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晨辉 市委报道组 谭孝军)“哥哥,我们想带你回家!”得知陈文波安葬在美国德州公墓——布利斯堡国家军人陵园70多年的消息,她的堂妹,88岁的陈香蕉老人不禁老泪纵横,她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将哥哥接回家。
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等媒体8月20日的报道《这三位长眠美国70多年的浙江飞行员,你们认识吗?》引发广泛关注,连日来,我们也接到了不少相关线索。其中,抗战时期永康籍飞行员陈福槐,经各方信息比对,确认和陈文波是同一人。同时,另一位籍贯鄞县的飞行员卓志元的身世也已查明,当地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正努力与他家人联系。
岁月能改变容颜,却带不走记忆。尽管已过去70多年,但英雄的故事,迄今还在他的家乡流传。我们来到永康陈文波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追录他生前的点滴,还原他不平凡的青春岁月。
(陈香蕉、陈福明姐弟在回忆陈文波生前点滴。王晨辉 摄)
民族危难,毅然走上战场
“虽然交往不多,但这位大我10岁的哥哥,一直是我的骄傲,也是我们整个家族的光荣。”8月22日中午,在永康江南街道白雁口村陈香蕉家中,一说起陈文波,老人脑海中立刻呈现出一个非常立体的形象:小个子、国字脸、话不多,体格健壮,走路很快。
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等媒体8月20日的报道《这三位长眠美国70多年的浙江飞行员,你们认识吗?》刊发后,我们接到了不少有关这些飞行员的信息,其中永康市民陈先生提供的线索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的堂伯陈福槐,抗战期间是一位飞行员,70多年前被派往美国训练,也是在1946年左右,因飞机失事以身殉职。他的一些遗物被寄回国内,但遗体就安葬在美国。
记者很快将这一线索与永康、金华相关部门以及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组织进行核实,经过多方确认,抗战时期被派往美国进行飞行训练并牺牲的永康籍军人,只有陈福槐一人。而陈文波这个名字,是他入伍后改的,经各方信息比对,确认陈文波和陈先生的堂伯陈福槐为同一人。
和抗战时期多数飞行员不同的是,陈文波并非“富二代”,而是一位贫寒的农家子弟。“我们老家在栗园村,3岁时,我伯母(陈文波母亲)就去世了,伯伯在县城杂货店打零工供他生活,他自小由奶奶带大。”陈香蕉回忆,虽然哥哥家境不好,但他父亲还是省吃俭用供他上学,哥哥也很争气,十一二岁就从永康中学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金华中学,当时成了村里所有孩子的榜样。永康中学2013年修订了一本《桃李谱》,上面记载着从1916年开始至2012年的校友名单。记者在1933年毕业的校友名单上查到了陈福槐的名字。
陈文波的堂弟,81岁的陈福明说,抗战爆发后,堂哥主动报名参了军,也正是那个时候,他改了名字。陈福明的印象中,那个名字里有个“波“字,而陈香蕉则记得,名字里有个“文”字。“当时我们不太注意,现在看来,哥哥改的这个名字,就是陈文波。”陈福明说。
陈文波参军一事,家里人一度是非常反对的。陈香蕉回忆说:“堂哥是家中独子,奶奶、伯伯都不同意他参军,但他说,现在日本鬼子打到家门口了,年轻人都应该参加战斗。”
而这一去,陈文波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永康中学1933年毕业的校友名单上有陈福槐的名字。)
百封家书,倾诉战士柔肠
人虽然没有回来,但陈文波的心却一直牵挂着家人,陈香蕉回忆,几乎每个月,他都要给家人至少写一封家书。
家书寄到当时的永康县政府,陈文波的父亲取来后,会读给全家人听。陈香蕉记得,每次伯伯读信,他们都会围坐在一起,有时候,一封信要读上四五遍,他在信中,除了问候家人,还会介绍自己的战斗经历。
“他会在信中说,他们打仗很勇敢,消灭了不少日本鬼子,他说和我们和日本的战争一定会胜利,叫我们等着他回来,他还说如果哪一天他牺牲了,我们不要难过,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说着说着,陈香蕉流下了眼泪。
也有少数几次,陈文波连着一个月没有寄来家书,这时大家都会很着急,怕他出事。“我伯伯和奶奶会每天去县政府,问有没有信,一直等到他的家书到了为止。”
陈香蕉记得,伯父和奶奶也会偶尔回信给他,问他生活、工作情况,也很关心他的个人问题。“我伯父还为哥哥定了一门亲事,女方是隔壁村的,叫‘桂秀’,不过我哥哥没同意。”
1943年左右,陈文波被选派到美国学习飞行,在美国,他依然会经常写家书过来。“有些信还是用英语写的,可能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为了翻译这些信,我伯伯会步行到金华,找懂英语的先生。”陈福明说,这些年,哥哥总共寄来了将近100封信,遗憾的是,这些信件,现在都已找不到了。
陈福明和陈香蕉都清楚地记得,陈文波寄来的最后一封家书,是在抗战胜利那一年。“他在信中对我们有些抱怨,说总是他写信过来,我们怎么都不回信给他,他还有些赌气地说,如果我们再不给他回信,他也不给我们写信了。”
(陈文波在美国德州公墓——布利斯堡国家军人陵园的墓碑。李安女士提供。)
殉职异国,家人盼他回家
陈文波不知道,家人不给他回信,并非有意怠慢,而是他的父亲正病重,为了不让他分心,大家有意瞒着。1945年下半年,陈文波的父亲因病去世。
而过了没多久,陈文波的奶奶却接到了一封来自政府部门的信,说陈文波在美国飞行失事去世,让他去上海领回遗物,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奶奶一下子晕倒在地上。
“哥哥从小是奶奶带大的,感情特别深,奶奶一直到1953年去世,都还沉浸在失去这个孙子的深深的悲伤中。”陈香蕉说,遗物是他的父亲和叔叔去领的,有他的飞行员服、军功章、手表、照片等,遗憾的是,这些东西,也都已经找不到了。
之后,陈香蕉和家人再也没有过陈文波的任何消息。“很多次,我们都想把他带回家,但不知道问谁,这也成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心病。”
近日,随着李安女士为安葬美国的中国空军寻亲的故事在央视热播,陈文波,这个名字在消失70多年后,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陈香蕉、陈福明兄妹也再次点燃了接哥哥回家的心愿。
“我们还将对伯伯的身份进行进一步确认,并争取尽快把他接回家,让他魂归故里。”陈文波的侄子陈先生对记者说。
同时,记者从宁波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队了解到,另一位尚未找到家人,长眠在美国的浙江飞行员,鄞县籍战士卓志元,经核实家乡为现在的宁波鄞州邱隘,一些年长者对他还有印象,他家境优越,学习成绩出色,同样也是怀着一颗报国杀敌的心参了军,他的家人目前可能在上海,现在,当地志愿者正在加紧联系他的家人。
英雄不该被遗忘,要让英灵魂归故里,我们将继续追寻他们的经历,希望他们早日回家。
(卓志元在美国德州公墓——布利斯堡国家军人陵园的墓碑。李安女士提供。)
【浙江新闻+】
赴美培训的中国空军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布利斯堡国家军人陵园里,长眠着52位中国军人,其中浙江籍的有永康的陈文波,还有两位来自的嵊县闾儒香和鄞县的卓志元,其中,闾儒香的家人已经找到。
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并开始加大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包括派遣空军志愿队到中国作战,为当时的中国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以及培养大批空军飞行员等,以期夺回在中国大陆的制空权,进而以中国为基地,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
与此相应,当时的政府决定在全国各大学大批召募空军飞行员。日寇疯狂入侵,祖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身为中国青年,报效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很多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考,勇赴国难,学校里形成了从未有过的从军热潮。
当时,是首次在全国大学生中招考空军飞行学员(以前是从陆军军官学校的学员中选派)。投考空军,要通过最严格的检查,录取率约为百分之一。入学后的飞行训练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淘汰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经过短期飞行训练后,学员们又先后到美国继续接受各种飞行训练,为期约为一年。1943年起,学员们分批回国,分配在空军的各个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队,与美国空军盟友并肩作战,给日寇的陆军和空军以沉重的打击,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拼尽自己的力量。
在抗战期间,作战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不是很好,空军飞行员的训练确实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课程,在训练时因各种事故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李安说,缅怀抗战英烈,并不是为了复仇和回忆痛苦,而是为了牢记历史教训,为了世界和平。这些埋葬在异国他乡的中国空军英烈们正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警醒世人,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感谢李安女士提供的资料)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