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杭州的第一场雪中,活跃着一些平凡的身影:他们或是默默地坚守在一线,守护着大家的菜篮子;他们或是默默地奉献着爱心,温暖着这座城市。
卖菜黄大姐的午饭:风雪里,就着烧酒来两口
浙江在线1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雯)一辆辆货车呼啸而过,溅起马路上泥泞的雪水。杭州蔬菜批发市场门口,等待入场交易的运菜货车排起了长队。市场东门口的过道上,停着几辆本地菜农的小货车,中午11点,早起卖菜的萧山黄大姐,就和帮工一起吃饭了。
四个菜,三个肉菜,只有一盘海带是素菜。“这天气,不多吃点肉,都没力气干活。”
迎着风雪,坐在自家的黄芽菜堆前,黄大姐夹点小菜,就着喝两口烧酒。这两天,她中饭、晚饭手里都少不了一瓶烧酒。
“天气冷了,我就爱喝两口。这车菜,是我前一天从地里割起来的。我种菜、割菜可是村里一把好手。像平时,我一天能割1吨的菜,下雪天,要先把地里的雪扒掉,看清楚菜根的位置才好下刀。因为多了这一道工序,雪天我这样的熟练工,最多也只能割1000斤菜。”
大姐说,天气越冷,整个市场的黄芽菜都不多,销路好,现在卖1.2元/斤,下雪前是卖0.9元/斤。一车黄芽菜5000斤,卖到晚上七八点,她就能回家喽。
黄大姐是萧山人,她在围垦区承包了50亩地,种大白菜、包心菜、黄芽菜等叶菜整20年了。在这个市场卖菜,也已经十多年了,风雨无阻,天天出摊。天蒙蒙亮,她就起床割菜,上午前一定会押车赶到市场里卖菜,很多小贩都是她的老主顾。
“下雪了,我出来卖菜了,我地里还有帮手们忙着割菜呢。过年前工人不好找,很多都回老家了,都是要加钱找人干活。找来的零工干活不熟练,一天下来割不了几百斤菜。这么多年,这菜地和卖菜的生意,还是靠我们几个老姐妹撑着。”
大姐笑呵呵地说,江边菜地一年四季都有风,冬天杭州城里最低气温三五度的时候,江边已经零下了。这西北风呼呼一刮,光站着都直打哆嗦,不过她们都习惯了。下雪天割上来的菜——“头上都顶着一朵雪,长得很可爱的,味道也更甜一点哦”。
旁边停着几辆三轮车正等着拉菜。骑三轮车的小伙说:“我们是开蔬菜小超市的,这两天备货都是双倍的。”
蔬菜供应平稳
蔬菜批发市场值班经理胡名海帮钱报记者梳理了几样主流蔬菜的批发价——
大白菜昨天是0.8~0.9元/斤,供应量380吨;今天供应量是500吨,价格是0.6~0.7元/斤。
白萝卜昨天是1元/斤,供应量400吨;今天供应量是350吨,价格是0.9元/斤。
青菜昨天是2.5元/斤,供应量250吨;今天供应量是80吨,价格是1.7~1.9元/斤。
松花菜昨天是2.2元/斤,供应量100吨;今天供应量是150吨,价格是2.6~2.8元/斤。
“整个市场,今天有2300吨蔬菜要出货。下雪天,外省的采购车都不来拉货了,菜现在一点都不缺,价格也比昨天便宜。”
胡名海的对讲机,一早上响个不停,交易大棚里只要一有空仓位,他就立刻叫门岗放排队货车进来。
面店吴老板和伙伴们的6000份礼物:温暖
吴玉兴正为环卫工李大姐系上红围巾。
浙江在线1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杨一凡 蒋慎敏)昨天上午10点不到,风雪袭人。杭州半山的藏龙面馆里,陆陆续续有不少人走了进去,老板吴玉兴也热情地上前招呼。
和一般的面馆不同,老吴并不问进门的人“要吃点什么”——他们在这家小小的面馆里碰头,是要延续一份已经温暖了杭城18年的善心与爱心。
来面店的这近20人都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他们要为环卫工人和残疾人、贫困户等送出6000份爱心:1000条围巾、1000副手套、1000顶棉帽、1000份长寿面、1000份八宝粥、1000箱水果。这样的爱心活动,老吴他们已经坚持到了第18个年头。
赶来帮忙的拱墅区半山市场监管所戚所长很感慨:“阿兴坚持做好事多年,不容易!”
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戴上印有自己名字的贴纸,志愿者们笑容在脸上绽放。为了这场活动,老吴从1月15日就开始忙开了。头几天老吴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五次代表大会。为了这次活动,老吴从北京赶回了杭州,顾不上休息,就忙着筹划。半夜12点钟睡下的老吴,凌晨3点钟又起来了,因为他要熬好准备送出去的粥,“老年人吃的东西一定要亲力亲为,配料一定要好。”
昨天上午10点多钟,老吴和志愿者们带着米、油、水果、福字等,送给了大雪中辛勤忙碌的环卫工。老家安徽的李大姐在半山做环卫工人很多年了,说起老吴就赞不绝口:“夏天,他每天送凉茶,冬天他发粥。”
这只是当天他们送温暖的第一站……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