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惊人一跃——光荣浙商明峰医疗的价值超越之路
2018年12月03日 10:34:00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朱言 金长青 黄云灵

  商品-资本-商品:逻辑的起点

  “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浙商温暖者、温暖者共同体联合主席、明峰医疗董事长潘华素笑着说。PET/CT样机、CT样机、奖牌、荣誉证书琳琅满目的展厅旁,是堆满了各种精密仪器的大车间,这是她近10年来的奋斗天地。

  “美国总共6500多家医疗器械厂家,中国却有15000多家,部分类别的医疗产品,国内同时有30~50家甚至上百家在做,低端重复建设占用了大量行政注册审批资源,也严重削弱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盈利和创新能力。”相关专家认为,正是过去大量企业放弃技术创新,降低质量管理,导致了国产医疗器械长期处于中低端水平,无法在高端领域与国际竞争。

  而光荣浙商明峰医疗选择了向上溯游,加大研发,在高端设备上发力。因为产品战略关乎企业竞争力。

  在明峰医疗,他们把企业常挂在嘴边的“降成本”三个字改了一个字,叫“讲成本”。

  潘华素说,由“降”变“讲”,不是说企业不再注重降成本,而是企业更关心在产品战略中应该把什么放在首位,是成本还是质量、技术含量?如果是后二者,那就不能简单地靠牺牲它们去降成本。相反,有时候为了提升质量和技术含量,反而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成本。

  “决定CT机价值的是影像链。”潘华素说,用更短的时间,检测隐蔽的病灶,并形成清晰图像,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探测器是核心。于是,明峰医疗就毫不犹豫投入研发成本,花重金引入世界一流人才团队。结果是,他们自主研发的探测器技术,填补了国内高端医学影像领域的技术空白,当年他们申报的“CT探测器及核心部件产业化及关键技术开发”就通过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评审。

  向价值链高端进发——明峰医疗“从降成本到讲成本”的悄然转变,无疑让我们感到欣慰。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更科学、更合理地讲成本,中国制造就能更有竞争力,更好地迈向中高端。

  7年来,潘华素把经营医院的收入和丈夫经商的收入拿来做科研,先后已投入近13亿元,到现在企业仍做着“亏本生意”。从马克思的资本论角度来看,企业得到钱后要先变成物,然后再从物变成钱,从物到钱才是惊险的一跳,才是钱增值或者贬值的关键。在明峰医疗,他们对这个经典公式有着更朴素的理解,产品!产品!还是产品!

  当年,“无知无畏”地闯入CT行业,专注产品研发和创新,却让明峰寻找到了一个真正具有市场蓝海价值的“好产品”。这个“好产品”可以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这个“好产品”可以降低就医成本,造福普通百姓;这个“好产品”可以避开拥挤赛道,走出差异化路径……

  今天,明峰的产品已经站在了世界第一阵营。问及这条突围的路径,潘华素说,“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着我们中国人在思考逻辑上,更容易关注产品周边的环境,这也决定着我们一定会从用户应用角度来思考技术创新,从而让创新更贴近用户,让工业化产品不再冷冰冰,而是本着解决用户痛点与问题而生,这种结果就在源头上超越了国外产品的创新逻辑。

  “明峰在攀登科技高峰的时候,想着的不是哪个技术难,哪个技术高精尖,我们就去攻克;而是哪个技术可以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能够对预防和检测起到更精准的效果,我们就去突破。”如果说应用价值创新是解决用户的痛点,那么坚持“更高科技,更少伤害”的用户价值,则是明峰对用户的温暖初心,也是明峰在高端化市场发出的强音。
  跟跑-并跑-领跑:竞争的优势

  每个到明峰的展区内参观的人,都会被一台PET/CT样机吸引。潘华素介绍说,这是明峰医疗花费4年时间打造的中国首台基于SiPM的全数字化PET/CT,用于显示身体的断层图像,以便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

  而早在2012年,明峰申报的《PET/CT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就被选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科技项目;2016年,该PET/CT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明峰拥有的另一尖端科技,是256排16厘米高清高速大容积CT。据介绍,目前国际上有能力研发和生产256排CT的只有美国GE公司。而明峰的256排CT已于2017年立项,裸机现已基本完成。

  “用在CT上的探测器,可以说是CT机极其关键的部分,是影像链的源头。而高度集成的模块化探测器,明峰已经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原来GPS(GE、Philips和Siemens)旗下的CT供应商都不愿意和我们合作,后面看到我们CT的增长量很快,他们开始愿意接我们的订单,目前我们有300多家供应商。”光荣浙商、明峰医疗董事局主席王瑶法说。

  明峰医疗的展厅入口处有一面照片墙,其中一幅照片中,二十多人围着一台CT机留下笑容,绝大部分都是外国面孔。王瑶法告诉我们,这些是美国FMI团队的早期研发人员,他们中有的甚至曾参与美国登月计划点火系统的研发工作。而FMI,正是明峰医疗最初的科研和制造能力的来源。2010年,明峰医疗投资1800万美元,全盘接收了这家美国CT机制造商30多年的制造经验和研发力量,开启了明峰自己的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创新之路。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企业的创新基本处于跟随的状态,医疗器械创新水平能够赶超国外,一直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如果说购买吸纳先进技术是后入局者科技创新的快捷路径,那么,让人才集聚过来,把这些成果消化再创新,就是我们通向长远发展的必由路径。”潘华素说。

  此后,为研发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关键模组,明峰求贤若渴:引进CT探测器和材料方面的国际一流专家、曾任GE探测器材料首席工程师的江浩川博士出任公司总裁,主攻探测器研发与产业化;引进拥有33项核磁共振技术国际专利的专家、前通用医疗副总裁邹学明出任副董事长;聘请高级图像重建工程师毛桂林,建立了明峰的CT图像团队……为让这批人才与公司共同发展,核心科研团队拥有明峰医疗股权,同时,明峰还为他们配备了专业团队,600多人的公司,研发团队的人数占到70%。

  当下,我国科技创新已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新阶段,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明峰是典型的缩影。

  2018年7月3日,明峰医疗作为入围工信部、卫健委联合实施第一批示范项目的8家大型医疗设备企业代表之一,参加了国家工信部、卫健委召开的示范项目总结会议。目前,明峰医疗已在国内销售200多台CT等设备,经专家认证,其图像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资本-资产-资源:扩张的潜能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受国家医疗器械行业支持政策的影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高达5233.4亿元,过去6年来CAGR达到18.21%。然而,我国人均医疗器械费用支出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人均医疗器械费用皆大于100美元,瑞士高达513美元,而我国人均医疗器械费用仅为6美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未来医疗器械行业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国之重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用在明峰医疗的产品上,一点也不为过。

  目前上海联影、辽宁东软、浙江明峰为国内同一领域的领先企业。明峰在大排量CT的技术上已开始领先于全球同行,特别是正在研发的国家“十三五”重点项目256排CT,将于明年问世。届时,除了GE,明峰将是全球仅有的一家能生产的企业。

  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不易,打破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更不易。

  目前明峰医疗产品尽管进了浙大附属第一医院这样的大医院,但主要销量还在国内民营医院,“因为民营医院花的是自己的钱,自然要采购性价比高的产品”。如果浙江公立医院大量采购明峰医疗产品,不仅能省下可观的财政费用,明峰还可以为地方政府增加可观的税收。

  据来自工信部的权威消息,国家对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更加重视,希望在2020年国产医疗设备覆盖率达到50%,到2025年提高到70%。国产代替进口已然是大势所趋,这对明峰医疗在内的自主品牌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据介绍,明峰医疗近3年来销售额约3亿元,2018年公司产值预计可达7亿元,销售额预计5亿元以上。“对于明峰医疗这样具有核心技术与广阔市场的创新型公司来说,如何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机会快速做大,如何进一步打破外企垄断、让‘首台(套)政策’更好地落地执行,如何更好地宣传、让老百姓信任国产医疗设备,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关专家呼吁。
  小我-家国-世界:价值的超越

  超越商业,保持初心。她,曾经是病人眼中亲切的医生,如今是外人眼中为了事业可以牺牲很多的女强人。从病房到企业,她用了十年的时间,践行着自己最初对于病人的那一份承诺。她,就是明峰医疗董事长潘华素。

  早年还在做医生的潘华素最怕查房,因为医院住院处的患者大多是中晚期肿瘤患者,他们只能靠姑息疗法延长发病时间,而查房的时候,病人会问医生“我有没有好一点?”这常常让潘华素感觉无能为力。一个再好的医生,也需要好的设备作保障,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这似乎就解释了为什么潘华素不光要打造国产CT,还要打造能早期发现肿瘤的PET-CT。

  “目前真正影响一个家庭或者影响肿瘤患者,让他们痛心的事情,就是花再多的钱也不能把病治好,但是一个好设备能够早期发现肿瘤,就是PET-CT。”作为一个有从医经验的人,潘华素对PET-CT情有独钟,因为机器可以发现早期肿瘤,从而尽早治疗。

  当时的潘华素就想,如果中国有自己研发的产品,它的价格就可以下去,把检查费用降到三四千元,就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压力。“不管我曾是医生也好,企业家也好,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下去,哪怕有多难。”这是潘华素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病人的承诺。

  回忆研发之路,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钱和技术。“我们很缺钱,每个月不仅研发经费就要四五百万元,这么多的研发人员,工资也要五六百万元。”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潘华素始终没有后退半步。她含泪将老公经营多年的水泥厂卖掉,换取流动资金。遇到技术壁垒了,她亲自去国外找专家请教,当我们在欢度春节的时候,她却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和国外的技术人员改进设备。

  超越利益,义利并举。潘华素常说:“只有不懈奋斗才能收获幸福,作为一名医生和企业家,我奋斗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救助更多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的明峰医疗已经开辟出了新路子。今年11月初,明峰医疗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2018年度“克利夫兰医学创新峰会”,并为两款自研CT设备举行了专场发布会。就在参会的一个月前,这两款CT类产品——ScintCare CT16和CURA 16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证,这意味着该产品在医疗器械的主要市场和制造国的美国获得了上市资格。

  超越小我,家国情怀。潘华素自豪地说:“振兴民族医疗设备产业,创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是我们多年来的梦想,如今梦想终于开花了!能够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深感荣幸。未来除了国内市场外,我们将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展开合作,实现共赢、共享。”

责任编辑: 王艺

标签: 医疗;研发;PET;医疗器械;高端;探测器;样机;展厅;资本;医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