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坚守底线:中国改革成功的保障
2018年11月05日 12:17:3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金民卿

  走过波澜壮阔40年历程的中国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结构,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革命。但是,这场革命不是没有底线的,40年改革开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底线、指导思想底线、社会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和人民利益底线,这就是底线思维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始终贯穿着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同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重要思维方法。底线就是不能突破的红线,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底线一旦被突破,事物的性质就会被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牢固坚持和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管控风险、守住底线,防患于未然,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在生态环境和社会民生方面,要严守资源消耗的上限、环境质量的底线、生态保护的红线;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要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国家利益方面,坚定不移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反腐败斗争方面,干部要守住做人、做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对法纪、制度要时刻怀有敬畏之心,做到不越边界、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这些重要论断和举措,既是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对4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和弘扬。

  改革开放始终坚守指导思想底线,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革命,改革开放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但是,理论创新决不能动摇甚至丢掉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强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始终高举这面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出现波折、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时,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而邓小平同志则坚定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绝不能动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改革开放始终坚守党的领导底线,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始终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的。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一条提出来,突出强调党是改革开放的主心骨、领航者,处于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正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才既没有走老路也没有走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进程中,党和人民对否定和反对党的领导的思想和做法进行坚决反对和打击。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公开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否定党的历史和党的领导,党中央领导全党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斗争和有力反击。20世纪80年代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党领导人民予以坚决打击,保证改革开放继续沿着正确道路发展。在新时代到来之际,一些人坚持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党史、国史和革命史,否定党的领导;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四风”问题突出,违法乱纪现象蔓延;极少数高级领导干部政治野心膨胀,搞政治阴谋活动,扰乱党内政治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进行了坚决斗争。

  改革开放始终坚守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这个制度的颠覆性改造;是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发扬优势、革除弊端、大胆创新的过程,而不是放弃、背离或改变这个制度。邓小平同志提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所进行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而不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所倡导的“资本主义化”的改革。不进行改革,就不可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继续保持蓬勃生机;在改革中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会葬送党和人民多年奋斗的全部成果。我们在改革开放上绝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就是说,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但是,改革开放绝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犯颠覆性错误,而是要通过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那些打着改革旗号否定和危害社会主义的做法必须坚决打击。

  改革开放始终坚守人民利益底线,始终把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创造者,当然也是利益的享有者,必须让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落脚点和归宿点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关键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核心要义就是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人民主体地位的首要原则,在新发展理念中强调了共享发展。经过长期发展,改革开放发展到新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更加期盼幸福生活,更加追求公平正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始终坚守国家利益底线,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的改革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自主性改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必须牢牢坚守的原则。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根据社会主义国家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决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外国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照搬。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凡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坚决破除阻碍改革发展的各种藩篱。与此同时,必须牢牢坚守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冯一伦

标签: 改革开放;国家利益;改革;实践;马克思主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