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省内各大博物馆共同参与 历时半年选出50件镇馆之宝
2018年09月28日 07:42:00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俞吉吉 朱婧 童健 黄慧仙

zjrb2018092800009v01b002.jpg

  9月27日,“镇馆之宝:浙江省藏宝图”发布活动在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前举行。 记者 吴煌 摄

  浙江在线杭州9月27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俞吉吉 朱婧 童健 黄慧仙) 千年古琴传稀声国宝熏炉放华彩、童声朗诵三字文串起万年越地长歌。

  9月27日晚,西湖畔凉风习习,游人如织,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文澜阁前丝竹声声,古舞翩翩,高朋满座,甚是热闹。

  当晚,由浙江日报和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文澜之夜”暨“镇馆之宝:浙江省藏宝图”发布会在这里举行。

  这是一次别样的“文澜之夜”,在寻宝、展宝、赏宝的讲述中,在杭州歌剧舞剧院带来的美轮美奂的舞乐中,在全省十余家博物馆掌门人和专家的共同见证下,一张幅长达数米的浙江省藏宝图缓缓展开,50件镇馆之宝悉数亮相,同时启动了“护宝小使者”的活动。

  藏宝图线上线下齐发

  全省登记备案的各级各类博物馆已达300余家。各馆每每有其镇馆之宝。它们见证着历史,体现着华夏传统文化独特的气度和神韵。

  从2017年3月10日开始,浙江新闻客户端上推出了集视频、图片、文字于一体的融媒体产品《镇馆之宝》。报道聚焦省内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期一宝,至今已近百期。

  3分钟的短视频、3000字的深度解读,点点手指,就能足不出户看宝贝,听到来自各大博物馆馆长和专家带来的权威解读。

  《穿越时空的水晶杯》、《千年古琴传稀声》、《沉睡湘湖的“中华第一舟”》……它们中有声名远播的“明星”国宝,如在《国家宝藏》节目中亮相的良渚玉琮王,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描写家乡的行书《吴兴赋》,也有最新的考古出土文物,如2016年台州黄岩发现的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等。

  报道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现了文博之美,体现了文化自信,也是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散落在我们省内各地的珍贵文物,呼吁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我们身边得来不易的文化财富。

  此次与浙江省博物馆一起推出浙江省藏宝图,也是“镇馆之宝”栏目的又一次全新的尝试。

  这张藏宝图得来不易,从今年3月起,在经历长达半年的宝物征集、专家初评、大众投票和专家终评等几个阶段后,来自全省30家博物馆的50件宝贝最终从50余家博物馆推荐的200余件文物中脱颖而出。同时,依托于“镇馆之宝”栏目长达一年半的报道和耕耘,这才有了另一张线上的互动藏宝图,扫一扫纸质藏宝图上的二维码,你将拥有线上线下两张不同的藏宝图,真正做到足不出户观宝赏宝。

  现在,这50件镇馆之宝中的多数正在西湖美术馆内的“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中展出,你也可以走进展厅去一睹它们的身姿。

  细说宝物前世今生

  当晚,三位讲述者娓娓道来,话题都离不开某一件打动他们的镇馆之宝。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馆长庄立臻讲起了明代科举孤本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的故事。“天一阁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最悠久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从明代嘉靖年间创始,距今已有450余年了。天一阁被誉为藏书文化史上的奇迹。”

  作为科举文献中最珍贵、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典籍,它正是由天一阁创始人范钦珍藏的。范钦在世时藏书已达7万卷。难得的是,范氏一族制定了严苛而独特的家规,子子孙孙守阁护书竟达十三代。范钦和他的后代可以说是古代藏宝、护宝者的一个典范。

  文物修复师的妙手回春,让稀世国宝重放光彩。从2013年至2016年,浙江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对临安的三件国宝级越窑青瓷文物青瓷褐彩云纹熏炉、青瓷褐彩云纹盖罂和青瓷褐彩云纹油灯进行了长达3年的修复和保护。浙江日报曾在2016年五一劳动者特辑中对这段故事进行了独家报道。在活动现场,这段故事也由报道的撰写者和盘托出。如今,重放华彩的国宝熏炉正在西湖美术馆内的“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中展出。不久后,三件国宝级越窑青瓷文物也将在新落成的临安博物馆长久地对外展示。

  浙江省博物馆的金牌解说员细说了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的前世今生,同场的古琴表演家还带来了一首古琴独奏《关山月》。千年前,这把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出自唐代著名的斫琴大师雷威之手,千年后的2008年,浙江省博物馆曾邀请海内名家录制古琴唱片,再一次奏响了这张历经一千三百年岁月的古琴。浙江省博物馆还定期举办“武林雅韵”古琴演奏会、古琴公益讲座等,还在规划浙博新馆之江馆区时设计了古琴剧场,专门用来演奏馆藏的古琴。2019年,浙博还将举办唐宋古琴大展,“彩凤鸣歧”也将再一次鸣响。

  传承传播共献妙计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古筝二胡重奏《渔舟唱晚》、民乐合奏《西湖春》,演奏这些曲子的“西子国乐”是杭州歌剧舞剧院自G20峰会以来重点打造的民乐团队,拥有多位毕业于国家高等艺术学院的青年演奏家,一直致力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保护和发扬江南丝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踏歌》源自民间,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现场,年轻的舞者们舞姿流动绵延,节奏洒脱步均衡,勾描了一幅古代俪人携手游园的踏青图。

  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说:“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传播。只有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兴趣了,才会有传承。可以通过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结合、新媒体呈现等,让历史‘活’起来,让年轻人更有参与感。”

  在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雍泰岳看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博物馆进校园,博物馆服务特殊人群、留守儿童,都是浙博近几年来一直在做的,此外,持续性的系列品牌活动也是未来博物馆在展陈之余,发挥宣教功能的一大载体。他表示,与浙江日报合作的《浙江省藏宝图》活动,就是一次很好很新颖的尝试,希望未来可以与社会各界多多开展合作。

  在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馆长庄立臻看来,博物馆如何吸引年轻人至关重要。作为景区,天一阁开设了智慧导览,每一个讲解点有4种语言,也曾开设过数字展厅,戴上VR眼镜,就可以看到会动的古画,此外,博物馆还开发了古籍修复和团扇制作的体验套装,让孩子们和年轻人能在DIY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前不久,天一阁原创的范钦卡通形象“阁主大大”成功通过浙江省版权局审核,完成了版权登记,这是天一阁博物馆首个将知识产权正规化、合法化的文化IP。

  “文化传承,不能以器物论器物,需要能触动人们心灵的展览,要重视与受众的互动,文博讲堂、宣教活动都应该成为展览的标配,尤其要推出面向青少年的活动。”到场的金华市博物馆馆长徐卫、丽水市博物馆馆长王玉英不约而同地这样认为。

  “这个活动里包含着很多学校第二课堂的内容,参与其中既能拓展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也能加强亲子交流。”李女士的女儿刘婧来自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是当日获赠《浙江省藏宝图》的“护宝小使者”。刘婧和她的同学钱龚睿希望能按照藏宝图的指示,去各地欣赏这些镇馆之宝,充分感受浙江大地的文脉渊源。

责任编辑: 王艺

标签: 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古琴;天一阁;博物馆;博物馆馆长;传统文化;青瓷;文澜阁;上线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