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游客在德清县洛舍镇“美丽菜园”体验农家生活,欣赏美丽农村风光。 拍友 姚海翔 摄
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章宏法 梁国瑞 钱祎 沈晶晶)浙江,水色晶莹。蜿蜒的水系,如同血脉贯通丘陵、平原和盆地,映照出浙江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坚定决心。
浙江,绿意摇荡。绵延的山脉,如同筋骨连起都市、城镇和农村,见证了浙江人民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十余年来,浙江人民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入全新境界。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从东海之滨到钱江两岸,一步一履,总书记期望殷切,赋予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新任务。他说,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和未来。山清水秀是浙江最大的资源和资产,必须保护好。他还要求浙江“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提出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要求。
两年多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浙江站在全新的起点上,更高层次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加快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使绿水青山发挥出持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6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开展“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积极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空间结构优化、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建设高水平生态文明,为建设美丽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持续动力。
如今的浙江,正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朝着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的目标不断迈进,加速奔向“美丽浙江”。
推进产业转型,生产方式绿色化
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舟山定海区干石览镇新建社区里,一派诗画江南的田园风光。
“2015年5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这里考察。”新建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金红深情回忆说,“听说不少村民因为办农家乐盖了新房、买了车,总书记很高兴,他说,这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两年多来,新建社区陆续开出20余家农家乐,还投入100多万元美化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今年1至8月,游客人数达到24万人次。
把“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新建社区的绿色崛起,印证的正是生态优势的经济效益。这种绿色发展方式,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要求,两年多来,浙江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发展生态经济,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清洁生产新路子。
平阳县水头镇便是我省生产生活绿色化的一个缩影。上世纪80年代,当地家家户户都靠着“一张皮”吃饭。高峰时,制革企业、作坊多达1200余家。每天,数量庞大的生猪皮在这里脱毛、脱脂、铬鞣、染色,制成皮革出售,年产值近38亿元,占平阳县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平阳皮革行业协会秘书长周来杰说,大量制革污水污泥直排河道,鳌江的水由清变黑,水质从Ⅱ类降到了劣Ⅴ类。
2015年,浙江按下“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加速键”,启动实施“十百千万”计划:到2017年,全省每年确定重点行业10个以上,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作坊)较多、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等隐患较大的集中区块100个左右,淘汰落后产能涉及规模企业1000家以上,整治和淘汰各类存在问题的企业(作坊)10000家以上。
作为行业协会秘书长,周来杰率先开始推动转型。在麻园村的一家新工厂车间里,一排转鼓不停转动,吞吐着一张张复鞣完毕的皮料,“改造提升后,不少制革企业开始加工狗咬胶等宠物用品,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有企业年产值从3000多万元增加到了1亿元。”周来杰说,去年,离工厂不远的水头制革老基地被拆除,不久后,这里就将建成时尚、环保的“平阳宠物小镇”。
在清洁生产行动计划持续实施的基础上,2016年,浙江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节能“十三五”规划等先后发布。今年初,《浙江省绿色经济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提出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7%,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以上。
今年上半年,浙江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3%、10.8%和10.1%。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
在广大农村,农民们自觉朝着更加绿色化的发展方式不断迈进。
莫干山脚下的德清,潺潺的清流淌过布满青石的山谷,530多家“洋家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群山之间。
“从上海过来只要1个多小时,从杭州坐高铁最快只需13分钟。”西坡山乡度假酒店负责人钱继良说,“在这里,推开窗户满眼绿意,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向往绿色低碳的德清生活。”
吃上“生态饭”,美了乡村、富了村民,绿色经济正成为德清发展的新引擎。目前,仅莫干山镇民宿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达5000多个,每年为村民带来工资收入、房屋租金、土特产品销售收入、自办民宿收入等近4.5亿元。2016年底,德清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33.8%。
生态休闲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的农业生产也变得更加循环化生态化。
在湖州,神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摸索出了一套“生猪—污水—沼肥—芦笋、蘑菇”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面积500多亩的农场里,芦笋可以消耗污水,蘑菇可以消耗生猪粪和沼渣。现在,仅这两项每年就能带来200多万元收益。
2015年8月,浙江开始实施农业“两区”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先进、融合发展”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2016年10月,浙江又获批创建全国首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畜牧业也不断朝着绿色生态、节能减排的方向转型升级。
今年3月,浙江发布《浙江省绿色农业行动计划》,计划通过4年努力,基本形成产业生态布局、生产清洁可控、废物循环利用、产品优质高效、田园整洁优美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使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培育旅游风情小镇,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提升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全面建成“诗画江南”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
面向未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浙江正向着更绿色、更高效、更生态的道路前进。
培育生态文化,绿色理念进万家
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经过十余年的悉心培育,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已经植根于浙江人心中。
近年来,浙江通过每年开展“生态日”活动、评选“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形式,进一步厚植生态文化,持续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高度自觉。今年8月,湖州出台《关于开展生活方式绿色化行动的实施意见》,引导市民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促使绿色生活成为公众的主流选择。
每天早晨6时,海宁海洲街道居民钟泰山就会骑车出门。退休前,他是市水利系统工作人员,对水环境一直很关注。2016年至今,他每天巡河,不断查找问题、反映问题。一年多时间里,巡河里程达到2万多公里。他的微信朋友圈,也成了当地“五水共治”的宣传阵地。
如今,钟泰山被海洲街道聘为“民间河长”。“我的目的并不是曝光,而是让更多人一起关注水环境,并参与到护水爱水的行动中。”钟泰山说。
“五水共治”既是一场整治环境、倒逼转型的大会战,也是一个培育生态文化、普及环保理念的大课堂。为形成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治水大格局,浙江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河长体系,6万多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组成的河长队伍,挑起了爱水、护水、治水的重担。去年10月,“河长制”被推向全国。
“全民治水”理念的号召下,浙江形成了比五级河长更为庞大的“民间河长”队伍。如今,浙江既有省长、市长担任的“总河长”“河长”,也遍布着“红领巾河长”“河小二”“池大爷”“塘大妈”,还有不少“洋河长”和“乡贤河长”。他们投入到保护河湖的行动中,凝聚成“美丽浙江”建设的生动实践。
令人可喜的是,随着生态文化建设的推进,浙江人的生态环境意识愈加强烈,绿色行动愈加自觉。
金华婺城区竹马乡下张家村是远近闻名的垃圾分类示范村,村里设置“红黑榜”和“笑脸墙”,用考核机制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自主性。“哪个农户家被点名没做好,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很没面子。”村党支部书记钱瑞华说,每次通报垃圾分类检查情况时,村民们都会早早地等在那里。
在浙江,这种场景越来越普遍:富春江畔的桐庐县,因为垃圾分类家家负责,29个行政村直接取消了保洁员岗位;浦江全县40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垃圾分类处置;龙游县贺田村村民们在垃圾袋上贴上“身份证”,实现垃圾处理责任到人……垃圾分类逐渐实现从“政府推着走”向“村民主动干”的转变,绿色环保理念进入千家万户。
2016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了浙江省关于垃圾分类制度的汇报。随后,国家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认真学习借鉴浙江金华的垃圾分类经验。
面向未来,每滴微小的水珠,都将汇聚成绿色生活的大潮。
这些年,“海绵”成为浙江各地城市建设的热词。2015年4月,嘉兴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16个试点城市之一。通过公园绿地改造、河道水系疏通等116个项目,他们要打造一个会“呼吸”的城市。两年多来,嘉兴水体水质明显提升,试点区域内9个内涝积水点在汛期已无明显内涝。
今年1月3日,《浙江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正式发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未来浙江所有城市规划建设的准则之一。
绿色出行,日渐风行。在杭州,新能源公交车已占总数九成以上,并将在2025年实现全覆盖;在湖州,公共自行车年租借量已达到210余万人次,接近全市264万的总人口数。
环境综合整治,打破“坛坛罐罐”
绿,是浙江的底色,也是浙江人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
1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谋划生态省建设时,就将环境污染整治作为一项基础性、标志性工作。10多年来,浙江持续推进环境污染治理,不断深化“811”行动,经过不懈努力,浙江各地生态环境质量得到稳步改善。
一汪翠湖,浓缩着浦江境内的河湖之变。62岁的村民周成乐,时常坐在自家小楼外,看着孩子们在波光粼粼的翠湖里游泳嬉戏。“以前,翠湖里垃圾成堆、臭气熏天,是浦阳江水质最差的地方之一。”他说。
2013年,浙江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水污染入手,启动“五水共治”,以治水为突破口,系统提升生态环境。
治水攻坚战打响后,浦江人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在翠湖边清垃圾、除淤泥、截堵排污口,整治沿岸的水晶加工、畜禽养殖等排污企业和小作坊,并由“河里治水”向“岸上建绿”推进,打造出一个碧水潺潺、水清景美的翠湖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们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治水的前两个年头,浙江累计完成黑臭河治理5106.2公里,这相当于横跨中国东西两边的距离。到2015年底,浙江各地黑河、臭河、垃圾河整治基本完成。
进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浙江从更高层次提升生态环境,推进“五水共治”。
面向“十三五”,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庄严承诺: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
逐“绿”而行。以更高的标准、更新的理念、更实的行动,浙江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美丽浙江”。
今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浙江在全省打响一场剿劣攻坚战,提出到2017年底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不仅要大江大河消除劣水,更要群众房前屋后水清如许。
“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坚持‘截、清、治、修’并举,巩固扩大治污成果。”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坚决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以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9月,好消息传遍之江大地:浙江1.5万余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完成验收销号,占整治清单的92.6%,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7个设区市完成全部任务。从“大河净”到“小河清”,浙江整体水质再上新台阶。
2016年,浙江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打响以城乡危旧房治理、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三大行动为抓手的治危拆违攻坚战。
“我们这里什么时候能改改?”绍兴越城区,71岁的沈玉美提出的问题,东湖镇党委书记刘明华也曾深入思考。沈玉美的住处,是一片需要斜着打伞才能穿行的棚户区。一路之隔,却是高楼林立、兴盛繁华的新城……刘明华打开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强烈反差。而今,关上老屋的木门,沈玉美沿着左弯右拐的小道,离开了居住半世纪之久的城中村。在这里,每一天都有人与城中村作别,搬进新房。截至今年9月25日,越城区城中村拆迁量达257万平方米,大大超过年初的计划数。
城乡环境全面改善的同时,一系列着眼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治土、治气行动次第推开——2016年5月,《浙江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确定了全面控制水污染物排放等9方面重点任务;2016年7月,《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发布,加大对大气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今年1月,《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发布,明确浙江土壤污染防治的任务书和时间表。
这些专项行动,都被纳入第四轮“811”美丽浙江行动当中。按照行动方案,到2020年,浙江将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成生态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
湛蓝的天空,写意的白云,绚烂的晚霞……杭州市民程惠经常在朋友圈晒出她拍的“杭州蓝”。这样的美景,如今与杭城市民常相伴。印证市民感觉的,还有喜人的环保成绩单:今年上半年,杭州水气环境质量双双创出新高。
对近年来的变化,杭州环保人如数家珍:治水,城区污水零直排,县市全域可游泳;治气,关停杭钢半山生产基地等三大燃煤大户,淘汰22万余辆黄标车,建成“三无城市”;治堵,提前建成“四纵五横”快速路网,还有8万多辆“小红车”穿梭杭城。
水清、天蓝、地净,浙江一步步向前迈进。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以治水、治气为重点,统筹抓好治土、治固废等环境治理工作,促进生态环境面貌实现根本性改观。
这一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美丽浙江、美好生活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最严环保执法,制度创新更深入
近两年,国家环保部频频点赞浙江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称浙江“致力于打造全国最严环保执法省份,环境执法力度保持全国领先”“执法力度再创新高”。
以严格的执法惩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以完备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浙江孜孜以求的目标。
2015年,浙江提出“打造最严环保执法省”;2016年起,在湖州率先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同年,《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印发,提出“终身追责”……近年来,浙江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构筑根本保障。
今年,诸暨企业家刘国荣时常要检查厂房里的排污口是否正常。他告诉门卫,若有环保部门来检查,要自觉打开门请他们进来。
在当地,企业家都知道“五个一律”——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从重量罚、一律依法停产整治、一律依法关停取缔、一律取消政策优补、一律实行媒体公布。
“刚办印染厂时,听说对污水处理要求很高,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要投入大笔资金,我心里有些不乐意。”这两年,看到环保执法越来越严,刘国荣感叹,“当初加大投入上马最新污水处理设施是对的,现在可不敢心存侥幸。”最严环保执法,像一块铁板,把漏洞堵得密不透风。
今年一季度,浙江环保部门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101件,罚款9495.66万元,移送行政拘留85人、刑事拘留156人,执法力度居全国第一。
保护生态环境,仅靠“最严执法”的“事后”监管显然不够,浙江不断探索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制度体系,对环境进行“事前”管理。
今年7月,《浙江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方面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在宁波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周轶男的脑海中,盘绕着很多“线”——市政绿线、自然生态保护线、海洋功能区划线、森林及湿地公园分界线。2016年1月,宁波划出浙江首条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红线范围内的地域,是宁波生态保护管控区。翻开厚厚的规划书,85块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4980.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0.9%。
这条摸不着的红线,为宁波划出了“山、水、城”生态格局的未来。“红线的划定倒逼各地转变发展思路,进行转型升级。”让周轶男欣喜的是,目前宁波生态保护红线内已建或已批在建的建筑物,将根据分类治理的方式进行控制保留、整治改造、拆除迁移。
宁波的尝试,很快得到了推广——去年9月,在《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浙江进一步出台《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将全省划分为2400余个环境功能分区,包括702个生态保护红线区,形成覆盖全省“一个区划一张图”的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制度框架,浙江各地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
生态文明建设搞得好不好,离不开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两年多来,浙江一直聚焦“关键少数”,进一步创新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在湖州,每条河、每块地、每片林的变化,都会清晰记录在一张表上。表上每个数字的变化背后,几乎都与项目、工程有关。“有了这张表,就能充分掌握自然资源家底,也能时刻提醒领导干部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湖州市统计局总统计师钱中勇说,这笔不断更新的“自然资源账”,成为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依据。
2016年5月,国家环保部、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部联合督查组来到湖州调研,并对这项改革给予高度评价。同年9月,《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轮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2016年,浙江探索实行以市县为单位、以单位GDP能耗为基础的节能量财政补偿和交易制度,促进各地单位GDP能耗的持续下降。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健全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实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
今年9月,《浙江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实施方案》开始实施,浙江正式进入“持证排污”新阶段。
与绿色同行,与自然共赢。作为“先行者”和“领跑者”的浙江,绿色发展的步伐更加快速稳健,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动力也愈加强劲,一幅“美丽浙江”的宏大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