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城村一户人家的家规家训
浙江在线8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祝萍 实习生 叶慧)“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岁;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源于一家一族的训规,也是后世教育的一种独特方式。杭州市江干区的丁兰街道就把家规文化当成了街道文化宣传的重点工作来做。
在位于丁兰街道的大农港河岸,刻着各种家规家训和孝文化的竹简、书卷、扇面、书画卷轴映入眼帘,这也是杭州首条家规文化绿道。而在家规文化建设的示范点皋城村,家家户户的门牌上都印刻着各自的家规家训,传承中国好家风。
从绿化到美化再到文化,丁兰街道的这一创造性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样本。
图自江干发布
204户都有专属家规家训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孝”“器量须大,心境须宽”“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走进杭州市丁兰街道皋城村,在每家每户的院落门口,都能看到一块木质的样式统一的门牌,上面除了一般的门牌信息外,还有这些独特个性的家规家训。
“从门牌到庭院到屋子里面,都会有家规文化的影子,村里出资统一制作门牌,家里的家规牌匾也专门请了书法家书写。”皋城村的团支部书记张凉介绍,每户人家门牌上的家训都不一样,每一句家规家训都是每个家庭根据他们各自的生活特色总结出来的,都是独家定制的版本。
从2017年年底至今,全村204户人家都已经有了各自专属的家规家训门牌。
除了每户人家的特色门牌外,皋城村还有一个“家规文化”的集结地。这座于2017年6月建成、占地150平方米的清廉居,集体展现了整个村庄的发展变化和家文化。
比如“我的家训”展板,就是从全村204户人家中选取了60户的家规家训,按照“孝、德、和、真、学、惜”进行统一的分类展示。
“家规家训的字虽少,但它们对每个家庭的影响却很大。”张凉说,“这几年村里有些孩子考上了北大等高校,这和他们平时所受的家规家训、孝文化影响密不可分。”
皋城村是一个移民村,住户多是从温州移民过来的,身处异乡但始终难以忘怀家乡点滴。纪念家乡的文化,把自己原生家庭和原生环境的文化传递下去,也是村民们的心愿。而这个心愿,如今都在慢慢地变成现实。
图自江干发布
1.8公里的“家文化”
做好每家每户的家文化,还要做好整个社会的家文化。
今年3月,江干区纪委、江干区城管局、中国孔子基金会、九三学社、区妇联、丁兰街道等6家单位联手,在江干区丁兰街道大农港河岸建成了杭州首条家规文化绿道。从丁城路和大农港路交叉口的东南面开始,沿着大农港河一路向东,全程1.8公里,一共设置了家规文化节点131处,其中已实施完成的有110处,待地铁5号线完工后才能实施的有21处。
江干区城市管理综合监管中心副主任李宝刚介绍,家规文化绿道总体可分为西段和东段。其中,西段以“修身、治学、治国平天下”为主题,借助五水共治河道整治,使绿化与文化完美结合,将中纪委编撰的《中国家规》精髓落地江干,融入城市、走进寻常百姓家;东段则是集中展现特意征集而来的杭州市党员干部的优秀家规家训和家风家教故事。
漫步在风景优美的文化绿道上,随处可见的竹简、书卷、扇面、书画卷轴等中国元素承载着经典家规文化,与河岸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并且每个作品都配有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知识。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发掘传承好家风,家规家训要谨记,这是皋城村作为示范点给出的提示。结合绿化做文化,文化发扬靠大家,从点到线,这是丁兰街道在做好家规文化和孝贤文化中给出的精美答卷。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