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肖淙文 顾雨婷 县委报道组 盛思佳)近期,王华荣有点焦虑。他经营的嘉善小白龙果蔬专业合作社,今年400亩甜瓜只卖了约300万元,销售额比前两年少了一大截。“行情在走下坡路。”对于这个数字,王华荣并不满意。
但想提高种植效率,上了年纪的农民要他手把手教;想培育新品种,新盖的实验大棚只有他懂技术;想向外拓展市场,人脉和资源无人能助力……所有这一切,让44岁的王华荣有一种孤军奋战的感觉。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在不少地方,乡村人才“后继无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乏力等现象日益突出。近日,记者在嘉善罗星街道、西塘镇等地蹲点,走乡村、访农户,探究新形势下乡村人才培养的症结和出路。
刻板印象仍在
11月9日上午10时,罗星街道厍浜村的小白龙果蔬专业合作社,67岁的冯荷花麻利地整理土地,为下一季的甜瓜种植做好准备。像她一样,合作社聘用的25个长期工,年龄都在60岁以上,最大的已经70多岁。
“周边村里的年轻人,甚至50多岁的村民,几乎都进了工厂。来做农业的,不到60岁就算年轻人了。”王华荣无奈地说,他曾试图将待遇提高到每天150元,招揽一些60岁以下的村民,仍然无人前来。
与工厂争人,是目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窘境。嘉善西牛家庭农场所在的西塘镇礼庙村,10年来农民人数减少了一半以上。农场负责人沈正平说,以前常有三五十人找上门来要活干,“现在一家家上门请,都找不出10个人来。”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尽管近年来嘉善现代农业发展如火如荼,但大众对农业和农民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仍然存在。今年,38岁的奚叶青从企业离职转行做农业,在浙江一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辟了一块“纳米小番茄”大棚,利用高科技的纳米水凝膜种植技术种植小番茄,售卖价格高达每斤60元。
尽管如此,奚叶青在招聘员工时仍被泼了一盆凉水。“有年轻人一听是种番茄的,扭头就走。”这让他十分困惑。在他看来,工厂化的农业和职业农民,是未来中国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如果大众对农民的身份认同少一些刻板印象,将会有更多年轻人愿意进入这个行当。”
最缺职业农民
近年来,嘉善不断探索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经营,以提高农业效率。目前,全县土地流转率达到72.75%。
农业产业振兴之路已经起步,人才的掣肘越来越明显。
经过20年的努力,王华荣的“小白龙”品牌甜瓜已经销往杭州、上海等地市场。“现在,我最缺的,是不种田的农民。”王华荣说。这几年,他在甜瓜基地里搭起4个实验棚,试图培育新种,提升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但是除了前来沟通指导的专家外,合作社里没有一个人能帮上忙,日常的科研、培育工作全由王华荣一人负责,“别说新种培育,就是搜集市场信息、拓展销售渠道,也没人能帮上忙。”不久前,一名珠海同行告诉他,自己新招了一批大学生技术员,这让王华荣羡慕了好久。
已经有农业主体加大投入,招引专业人才。在沈正平的家庭农场里,2000亩的土地上的长期工只有9个,但个个都是专业机械手。靠着过硬的技术,41岁的安徽农机手乔印虎,每年收入9万多元,今年他用积蓄买房,正式成了新嘉善人,“现在,做好农业也是有门槛的,有了专业技术才能吃得开。”乔印虎说。
“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要有专业技能型、生产经营型、社会服务型等多种职业农民合作完成。目前来看,我们的农业人才是缺位的。”嘉善农经局科教科副科长王群说,他走过嘉善许多地方,从专业大户和农业带头人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缺人”。
加强职业培训
嘉善农业从业人员4万余人,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涉农创业者等。以粮食生产为例,从业人员年龄主要在40岁到60岁之间,并且依旧依赖传统种养经验,缺少现代和科学种养的意识。
如何为乡村振兴,培育合格的农业人才?
“我们一直在探索,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农民培训与职业农民培育。”王群说。2014年,嘉善成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当地依托全县9个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4年至2017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703人。
今年,根据农业主体的实际需求,嘉善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行升级,按产业类别分成12期,重点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人才。课程安排也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开展,集中授课和现场教学相结合,把更多学习场景设在田间地头。
除了自我培育和提升,更多农业大户和经营者尝试从外部引人才。
今年毕业季,嘉善县农经局组织当地9家新型农业主体来到浙江农林大学,进行农业对口招聘。9家企业共推出60多个岗位,招聘当天就收到85份简历,24人达成就业意向。许多像王华荣和沈正平一样的农业大户,都加入了这次“抢人才”大军,他们说:“土地的未来是我们的,更是年轻人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