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琛(左一)、赵斌(中间)和沈思凯(右一)都入围了本次阿里数学竞赛初赛。
浙江在线11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祝梅 纪驭亚)从9月宣布举办初赛到现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将于11月25日上午8点至12点揭开序幕。初赛时,近4万名报名者中产生了328名决赛入围者,记者从阿里巴巴方面获悉,浙江地区共有15位参赛者入围决赛,他们大多是浙大数学专业的学生,而在决赛前,我们见到的这三位入围者,会有一些小特别。
80后、90后、00后,好巧不巧,面前的这三位分别代表了一个年龄层,他们分别是来自杭二中的师生和一家创业公司的数据分析师。因为数学,他们在这场比赛中相遇,而他们的人生也都与数学密不可分。
三道初赛题的跃跃欲试
那么,三位入围者是怎么发现阿里在举办数学竞赛的呢?初赛成绩怎么样?
彼时,来自杭二中的高三学生沈思凯正在准备留学事宜。知道这场比赛是从数学竞赛贴吧里,在这个圈子里,大家会互相沟通各种数学大赛的讯息,沈思凯忙完白天的课程,在深夜打开了题目。
“我用了两个晚上完成,大概花了6个多小时吧。电脑没带,都是在纸上写好拍照上传的。”沈思凯年纪最小,但已参加了不少国内外的数学竞赛,高二时获得过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去年还在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中排名到全球前十。
在沈思凯看来,三道初赛题目里和传统数学竞赛题目最相似的是第三题,其他两题,一道因为自己经常点外卖凑单特别“有感觉”,另一道题则要用上高中还没学到的建模知识。
事实上,在通过初赛的328名入围者中,中学生一共8位,沈思凯是其中的第二名、也是浙江地区的唯一一名。虽然这场比赛不设门槛面向所有人,但在杭二中数学老师赵斌看来,三道初赛题需要用到相当广泛的数学知识,涉及到数学专业大四到研究生要学到的内容。
出于兴趣,赵斌自己也参加了这次初赛,“朋友圈的转发特别多,老丈人看到报纸上的信息也转发给我。”在初赛中,沈思凯的分要比赵斌略高一些。“学生本来就应该超越老师。”赵斌说,沈思凯在杭二中排名年级前20,此前在文澜中学也是佼佼者。赵斌在杭二中负责数学竞赛已有三年,在教上一届学生时,小一届的沈思凯就常来“蹭课”。
在几乎同样的时间,杭州玳数科技有限公司的周琛正在杭州云栖大会现场。作为一名算法工程师,周琛白天在公司展位上“搬砖”,甚至还扮成公司的吉祥物人偶跳舞,在大会上得知了比赛的消息,他在深夜打开了题目,回答到了深夜2点。
“虽然是做算法工程师,但其实算法背后很多东西是用数学去推导的。初赛的第二题如果用编程序的方法会很快,但是要用数学思维去解决还是有一些难度。”他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自己最终拿了79分。
决赛当前 他们在准备什么
据了解,本次数学大赛决赛为入围者准备了四个不同的方向,决赛考生可以从中任选一套试卷。这四个方向分别是分析与微分方程、几何与拓扑、应用与计算数学、代数与数论。
相较初赛,决赛题目的设置会更垂直,其目的是进一步挖掘好的数学苗子。而在决赛之后会举办大师班也将邀请张益唐等华人数学最高成就的领军人物,为决赛选出来的选手上课,并引导他们完成创立自己的数学学术成绩。
对于决赛,沈思凯和初赛时候一样放平了心态。初赛的建模题是沈思凯还没系统学过的内容。“还好,参加过竞赛,看过一些相关的书。”他觉得,自己就是把自己会的都做了,相比与别人PK,更多是自己对自己的挑战。
沈思凯在初赛遇到的“对手”大多来自北大数学院、清华研究所。“能入围决赛已经是在仰望前辈们了,但我对数学感兴趣,都愿意插一脚,不会的内容,我会在大学期间继续学习。”沈思凯透露,自己目前申报的都是纯数学专业方向,但在大学期间还会进一步挖掘自己的兴趣点。
赵斌则更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他表示,自己目前在带的是高一的学生,这次大赛初赛的题目对高中生而言还有些门槛,但初赛的第三题和传统数学竞赛相近,他也曾把第三道题目分享给自己的学生,下午给到的题目,学生家长晚上就发来了答案,并且是与他不同的解题思路。
对数学而言,赵斌觉得临时准备很难,功夫积累都看平时,他会把初赛决赛的题目积累下来,作为讲题给学生练手。沈思凯最近正忙着学习LaTex,对这种决赛交卷的方式他还不是很熟练。
而对决赛的结果、大师班的培训,周琛很有兴趣。“传统的数学竞赛是线下的,这样线上的比赛很特殊,也会散播得更广,这可能会是一种趋势。”他说,决赛时考生需在有摄像头的屏幕面前答题,这可能是更公平、更专注的一次挑战。已经是上班族的他面对决赛表现得也很“佛系”。
有兴趣才会有乐趣
在入围本次决赛的328名选手中,有8名满分获得者,其中4位来自北大,1位来自清华,还有1位来自中科院。说是“高手在民间”,数学到底要不要靠天分?
“其实数学竞赛和大家对数学的理解不太一样,高中数学为了应试要有所设置,而数学竞赛的题目如果真正理解进去会很有意思。”赵斌对眼下的全民竞赛热并不看好,他说,曾有调研显示只有5%的人适合学数学,但真正学数学、从事数学研究的人并不多。在杭二中,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会自己找上门,他们可能是5%之中已经被“选过”的人,而对数学有兴趣,才能有乐趣。
在杭州,沈思凯是最早一批开始接触奥数的人之一。小时候他就表现出了对数字的敏感,父母也会有意识地用24点等游戏帮他做练习。
“开始系统学数学是小学五年级,当时杭州还没有那么多数学机构,学而思刚刚办起来。”沈思凯回忆,从初中起,自己开始逐渐涉猎国内外的数学竞赛,而他能够从数学中发现乐趣,愿意为了一道题目去钻研。
和沈思凯不同,周琛是从初中时候才被发现了学数学的天分。“当时成绩其实很一般,初中数学老师注意到我做出了一道很多同学做不出的题目,解题思路也和标准答案不一样,觉得我有开发潜力,开始特意栽培我。”
2009年,周琛获得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宁波城区第一名,保送至宁波效实中学。高三时,他参加自主招生,获得清华大学降30分、复旦大学降一本线的录取资格,最终选择了复旦大学数学系。
“大学最初我更关注研究方面的东西,大三时候开始关注如何把数学应用到项目中,对应用领域开始感兴趣。”周琛表示,2014年自己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上海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自此开始转向统计建模方向,并在本科期间成功申请美国芝加哥大学统计学系硕士。
“工作中很多时候遇到瓶颈不开心,但唯一能确定的东西就是数学。”今年5月起,周琛回到杭州工作,从事与数学相关的工作是他梦寐以求的,在他目前主攻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很多东西没有既定公式,需要他从头思考、创新、尝试。
数学好的人,往往在其他领域也展现出天赋。沈思凯四年级开始学国际象棋,起步比别人晚,但用了一年就超过了其他同学,“就是能想得比较清楚。”他说,自己在家也是负责计算怎么买东西最划算的那一个。
沈思凯说,自己会在大赛前集中投入训练数学,但日常学习数学的时间均摊一下大约是1-2小时,但睡前也会看数学书。
周琛则从小就开始学习民族器乐,曾任复旦大学民乐团琵琶首席、弹拨声部长。“数学是基础科学,很多事情都与数学相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