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夏丹 诸暨日报记者 斯海燕)“算无遗策、海纳百川、安度困境、高瞻远瞩。”
近日,我在朋友圈分享了16个字,发表后引发众多企业家朋友共鸣,点赞留言一箩筐。不出我料,直击我心的16字,也深深击中了企业家群体敏感细腻的内心。
对历经改革开放40年风云变幻的我们这一代企业家来说,40年摸爬滚打,40年砥砺前行,正是在与一个又一个困难正面交锋并克难攻坚的过程中,才让企业屹立不倒,并一步一步做大变强。
神仙都扭不了亏?
我偏不信了!
记得1986年,我刚接手富润,那时候还叫诸暨国营针织厂,在一个小弄堂里,100人不到的地方国有企业,300多万元资产,300多万元负债。当时组织派我去的头号任务是“扭亏为盈”。上面还派了一个整顿小组来帮助我扭亏为盈,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有人对我说:“赵林中啊,我看这个厂是神仙都扭不了亏啊。”可我偏不信了,生产经营我不懂,但当时诸暨流传一句话“若要富,做坯布”,把坯布出口或卖到深圳等沿海城市去。于是我就真干了,把浙江产的坯布卖到北海、湛江、深圳等沿海城市。
那次出差总共7天,回到诸暨一算账,总共赚了60万元,纯利润50万元。这个事情在诸暨可是不得了啊,那时诸暨有个绢纺织厂,国家二级企业,工人两三千,年利润是100万元,称“百万富翁”,但我们员工不足百人的小厂一票生意一个星期就赚了50万元,这仗打得相当漂亮。就这样,到1987年,我接手针织厂的次年,工厂就实现了扭亏为盈。
去了趟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除了赚到钱,更让我感受到了外面的新鲜思想。回来后,我就甩开了膀子干起来。当年,我就在厂里的车间搞起承包,把车间承包给车间主任,并下放权力。事实证明,这么干确实能充分调动国企员工积极性。那一年,漂染车间主任按协议应奖两万多元钱。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万元户,那是不得了啊。不过这石破天惊的做法,也给我带来了不小麻烦。
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我逐一对照,更觉得自己这条路走对了,“这就是‘改革’,这时才有人说我真有点超前意识了。”其实,不是我有超前意识,是我从问题出发,一切奔着解决问题而去,亏了就想办法赚钱,员工没积极性就想办法激励他们,就像小平同志后来说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正因为大胆干了,次年就让针织厂起死回生,5年后成为诸暨市首家销售超亿元的企业,7年后更成为拥有2000多万元资本金的中型国有企业。1994年,成立了全国针织行业中第一家规范化股份公司——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回过头去看,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华民族天翻地覆变化的背后,深层次的是解放思想。我觉得,思想解放既不是我去解放你,也不是你来解放我,而是自我的解放。这种解放所带来的动力、源泉是巨大的、无尽的。
人心稳信心来
预期定干劲足
过去40年里,不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巨大时代里变得更好。可是这个走向更好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步步克难攻坚得来的。就像现在,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导致我们的实体制造企业、民营企业遭遇巨大难关。又到了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
我常说,再苦再难,也不如起步时难。前段时间,我和一位正逢磨难的诸暨企业家老友聚了聚,聊了许多往事。事后,我归纳了大家的心得思想:如果磨折是一场洪灾,那就努力把它变成一种灌溉。我还打了一个比喻:“企业的发展就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沿途既要把握方向保证速度,又免不了出现意想不到的‘飞石’‘地钉’等突然情况,那就只能停下来冷静处理,各方帮助整理调整修复排除故障,从而提升,继续稳步上路!”
就是说,经营企业困难是避免不了的。和很多实体制造企业一样,当下的富润也面临诸多挑战。尽管今年上半年富润利润同比大增117%,但下半年能否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还需要多方努力。尤其今年以来,成本上涨、出口承压、创新乏力及资本市场频繁下挫的重压,多重困难交织一起,让制造企业深感压力山大,富润也不例外。
现在的富润,正冷静处理眼前复杂经济形势引发的困局。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多少困难,最后都迎刃而解,没什么了不起!”虽然此话不错,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每一次困难,都需要智慧来化解。就像现在,多重困难交织,该从哪一环来解局?一环解错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富润能否承受最坏的后果?这些都对我这个掌舵人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常说自己是一家之主,富润在职退休员工加起来一万三千多人,我一步行差踏错都会影响上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所以也时时如履薄冰。
我常说“企业家是为解决困难而生的”。现在,就是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时候。就在16字微信发表后不久,我们公布了近期一个重大举动,斥资1.08亿元成为诸暨农商行第一大股东。这次收购资产有利于扩展公司在金融板块的布局,提升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拓宽公司资本运作空间,也是富润应对当下困局的主动迎击。
再有一点,我想说的是,要相信党的智慧和政府的能力。其实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化解,不是靠某一家企业某一位企业家力挽狂澜,而是全党全社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当下,党和国家已经注意到实体企业的困难,并在不断研究并出台应对之策。像最近习总书记给民营企业家回信,就是让民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我认为,人心稳了,信心就来了;预期定了,干劲就足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