是几问,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问题导向”。

  上周,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

  “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看来每一个城市都该问一问。

  自我发问应是常态

  有问题、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问题面前无动于衷,在差距面前无所作为。

  涌金君觉得,一个地方的党委政府,自我发问是补齐各项短板的必修课,应成为常态。

  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补短板"观念深入人心。

3.png

  △“补短板”是一个城市不断提升的前提

  相对的短板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在不断补短板的过程中,总体上都提升了,但某些方面仍会是相对的短板。

  就杭州而言,也并非完美之城。2015年杭州迈入“万亿元GDP俱乐部”,2016年成功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不少城市都到杭州学习考察,大家听到的表扬声、赞誉声多了,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想法或多或少有所表现,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这是十分危险的。

4.png

  △杭州城市阳台风貌

  比如,杭州今年上半年的个别发展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名靠后,尽管有基数大的因素,但这种新常态下,如何实现跨越增长、持续中高速度、中高质量增长,应是杭州思考的问题。

5.png

  △2017年上半年我省以及各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情况

  再比如,杭州存在信息经济结构偏软、高等教育相对滞后、综合交通体系无缝对接不够、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不足,这些方面也需要逐步加强。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一座城市也应当如此,唯有如此,才能不断补强短板。

  每一个城市都该经常问问自己。古人说“静坐常思己过”,每个城市该常思不足、常补短板。

责任编辑: 周舸

标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