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生态搬迁让4.5万人“下山进城入镇”,图为新建安置小区。
浙江在线7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钱祎 通讯员 吴邱晨)一份“无违建”的殊荣,分量有多重?
在7月25日召开的全省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一块“无违建县(市、区)”的牌匾,象征着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自我省2013年开展“三改一拆”工作、2014年推进“无违建”创建以来,这已成为我省“三改一拆”工作的最高奖。
“无违建”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标杆。2017年,我省“无违建”创建持续深入,各地注重以“拆”为主向“拆、改、用”过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用促拆、以改促拆,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经过一年全省攻坚,各地交出一份美丽答卷:桐庐、泰顺、常山、嵊泗4地获评“无违建县(市、区)”;18地获评“基本无违建县(市、区)”;31地获评“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
今年,新一轮“无违建”创建又将启动。这些先进地方的成功经验,更为2018年度拆违控违工作擂响战鼓。
机制更完善
依法依规拆得公平
“为什么当时不管,现在来拆我的房子?”省“三改一拆”办指导组组长余永生在谈到为什么今年我省要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时直言,“这些话几乎每名拆违人员都听到过,‘拆’了6年,转向‘防’是大势所趋。”
怎么防?在“无违建县(市、区)”考核验收工作启动后,验收组人员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创建成功的“无违建县(市、区)”都有着明确、细致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
“‘无违建’创建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做到依法依规拆得公平。”嵊泗县“三改一拆”办负责人说,在以规划、国土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的基础上,当地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比如,针对民宿经济催生的超面积建筑、庭院搭建等违规行为,出台《民宿附属用房和景观廊架搭设指导意见》等政策规定,确保存量违建全方位得到处置、新增违建多渠道得到管控;针对农村建房存在的漏洞,先后出台《嵊泗县私人建房审批管理办法》《嵊泗县“小岛迁”涉及农村宅基地处置办法》等,解决违建问题。
在严格的法规制度保障下,嵊泗县率先向党员干部“开刀”,创建工作梗阻在哪,干部问责在哪。违建不拆,按法律法规、党纪党规办事;问题严重的,直接免职。
干部带头拆,群众跟着拆。嵊泗县一名机关干部,因为楼下店铺的消防通道直通阳台,几年前搭建了一间阳光房,在收到“限期整改通知书”时,他正在外地出差。得知消息后,他当天赶回家,连夜请工人拆除了阳光房。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当地群众自愿拆除和政府协助拆除率达到98.7%。
手段更智能
信息平台控得及时
在常山县防违控违指挥中心,“三改一拆”办工作人员点开系统操作界面,上面的信息包括巡查情况、群众举报、综合督查等,每一条信息都记录了详细的时间、地点、情况等。一旦有新消息来,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及时调看“天眼”,并通过系统交办给相关部门和乡镇。
省“三改一拆”办综合组组长郎利民介绍,“无违建县(市、区)”普遍有一个较为成熟的管理平台,基本形成防违控违长效机制。
采用智慧管控,桐庐全县已联成一张网。在桐庐桐君街道国土办公室,党工委委员林峰打开电脑,系统就会跳出“房屋信息、户信息、档案、照片”4个模块,输入户名,便可了解居民家的房屋面积、住户人员、是否存在违建、是否有“一户多宅”等。这些大数据,除了用于防违控违外,还为建房审批管理、社会综合治理等服务。
“目前,各地基本建立了防违控违综合管理平台,并能有效运行,今后更要向标杆县看齐,落实网格化管理,把数据做细、做精,反应更到位。”郎利民说。
成效更显著
统筹推进用得实在
这几天,泰顺县搬迁办被前来咨询的村民挤满了。这里新推出的40多套共有产权房和廉租房房源正在确定,群众花更少的钱就能住到县城和中心镇的高品质小区。随着拆改进一步深入,百姓有了更实在的获得感。地质灾害易发区占总面积96%以上的泰顺,生态搬迁让4.5万人“下山进城入镇”。
“治违不能只拆违”。省“三改一拆”办常务副主任、省建设厅副厅长沈敏说,我省越来越注重“拆、改、用”统筹推进,“必须加快城中村改造、盘活拆后土地,让百姓享受到拆改红利。”
群众搬家后怎么稳得住?后续又如何保证富得起?泰顺以“一搬迁点建设一来料加工点”作为产业配套,破解部分困难群众搬迁难问题,并引进知名建筑企业代建代管,让他们在好地块住上安心房。搬迁户韦开波的新家门口就有学校、医院和体育馆,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方便了,他和妻子经营农产品生意,带来每年近20万元收入。
解决百姓关注的民生难题、消除多年未解决的安全隐患,在“无违建”创建中尤为重要。桐庐上洋洲村曾有不少违建,村道仅3米宽,村里将“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出来的宅基地,用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仅拓宽了村道,还增加了一大批公园、绿地、停车场和配套设施,村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为激励各地在“拆”“改”后尽快“用”,进一步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与“无违建”创建挂钩的拆后土地利用率考核指标,从60%提高到80%,分值从6分提高到20分。今年,好消息传来:通过持之以恒推进“无违建”创建,截至6月底,全省累计拆后土地利用面积2.94亿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达到81.44%,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