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也是村民内心的向往和期盼。文明的乡风不仅要靠党员先锋模范的引领,更多的还是依靠村民自发自觉地参与。从美丽的庭院到整洁的村路,从和谐的邻里互动到丰富的文娱生活,傅家路村以党建为引领,文化为抓手,让没有山水资源的村子同样走出了自己的步伐,属于他们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渐次铺开。
浙江在线9月9日讯 不依山,不傍水,离市级交通大动脉也有一段距离,各种资源的先天不足让一顶“贫困村”的帽子牢牢地扣在慈溪市崇寿镇傅家路村长达十多年。但如今,傅家路村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经营性收入和村民收入分别比并村之初增长了74倍、76倍和3.5倍,房子买了,日子美了。从亮眼的成绩回看这里的发展,印证了一句老话:人心齐,泰山移。
人心是傅家路村振兴的起源。陈沸沸始终记得2006年,那是他走马上任傅家路村党组织书记的第一年,也是傅家路村刚刚完成4个自然村合并,走上发展之路的开局年,小村观念、大姓家族、外来人口……用“一盘散沙”来形容当时这个新生的村庄毫不为过。
书记有公心、班子无私心、党员无派心、全村一条心。陈沸沸带头的村班子牢固树立了“班子作风是村风民风重要引领”的认识,坚持以实干强村富民。几年来,村班子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电商服务和村企结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企业能人、宗教人士、外来人口和归正人员的力量,合力共建家园。“人熟、地熟、政策熟”是村党委班子开展工作前对自己的要求,“一碗水端平”是他们处理道路硬化、低保救助等建设项目和民生实事时的原则。
“村里面貌的改善离不开榜样的作用。”崇寿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六塘江北路即将规划时,村民的搬迁问题成了一桩心事。这时,有几个党员、企业能人主动找到村里,表示无偿出让将近1亩多的宅基地作为道路用地,并积极做好周边村民的协调工作,一条农村样板路才成功落地。
“文化礼堂的建设与发展村级经济同等重要,因为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道德上的引领。”有了组建村班子的成功经验,陈沸沸进一步将“众筹”思想融入到文化礼堂的推进工作中。
文化礼堂不应是千城一面的,古香古色的雕栏画柱只是外在的装饰,在傅家路村,本村党员、村民自愿捐过来的旧家具、旧瓷器、书画、农具、器皿则使原本空荡荡的场馆填满了家的味道。绚烂多彩的蝴蝶标本出自社区保安之手,或恣意纵横或端庄秀丽的书法作品来自于本村的书法之家,村中文化名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沈建基老先生和陈波军、童惠、陈心远一家3口作为村民代表,曾先后在文化礼堂举办过诗歌研讨会,开办菖蒲、书画展,文化礼堂成了傅家路村民的精神家园,成了村民爱学爱看爱来的众家祠堂。
在文化礼堂,村规民约的“三字经”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村在上,民为大,公在先,家是根。”228个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每一句,每一字,都经过村党组织班子带头的村班子反复斟酌。行走在村间,可见农户的庭院墙头也挂着被制作成牌匾的村规家训。每户一规、每家一训是形成傅家路村淳朴乡风最基础又最重要的细胞体。
万人村,民族多,心相融,一家亲。“三字经”中的这段话,贵州来的苗族小伙吴通文体会很深。“只要不下雨,我们每天晚上都会来广场打球。”来傅家路村已经有十多年的他因多次在村级球赛中的优秀表现被推举为村业余篮球队的队长,这让他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拓展了当地的社交圈子。听说村里要建民族亲和馆,作为新傅家路人的代表,他还专程将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从老家带来,陈列其中。“在这里,我有存在感,也有获得感。”他说。
华灯初上,傅家路村文化礼堂的文化公园上陆续来了跳交谊舞的中青年,农民广场成了老年人练太极和跳广场舞的舞台,“三北讲堂”夜间成为影院,吸引新市民青年前来观影。以文润民,让这里的“村晚”愈渐精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