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孙雯 通讯员 马正心 )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4亿人,比2017年同期又添1千万人。
有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前后,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年龄将在60周岁以上,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发展中国家老龄化水平”。
宏大的数据下,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我们都会老。
“如何坦然地面对慢慢变老?”正是网络上一个引发热议的问题,得到了全国网友共1200多个回答。
与这个问题相对的:让我们担忧甚至恐惧的“衰老”,到底为什么让人如此难以招架?
英国某机构曾进行了一项涉及12个国家、超12万人的调查,发现中国人是其中最怕老的人群之一。而关于衰老,女性最害怕的五件事是:失去魅力、陷入孤独、失去经济来源、罹患癌症、成为他人的负担;而男性最害怕的五件事则是:性功能障碍、体力下降、退休、出行困难和记忆力减退。
离除夕还有十多天,新春佳节,在外工作、学习的年轻人回到父母、长辈身边。一家人团聚,面对面,是青年与中、老年的一次交集。
年轻人会发微博、朋友圈感叹:父母的鬓角白了,也有人会日渐衰老的祖辈担心。
长辈则叮嘱、操办着孩子们大大小小的事物,为他们的长大、未来费劲心思。
“老”,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变老并不是悲惨的事,那像是夏季天黑得很慢。”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周大新的新作《天黑得很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是中国首部关注老龄社会的长篇小说,同时写出了生命的蓬勃与死亡、爱与疼惜。
全书20万字,共分七章,记录了一周七天。小说用“拟纪实”的方式,用万寿公园的黄昏纳凉活动安排贯穿全书。老人萧伯伯,陪护工人,女儿——书中三个人物有三种不同的痛苦和坚持。周一到周四,是养老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健康专家的推介活动,周五到周日,是陪护员用亲身经历讲述陪护老人的故事。后三章是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陪护员的观察,反映了中国老龄社会的种种问题:养老、就医、再婚、儿女等等,既写出了人到老年之后身体逐渐衰老,慢慢接近死亡的过程,也写了老年人精神上刻骨的孤独,人间的真情。
“随着我也变成一个老年人,我接触的老年朋友越来越多,”周大新说,所以我想描述一下人生最后一段路程的风光、风景。这样对已经变老的,即将变老的,终将变老的人都会有一点好处。”
“写完这部书后,我心里好受一点了。”他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