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赤寿乡黄山头村的传统村落。 拍友 孙丽雅 摄
浙江在线8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晓义 雷晓云 县委报道组 孙丽雅)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瓯江上游,崇山峻岭中隐藏着一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小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
这里,有71个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还有30多个古村落正在积极申报。这座小城拥有的传统村落数量,仅次于贵州省黎平县,是长三角拥有传统村落最多的一个县域。
刚刚开通了直升机低空旅游的丽水市,正以全新的形象展示浙江“大花园”的美丽。
从空中俯瞰松阳,郁郁葱葱的山峦中,一座座若隐若现的黄泥房闪耀着油画般的光泽,让人惊叹,令人神往。
浙南小城松阳今天的魅力,得益于当地近几年对传统村落全力以赴的保护利用。
与时间来场赛跑
在松阳,可以品味浙南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片14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广袤的植被覆盖了全县四分之三的面积,而历经数百年留存下来的黄泥建筑和乡村民俗,更是这片土地上的瑰宝,历经风雨愈发显露出璀璨的光芒。
从以下几个名头,就能窥见松阳在全国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地位:全国两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之一、全国唯一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全国唯一的拯救老屋行动整体推进试点县……
据学术文章《把根留住: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危与机》所载,目前全国保存的传统村落大概还剩下2000多座,而在2005年这个数字是约5000座。抢救传统村落,松阳必须与时间赛跑。
打破常规,松阳专门成立了县名城古村老屋保护发展领导小组。今年以来,全县培训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等工匠600多人,专事老屋修缮。许多改种香菇或外出打零工的手艺人重拾老手艺,光荣和自豪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目前,松阳处于修缮状态的老屋有94栋。每周,关于维修的进展都有一个报表。到今年底,列入计划的老屋将全部完成修缮,已经持续3年的232座宗祠修缮工程将全部完工。
难能可贵的是,松阳还努力重拾千年农耕文化,让传统村落再现生机。行走在群山之中,不经意间,你会在樟溪乡兴村偶遇一间以红糖制作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或者在海拔820米的叶村乡岱头村参加一场插秧节,感受当地浓浓的风土人情。
民俗,让传统村落的复兴有了更多文化支撑。一年初始,松阳就会公布全年的民俗活动表,一年下来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动竟有50多种、153场。
因为松阳的努力,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分别将松阳列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试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境内外赴松阳参加保护传统村落活动的专家学者不下600人。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松阳汲取了更多力量,开始发力冲刺。
拿出绣花的功夫
传统村落里的每一间黄泥房都饱经风霜,不少已经破败不堪,如何修旧如旧,如何活态利用,“活”到什么程度,松阳有自己的尺度。
四都乡的平田村,有一间叫“云上平田”的民宿,民宿的主人是村里老支书江根法。曾几何时,村里一间接一间黄泥房荒废,让他心痛不已。他租来15间黄泥房进行整体改造,每个房间的窗户外,设计一个两平方米的露台,让住客能享受山野之美。但有关部门认为露台的设计与房屋原来的整体风貌不符,破坏了这片建筑的远观效果。这些露台后来都被取消。
保护传统村落,松阳拿出了绣花的功夫,精雕细琢,力求不给古村落带来一丝一毫伤害。
31岁的项颖颖看中了界首村一处名叫“卓庐”的农家合院,已有90年历史。她很快从银行辞职,筹资将这个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工程快结束时,几个大阳台却被认为破坏了老宅的原有风貌,必须拆除。
“哭了三天三夜。”她说,流过眼泪后,还是理解了当地政府的良苦用心:古色古香的民宅更能凸显民宿的味道。县里还请王维仁等知名设计师从整体和细节上给予指导。如今,这家6月开业的民宿,已经赢得了众多游客的喜爱。
保护传统村落,松阳对整村风貌的维护也甚为考究。三都乡杨家堂村,30多栋土木结构的清代民居错落有致,整村格局十分讲究。村中随处可见猪栏、牛棚、鸡舍……这些农耕时代的印记虽已不具实际功能,但都被保留了下来,让人能触摸过往的光阴。
大型停车场一律不建,能用石子铺地的绝不浇筑水泥;一个村的民宿总量要控制,不能建太多;有些地方,路灯不能太亮,别妨碍看星星……松阳以绣花的功夫全面提升保护传统村落的水平,让许多到访者心生敬意。
古村落的新生活
松阳选择有情怀的工商资本进入传统村落开发民宿、从事古法农耕等,让传统村落真正“活起来”。“云端觅境”的投资者是在杭州从事建筑设计的沈军明,他来到西坑村,租下了几栋老房子改造成民宿,今年6月一开业就吸引了不少上海等地的游客。像这样的民宿,西坑村还有“过云山居”等六七家,住宿常常需要预约。一个几年前还落寞荒芜的小山村,就因为老屋的活态利用而热闹了起来。
本地村民也因此受益。“云端觅境”的直接受益人就是房屋的主人丁永长,他以房屋未来20年的租金收入入股了这家民宿,享受可以预见的分红。
村民章春娇原来在县城上班,看到村里游客多起来,便回来开了一家名叫“云里听蛙”的土菜馆,土鸡、苋菜、马铃薯等土菜都来自村民的田地,带动了乡里乡亲增收致富。
曾几何时,“空心村”是一个让人无奈的现象;而现在,人流、物流、资金流开始流向松阳乡村。界首村村民、23岁女孩鲍昕洁大学毕业后原本打算去杭州找工作,因为村里民宿“卓庐”的开业,她选择留下帮项颖颖创业;三都乡尹源村村民曾信亮原先在外务工,现在也回来了,专事修复泥墙、翻修瓦片等活儿;几乎每天都有各地的设计师团队来到松阳……
民宿多了,游客来了,民俗活动更热闹了,故事也就越来越多。西坑村民宿“过云山居”是江苏人廖敏智等人开办的,租用村民丁炳旺的民房。当丁炳旺还没从租金收益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廖敏智就提出要在他家门口修个门,保护房客的私密生活。这就妨碍了丁炳旺长年以来的生活习惯——到露台晾晒东西。
丁炳旺有点不情愿。但日子久了,他还是渐渐理解了这个设计需求。现在,每逢节假日廖敏智要回家前,老丁都要塞过去一大堆年糕、笋干等土特产,两人可好着呢!
沈军明现在也能听懂几句松阳话了。夏日的夜晚,西坑村村民丁新福还会带城里人到溪沟边抓泥鳅……就这样,外地人、本村人,农村人、城里人,在这片传统村落里逐渐形成了新的人文生态。
发生在松阳的“光阴的故事”,点点滴滴,又浩浩荡荡,有磨合和妥协,也有执着和喜悦,更有复兴的澎湃力量在涌动,汇成中国乡村最美的画卷、最动听的乐章。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