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4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王晓琴 记者 黄珍珍)前几天,《人民日报》整版刊发文明杭州涌现的各类“最美人物”,文章中提及江干区芙蓉社区一位74岁老人——“修鞋高手”钱荣生。
钱荣生是个聋哑人,有一只眼睛失明,但他身残志坚,发挥一技之长,无怨无悔地为群众义务修鞋近28个年头,经他手修过的鞋超过2万双。提起聋哑老人钱荣生,社区及周边的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钱师傅真是个大好人。
近年来,江干区不断完善养老政策体系,创新实施“原居安养”为老服务模式,不断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需求,老年人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哺社会,践行“老有所为”,为提升城市的文明度贡献着自己的价值。事实上,在江干区,像钱荣生一样古道热肠、热心公益、老有所为的老人并不在少数。
蒋彩庭(中)参加社区志愿巡逻
72岁社区主任蒋彩庭:人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
比如72岁的社区主任蒋彩庭,自今年2月份当选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主任以来,她每天早上上班前都会先到小区走一圈,看到建筑垃圾、不文明现象等随手记录,再去与社区里的小年轻们一起商量解决办法。上任几个月来,蒋彩庭的笔记本已经记了厚厚大半本。
为了丰富居民生活,蒋彩庭结合社区实际编排了“情暖千家,共享快乐”“社区邻里节”等一系列活动,让社区老人、小孩、青年、群众、党员,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能参与。
今年,蒋彩庭被评为区十佳道德模范,她说:“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还要对社会尽点责任。也许我没有惊天动地的瞬间与定格,但一定会日复一日的践行和坚持。”
唐再甫老人(左)
85岁老党员唐再甫:2000元特殊党费的故事
在闸弄口街道濮家联合社区,有位85岁高龄老人唐再甫,多年来坚持义务走访独居、空巢老人。
唐再甫年轻时做过团委书记和工会主席,退休后他一直关心支持社区工作,帮助调节邻里纠纷。谁家漏水了,谁家父母子女间闹矛盾了,只要他一上门,吵得再厉害,都会停下来乖乖听唐再甫调解。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汶川地震时,唐大伯曾交过2000元特殊党费。唐再甫家里有一份“党费收据”,落款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上书:唐再甫同志自愿一次性多交党费计人民币壹仟贰佰元零角零分。说起唐大伯自掏腰包的事儿,社区书记心疼地说,“跟他说了多少次了,不要自己垫钱,就是听不进劝,每年都要自己拿出一两万元,有时给其他老人买点水果,有时帮经济困难的家庭垫医药费。”
唐再甫淡淡一笑道:“这没什么,我的工资和收入说到底也是来自党和国家,交点党费、帮助居民也是应该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