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涌金楼丨《未来简史》竟“预测”了浙江经济的未来?
2018年08月03日 21:47:10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特约撰稿人 吕淼

  2017年,数字经济总量为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9%,同年房地产业占比为6.5%。

  站在活力迸发的数字经济新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技术基础为代表的互联网,与制造业、零售业等影响经济脉搏的实体经济,如何融合发展,有效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则是当下最为关键的命题。

  三大迹象表明了什么

  当前中国经济虽保持6.5%左右中高速增长,但它已经跟以往增长模式明显不同,通过历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或许可以判断中国经济正逐步进入存量经济主导的阶段。

  迹象一:“人不动了”

  2011年以来,全国农民工增长逐年回落,近两年虽有回升,但力度不大,年均增速已经从2011年的4.4%降至2017年的1.8%。

  从2012年起,全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减少了345万,之后每年都在减少,2017年流动人口数量同比减少100万,客流量是除2003年非典之外首次下降,这些数据都意味着劳动力的流动性下降。

  迹象二:“钱难赚了”

  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品销量增速逐步下滑,工业品需求逐渐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难以再出现较大增长空间。

  工业利润的结构性不均衡逐渐显现,全国工业41个行业有11个行业亏损,主要集中于竞争激烈的传统产业和小微企业。

  以服装行业为例,从2012年起零售销量增速呈现出持续滑落态势,纺织服装、服饰业的税前利润率5年间下滑了0.6个百分点。可见,竞争类行业利润下降。

  迹象三:“效率低了”

  从投资效率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边际效应在下降。尽管投资规模仍然很大,但并不对应着相应的资本形成,两者缺口扩大。

  比如,2007年全国投资效果系数37.0%,即1元钱固定资产投资产出0.37元GDP,而2017年投资系数仅为12.9%,即1元钱固定资产投资仅产出0.129元GDP,已经属于较低水平。

  近两年来虽然房地产的销售额创历史新高,但投资增速回升幅度不大,尤其这些年来煤炭、钢铁、水泥等大宗商品产量基本上都在走平甚至是负增长,意味着房地产投资高增长不可持续。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很大可能进入存量经济主导的阶段,增量空间逐步被压缩。

  在过去30多年的增量经济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除了大量招聘中西部农民工之外,更得益于引进发达国家的实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从而形成最优要素配置及其较好绩效,浙江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在存量经济时代并没有优势,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实例来看,期间产业内部分化、区域经济分化将愈演愈烈。

  过去是趋势性机会,现在是结构性机会,数字经济或将就是撬动存量时代高质量增长的一个支点。

  “数字经济+浙江制造”成支点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数字化转型倡议》中指出,10年内,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望带来超过100万亿美元的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浙江在工业化后期迎来了数字化浪潮,面临着追赶工业化进程、同步数字化机遇的双重历史任务和严峻挑战。

  如何使得“数字经济+浙江制造”成为我省撬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支点,成为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首先,中央有要求。纵观近年来我国政府报告的内容,2015年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又谈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2017年则第一次写上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后续,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目标,无疑将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7年对我国GDP贡献率达55%,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

  其次,浙江有需求。从发展阶段而言,我省数字经济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发展阶段起步的,工业化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用工业化的办法难以解决,譬如边际效率递减、生产成本日益抬升等。

  数字经济强调范围经济,其依据是在资源共享条件下,多品种协调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会带来经济效益。它的本质是信息的增长,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应对“多样性”的挑战,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从居民消费能力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随着收入提升而发生较大改变,智能马桶盖、AR眼镜等等,越来越多人有能力也有实力为更好的产品消费。

  从相关产业发展来看,2017年我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稳居全省八大万亿产业之首,省内部分城市已经有较好的转型基础。例如杭州在全球前100的区域创新集群中排名85,在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发展较好,PCT专利数量已占整个地区的16.9%。

  全球重要的区域创新集群图表

  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发布《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再次,实践有基础。从要素资源来看,近年我省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高新人才数量逐年增加,有望从人口数量红利转向人口素质红利。

  从政府实践来看,浙江明确提出,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充分发挥浙江信息经济、“互联网+”的先发优势,以数据整合和共享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

  当前,浙江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4年超万亿,“三新经济”对于GDP贡献率达37.1%。从市场角度来看,浙江率先推进“十万企业上云”行动,加快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7年我省数字经济融合规模居全国第4,累计已上云企业达到近18万家。

  在资源要素制约日渐严重,中美贸易争端短期内难以根本性缓和,以“舶来知识”为主的技术效益边际递减的情况下,“数字经济+浙江制造”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果用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所说的,“今天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很可能即将回归霸主地位,基础仍然是欧洲的生产和金融模式”来形容浙江前三十多年的发展,那么他在《未来简史》里所阐述的“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比以往更快,我们已被海量的数据、想法所淹没,人类正在逐渐将手中的权力移交给自由市场、群众智能和外部算法”,可能会是浙江经济未来的发展状况。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责任编辑: 汪江军

标签: 数字经济;迹象;中国经济;GDP比重;互联网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80376392766228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