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许苏琴 通讯员 何鑫悦 金嘉奇)刘云芳和丈夫何志耀,家住湖州德清县武康镇。
15年来,一年中有350天,夫妇俩都早出晚归。凌晨,从德清进菜,再运到杭州市下城区潮鸣街道的中江农贸市场售卖,风雨无阻。
近日,记者跟随夫妻俩,见识到了凌晨3时的蔬果批发市场是什么样的。
夫妻俩的时间表
0时至1时。枕头边的闹钟准时响起,夫妻俩轻手轻脚地起床。隔壁房间,刚刚初三毕业的女儿正在熟睡。两人各自洗了把脸,抓起手机、手电筒,带上零钱盒,关上家门,发动那辆老旧的白色面包车……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这一天中,哪个时段该做什么事,两夫妻心中有数。
1时至3时。“去晚了东西不好。”刘云芳说,每天早起的理由很简单。两人先到镇上的蔬果批发市场进货,刘云芳打着手电筒“搜菜”,一家家找本地农家自产自销、新鲜采摘的菜。刘云芳谈好价格,买下。何志耀则负责提到车上放好,两人配合默契。
刘云芳和丈夫何志耀在菜摊忙碌。
刘云芳特别仔细,每次进货都要花上2个小时。夏末秋初,阳光充足,各类蔬果上市,他们每天都会进这几样蔬果:西瓜、香瓜、丝瓜、毛豆、番茄、茄子、青菜、苋菜、辣椒、芋头、土豆、鸡蛋、鸭蛋、皮蛋。有哪些应季菜上市了,刘云芳也门清。比如前阵子,玉米和花生滋味特别香甜,莲蓬和藕到了采摘的季节。于是,采购单上便多了这几样。
3时至4时,这个时间,路上来往的车辆多了起来。何志耀说:“不能开得太快,交通规则总要遵守的。”从德清到杭州,路上一般需要花费1个小时左右。
4时,两人到达中江农贸市场。何志耀搬下一筐筐菜,回车上打会儿瞌睡。刘云芳则开始整理、摆放各类蔬果,直到摊位布置完毕。
6时,附近居民开始陆续来到菜场,刘云芳一边啃着旁边早餐店买来的馒头,一边和居民打招呼。
菜场里,开始热闹起来。
笑容最多的一对儿
据常来买菜的人说,刘云芳和何志耀是菜场里笑容最多的夫妇,两人都非常热情。
大热天,很多居民懒得出门买菜,刘云芳就让大家发微信给她,点好菜,微信支付,何志耀会尽快免费送货上门。对老客人,他们总会顺手送两棵小葱。今天钱没带够?没关系,下次来再给。
最近一个半月,中江农贸市场重新装修,所有摊位都挪到了大门口临时搭的篷。尽管做生意的环境变艰苦了,夫妻俩还是最挂心顾客。
“室外真热,菜经不起晒,我们中午就收摊了。你们要来,早上来啊。”何志耀笑着提醒。
“等装修好了,里面就有空调了。”刘云芳一边说着,一边擦汗。天气热,加上一直在忙,她满脸通红,汗津津的。
“干这个,就是要坚持。如果你‘请假’老不来,老顾客会记挂。”何志耀说。
黄海琴拍的抖音视频。
乐观平和 知足常乐
这些年,夫妻俩也遇上过一些惊险时刻。
有一年冬天路上结冰,何志耀在开车前往杭州的路上,发现前面翻车好几辆。何志耀急忙连打两个急转,鸡蛋都破了,幸好人没事。
“那一天真是运气,哪怕卖菜一点钱都不赚,我们也觉得赚到了。”刘云芳说,这种知足常乐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刚开始卖菜那几年,摊位上的菜半天就卖光了。最近几年,一般都要一天卖完,半夜走出家门,回到家都晚上7点了。”刘云芳说,现在来菜场里买菜的多数是中老年人,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买菜做饭,还不如点外卖省心。
说话间,有位居民抓起一把莲蓬仔细地看了看又放回去了,说“这个太老了”,没等刘云芳开口,便转身离开。
刘云芳说,如果顾客多留一会,她就会告诉对方,其实现在这个时节正适合吃老莲蓬,老的莲蓬剥了皮,莲子拿来煮粥,可以清热解暑。
刘云芳的外甥女黄海琴,在隔壁摊位卖水产。每天凌晨2时左右,黄海琴和丈夫一起去德清的市场进河虾、甲鱼等水产,4时左右运到杭州。
35岁的黄海琴在中江农贸市场已经干了11年。她是市场里嗓音最清亮的一个,老远就能听到她的声音:“哎,河虾,德清河虾。”
闲来无事时,黄海琴擦干了手,拿起手机,在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秀她的水产。看着那些活蹦乱跳的鱼虾,熟悉的顾客会来菜场逛逛,买点回家。黄海琴还帮隔壁摊位的大姐拍了削鱼片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秀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