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街开业在即
8月13日,“摩羯”台风过后,夜晚又多了些许凉意。上周末才开张的杭州临安区於潜镇后渚村"夜宵一条街",又一次顾客盈门。
八米多宽的街道中间,原本横贯着一堵两米多高的私人围墙,将马路一分为二。如今,围墙拆除、道路拓宽、店面进场……全村迎回了久违的人气,“夜宵一条街”店面出租为村集体增收11万元,还带动了沿街农民房房租上涨。
今年以来,临安如火如荼推进的“围墙革命”,成为越来越多百姓心中一件“民心所向”的大好事。
拆除围墙后,道路拓宽至8米。
大围墙横贯马路 怨声载道
如果你今年年初来到后渚村,则是另一番景象。
位于村中心的鹤山巷与浮玉路交叉口,一堵圈地面积超过1300平方米的围墙,似乎是全村最显眼的“焦点”。
围墙背后,是一户陶姓住户的住宅与果园,围墙正是2012年前后,陶先生投入40多万元建成的。“果园紧挨着马路,建(围墙)的初衷,是担心有人把垃圾随意扔到咱家果园里。” 陶先生的妻子潘英芬承认,建起围墙之初,并没有考虑后顾之忧。
围墙拔地而起,其中鹤山巷一侧的围墙长约70米,将八米多宽的路面一分为二。这些年,随着鹤山巷与浮玉路周边的住户增加到30余户,仅剩四米宽的马路成了车辆出入的老大难。“不少人向村两委投诉,矛头直指大围墙。”方忠平说,今年6月,村两委下定决心,不仅要解决这堵村民意见最大的围墙,凡是浪费土地资源、阻碍交通、有损美观的,一律彻底拆除!
一都村打造“全村无围墙”
摘掉了“薄弱村”的帽子
鹤山巷一侧的大围墙拆除后,村里在拓宽后的道路上开设了“夜宵一条街”。消息一传出,全部26间店面很快一租而空,冷清多时的村落迎回久违的人气。
“夜宵街的辐射范围约10公里,有望成为於潜镇夜生活最热闹的坐标地之一。” 於潜镇三改一拆办负责人郑立说,拆除了大围墙的后渚村,俨然焕发了生机。位于鹤山巷一家煤场的大围墙,推倒后在空地上建起了停车场;土地复垦后,竹笋交易市场重新活跃了起来;随着交通主路的疏通,村里的化田寺每天能够接待满载两三辆大巴车的游客……
通过拆除围墙,后渚村集体一下增加店面收入11万元,加上原来竹笋市场带来的23万元收入,一举摘掉了“薄弱村”的帽子。
不仅在后渚,於潜镇全部30个行政村,都进行着“无围墙建设”。郑立告诉记者,截至8月,全镇已经拆除了150处围墙,包括27处600平方米以上的大围墙,以及泗洲村近2400平方米的超大围墙在内,全部成为历史。
全村无围墙 推动村落景区创建
2月至今,一场“围墙革命”正在临安掀起热潮。
临安区三改一拆办常务副主任田泉向记者介绍了“无围墙建设”的主要整治对象:包括圈占土地面积超过300平方米以上的围墙(不含宅基地),占用基本农田、影响村落景区创建、影响小城镇创建的围墙,以及影响交通安全和河道行洪的围墙等。据临安区三改一拆办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区已整治围墙1336处。
为了推进“全域景区化”,湍口、河桥等镇更是朝着“全镇无围墙建设”努力,不少百姓带头拆起了自家围墙。天目山镇一都村村民夏财根的家,正位于村落入口,家门外超过300平方米的围墙十分显眼。为了改善全村形象,夏财根全家主动将围墙拆除,并计划把家里改造成一间民宿,迎接八方游客。
“拆掉的是围墙,拉近的是人心。”临安区农办主任陈嫩华说,今天的一都村,朝着全村“无围墙”发展,家家门前道路宽,一眼能够望见远处美景。记者了解到,目前一都村已经纳入了临安“村落景区”的培育对象,有望在年内启动创建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