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在睡眠中安详地走了 京剧仙翁宋宝罗去世享年102岁
2017年09月02日 20:56:1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马黎

  浙江在线9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黎)9月2日下午4点08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宝罗先生,在杭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2岁。

  刚刚,记者联系了先生的儿子宋德宝,他说,前几天先生感冒了,本来想送他去医院,但宋老一直不肯去,就吃了退烧药,结果退烧了,今天下午,亲人们都来了,劝他还是去医院看看,宋老还和大家有说有笑,坚持不肯去,说他想睡一会儿,宋老就这样在睡眠中安详地走了。

  宋老近照

  6月27日,记者还写了一篇102岁的宋老和100岁的戴绮霞的往事,宋老那时候正在住院,但很快出院了,还拿着报道看了许久,精神很好。

  人物名片:宋宝罗

京剧表演艺术家。1916年出生于北京。

  7岁登台献艺,轰动北京,号称神童。15岁自组班社,和梅兰芳、程砚秋、金少山、周信芳等大牌名角同台共演。

  解放后曾在浙江京剧院工作,曾多次为毛泽东、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2012年5月25日,钱江晚报曾经三个版的篇幅推出《宋宝罗:京剧仙翁》的报道。

  那一年,宋老96岁,他留着花白长胡须。

  很多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把花白胡须是他特意塑造的仙风道骨。殊不知,他是患了三叉神经痛,一刮就痛,才把胡子养长了。

  近百年的时光,一辈子的戏,人生百态都浓缩进了他每一根雪白的胡须中。

  他随意一捋,就抖落开艺海生涯的酸甜与苦辣。

  宋老这一辈子,经历了军阀割据,见证了抗日战争,吃过了文革的苦,右眼还中过毒。

  “10岁那年,我演《草桥》时,化妆人员勾脸时没有油彩,就用黑锅烟代替,结果我的右眼就中毒了。先是红肿,后来就看不见了。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右眼虽然治好了,却落得个大小眼,左眼也散光了,不能登台演出了。”宋老说,他从艺时还曾经倒嗓(指戏剧演员在青春期变声,不能发出圆润的声音)了。

  之后,宋老一度走下舞台,学习画画和刻章。

  可以这么说,他是“戏曲界画画和刻章最好的人”,“画画和刻章的人中最会唱戏的”。

  这倒也不算稀奇,更神的是,他还有门绝活,能一边唱戏,一边画雄鸡。

  这出看家私房戏,名唤《朱耷卖画》。1962年,毛主席欣赏了这出戏并称赞了他,宋宝罗的这手绝活,就在戏剧界流传开来。

  宋老有枚闲章(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印章,在印学上统称为闲章),上刻着“我的画不换钱”。人来求字求画,没说的,给,不谈钱。即使是陌生人,只要过来求,绝不让你空手回去。

  可有一天,有两个人敲响他的家门求画,一个侍奉着笔墨,另一个却偷偷溜到另个房间翻箱倒柜,盗走一张存折,许多钱财。

  后来,宋老就在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你们别来了,来我也不敢开门了。

  临走前,宋老递给我们一张名片,名片的最下面一行,写着宋老的博客地址。问及博客,宋老一脸得意,“我现在有十几万的粉丝,文章都是我口述,儿媳帮我打字。”

  一笑起来,宋老的脸上就熠熠生辉,连眼睛深处都是含笑的。

  宋宝罗,5岁学艺,老生、老旦、花脸,甚至青衣戏,无所不习;7岁登台,一炮而红,成为名满北京城的“小神童”; 9岁,父亲为宋家四兄弟组织班社,由宋宝罗挂头牌巡演于北京、天津、山西各地,走到哪里红到哪里。

  宋老的一生很传奇,在草台上唱过,也在戏园里唱过;不仅给中国人唱,也到国外表演;他还能边唱戏边作画。

  宋老的一生很跌宕,“唱不败的金嗓子”一夜之间倒嗓,天无绝人之路,他另辟蹊径,画画刻章样样精通。

  宋老91岁高龄还登上北京长安大戏院,在台上边唱边写《毛主席诗词》,轰动全场。

  2012年,鹤发童颜的他,依旧精神抖擞,给我们讲那过去的故事。

  【神童】 “戏二代”的嗓子天生好

  宋宝罗是名副其实的“戏二代”。他的父亲宋永珍是唱河北梆子的,艺名“毛毛旦”,很有名气。母亲是著名的河北梆子青衣,闻名艺坛。母亲先后生养过10个子女,里里外外一把手,是戏曲界的“名妈”。

  (以下记者简称“记”,宋宝罗简称“宋”)

  记:您出身梨园世家,父母亲都是名角,听说您母亲是因为喜欢听您父亲唱戏,就跟他在一起了,中间有怎样的故事?

  宋:我父亲从小就是个戏迷,经常牵着牛去看戏。有一次,他看戏看得把牛弄丢了。这还得了,他害怕得不敢回家,就跟着戏班子走了。

  戏班子里有一个男旦见父亲长得俊秀,人也机灵,便收他为徒,还给他取了个艺名,叫“毛毛旦”。

  我母亲是千金小姐,有一次去看戏,被父亲的演技迷住了。我母亲敢爱敢恨,宁愿跟家里断绝关系,也要跟着父亲。婚后,母亲不甘心做一位家庭妇女,就开始跟我父亲学戏。她聪明好学,两年工夫,就演出了名,成了著名的梆子青衣演员,艺名叫金翠凤。

  记: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想必你们兄弟姐妹从小就耳濡目染。

  宋:确实是,我母亲先后生养过十个子女,都是做这行的。作为第四个儿子,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年过五十,非常有名了。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还不错,不用像同龄人那样“坐大狱”般地去坐科(指进科班学戏),而是把老师请到家里来单教,称为雇师。

  记:您七岁第一次登台就被人称为“小神童”,能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宋:1923年,我7岁,已经学了两年戏,准备上台了。当时,父母为我制作了很多小行头,如小蟒、小靠、小盔头、小靴子等等,连椅子、桌子、城墙等舞台布景和道具都是小的。

  我第一次登台是在北京天桥东歌舞台剧场,第一天的打炮戏是老生戏《上天台》,我一亮相,观众就拍手叫好。这出戏唱下来,观众惊呆了,哪里冒出了个小神童。

  【帅哥】 我模样生得好

  96岁的宋老,依然面色红润,眼睛明亮,腰板挺直,可见其年轻时气宇轩昂的俊模样。被问及年轻时肯定有很多粉丝时,宋老会心一笑,“当年也算个明星,好多人追着”。

  记:里屋墙上挂着您年轻时的旧照片,是个美男子,颇有旧上海大明星的风范,当年你是不是有很多粉丝?

  宋:嗯。那时的戏迷很疯狂,演完了,都往台上扔银元,还有扔金元宝的,比现在的追星族疯狂多了。

  当然,我演戏也有一套。我爱演诸葛亮,对服装也讲究,光是八卦衣就有十多件,黑的蓝的紫的白的古铜的,都有,根据场合、剧情取舍。

  记:倒嗓的事,给您的戏曲生涯带来打击,能说说当时的情形吗?

  宋:15岁那年,我在河南郑州一连唱了几个月。后来又赶到开封去演出,那时正逢大热天,天气闷热,我感到嗓子有点不痛快,当时以为是中暑了,结果唱《珠帘寨》唱到快收尾时,突然再也唱不下去了。

  第二天一起床,我发现一个音也发不出来了。

  记:您学画跟这个有关吗?

  宋:我倒嗓的时候,家从施家胡同搬到延寿寺街三眼井胡同,旁边住着一位叫马谌汀的著名书画家。

  马老师发现我有绘画的天赋,有时也叫我帮忙着颜色,如此看看、画画、涂涂,不知不觉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记:您不仅会画,还会刻章,听说你还给徐悲鸿刻过章?

  宋:经马老介绍,我又拜画家于非闇(多音字,这里读ān)为老师。受到于老师的教导和启发,我又开始学习刻图章。

  大概是1934年春天,有一次在北京一个水榭举办笔会,几位名画家合作画一幅《春回大地》。徐悲鸿画了几只麻雀,题款后发现没带图章,十分遗憾。

  当时水榭里备有纸、笔、墨、砚、石头、刻刀等,供画家们随意使用。我就灵机一动,偷偷在角落里刻了一方“悲鸿”两字的图章。徐悲鸿看到这方图章惊喜万分,就在画上印了这枚图章,满意极了。

  记:在1937年,您又重返舞台,当时是什么情况?

  宋:当时,程砚秋(京剧四大旦之一)先生在天津有演出,有个老生病倒不能去了,他非常着急。

  姜妙香(京剧小生“姜派”创始人)便向程先生举荐了我。他说,“我这里有个小老生,20岁,论嗓子有嗓子,论扮相有扮相,个头也不错”。

  程砚秋对我也有所耳闻,便让我试试。

  锣鼓声中,我扮演的黄忠一上台,天津观众就来了个碰头彩。

  接下来的12天里,我连演了《搜孤救孤》、《文昭关》、《珠痕记》和《王宝钏》等剧目。

  【老生】 毛主席对我真是好

  宋老见过很多名人,对他最好的,要数毛主席。“主席每次见我时,总要请我唱《碰碑》中的那段反二黄(京剧唱腔的一种),估计唱了十多次吧。每次唱,主席还打着拍子,可谓百听不厌。”后来,只要毛主席在杭州,宋老便去唱。对这项光荣任务,他也马虎不得:“次数多了,觉得不能老一套,就不断更换剧目,让毛主席听得高兴。”

  记:听说您从小见过很多名人,印象最深的是哪次?

  宋:我这辈子最不能忘怀的,就是1958年8月的一天。

  那晚,公安局的同志说有领导要见我,来人就用小车把我送到了杭州西泠饭店。

  大厅里来了好多人,我正猜想这位领导是谁,只见周总理满脸笑容地走到桌子前和大家打招呼。他走到我面前,跟我说:“前几天,我看过你演的《碰碑》,唱得很好嘛,等一会儿唱一段好吗?”

  后来,我就唱了一段《碰碑》中的反二黄唱腔,总理听了连说,“好极了,好极了。”

  毛主席对《碰碑》中的唱段也很爱听,总理就把我介绍给毛主席。此后毛主席每次见我时,总要请我唱《碰碑》,总共唱了至少有十几次。我每次唱,毛主席还打着拍子。

  记:听说您能一边唱戏一边画画,还给毛主席表演过?

  宋:对。1962年,我为毛主席唱了自编自导自画的《朱耷卖画》。

  当我边唱戏边画公鸡时,毛主席从沙发上站起,轻轻走到我身边,背着手仔细瞧我的画稿。

  我激动极了,大笔挥了几下,鸡头、鸡身、鸡尾全画好了。原来我要唱六句或八句才能将公鸡画好,这次似乎得到了神助,唱完四句就画好了。毛主席对我说“你可以写上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嘛”。我当时傻了,要是让毛主席给我题个字就好了。

  评说——

90多岁照样登台唱戏

  翁国生(浙江京剧团团长)

  我与宋老交往了10年,他热心肠、爱提携后辈、没架子、有求必应。

  宋老很有爱心。剧团里谁有困难了,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给灾区捐款,他总是捐得最多的那个。

  老先生还有求必应。剧团的演出、座谈会,我们请宋老出席,给点意见,他从来不推辞。宋老还经常参加各种京剧票友的活动,大家请他唱一段,他张口就来,一点架子都没有。

  2006年,宋老去央视录《名段欣赏》,90多岁的老先生,不用吊嗓,张嘴就唱,字正腔圆,风味醇厚。

  其中,有个很感人的细节。在表演《清风亭》时,有一个摔倒的动作。宋老偌大年纪,按说有个意思也就罢了,没想到他扭身屈膝,咣当一声,一点儿也不含糊,倒是看的人狠捏了把汗。大家都说,唱了一辈子戏的老艺人,风范果然了得。

  宋老喜欢画画,退休后无事,常提画笔。他的画从来不卖钱,都是送给大家。我办艺术专场时,他还特地送我一幅画,鼓励我要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 金林杰

标签: 近照;毛主席;画画;嗓子;父亲;宋宝;老生;名片;神童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