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方序 吴嘉)短短四个月,肛肠科三四类手术增长121%,这让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浙二余杭分院)肛肠科原主任张磊很是欣喜。
几个月前,他曾找到院领导,主动让位科主任一职,甘做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医二院)下沉专家的副手。这样的稀罕事儿,在余杭一院并不鲜见。这得益于浙医二院与余杭一院共同探索的“双下沉”新模式——“科联体”:浙医二院相关科室主任,担任基层医院融合科室的大主任,并派驻科室副主任或医疗组长担任执行主任。
“多年来,浙医二院一直在探索精准下沉模式,根据每家分院的特点和定位,输送适合各分院的’成分血’并实现其造血功能,让基层医院迅速成长。我们与余杭分院探索科室间的深度融合模式,突破了以往特聘专家定期坐诊或手术的单一职责,实现基层医院与浙医二院的同质化管理,更好服务当地或周边百姓。”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
将基层当“亲生儿”
“没想到,在区级医院治好了我多年来的鼾症。”被夜间打鼾折磨数年的嘉兴人陈先生兴奋地说,多年来每当入睡他就呼噜震天响,严重时一晚睡眠呼吸暂停100多次,自己和家人都担惊受怕“睡死过去”,期间也去过多家大医院,都没能解决这一“顽疾”。不久前,“余杭区睡眠中心”在浙二余杭分院成立。现场,浙二余杭分院耳鼻喉科执行主任袁晖为陈先生进行了义诊,陈先生的鼾症得以治愈。
耳鼻喉科是浙二余杭分院首批尝试“科联体”模式的科室。自2016年1月开始,浙医二院耳鼻喉科主任杨蓓蓓任余杭分院耳鼻喉科大主任,副主任医师袁晖任执行主任。袁晖每周需在分院工作4天,不仅对科室进行统筹管理,还参与门诊、查房、手术、学术活动等科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浙二余杭分院耳鼻喉科借助总院的力量,重点发展“鼻科学”,与浙二解放路院区和滨江院区重点发展耳科学、喉科学相错位,强势推动浙二余杭分院耳鼻喉科在区域“鼻科学”亚专科领域的发展。仅在2018年,浙二余杭分院鼻内镜手术占比60%以上。
浙医二院消化内科主任、余杭分院消化内科大主任蔡建庭说,“科联体”模式让基层医院充分放权给下沉专家,也迫使下沉专家更为“上心”,将基层科室也当成“亲生儿”一样养育。
技术管理齐上阵
“科联体”融合模式不仅促进浙二余杭分院某个科室的发展,更形成了强大的多学科诊疗团队,这让基层疑难病患很多时候不用转院即可在当地解决病痛。
江苏人小王在余杭打工,来浙二余杭分院时,肚子鼓得像身怀六甲的孕妇,经检查确认是卵巢巨大肿瘤,加之她还患有严重的甲亢等症,医院妇科联合浙医二院专家下沉的泌尿外科、麻醉科、心内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为小王进行了肿瘤剔除术,保住了她的生育能力。
据悉,“科联体”运作以来,浙二余杭分院累计开展带蒂皮瓣移植术、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内镜下鼻窦、咽喉肿瘤活检等新技术、全喉切除、全飞秒近视激光矫正术等新技术新项目60余项,80%以上的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余杭区在该领域的空白。合作期间,消化内科、骨科成功创建浙江省龙头学科,同时科研工作实现零突破。
“融合科室内成员干劲儿更足了,也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的涌入。”蔡建庭主任说,放在以前,区级医院招聘来的一般都是本科生,如今,还吸引了硕士、博士前来应聘。
如今,“科联体”模式已覆盖浙二余杭分院普外科、消化内科、胸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等9个学科,融合学科各项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多样模式助提升
“我们的下沉分院基本实现了‘周周有名医,天天有专家’”王建安说,为将“双下沉两提升”政策“落实落细”,浙医二院充分结合当地学科特色和百姓需求探索出多样化下沉模式,推动基层医疗实力不断提升,真正将病人留在当地。
浙医二院先后与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兰溪市人民医院、遂昌县人民医院、龙泉市人民医院、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6家省内县(区)级医院缔结双下沉分院关系。
在龙泉,建立了浙西地区规模最大的肿瘤治疗中心;在遂昌,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人才“省属县用”试点工作即将启动;在兰溪,开创了急诊—重症—全科医学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并填补了兰溪心血管介入的空白;在衢江,组建了急诊创伤中心;在建德,“浙西国际心脏中心”拔地而起;在长兴,将长兴县人民医院纳入“浙医二院医疗集团”,两家医院已共用一张发票……
仅2018年,浙医二院累计下沉常驻专家250余人,周末专家320人次,参与手术近2000台次,教学查房400余次,浙医二院帮扶的学科平均门急诊量增加20%以上,住院量增加15.7%,三、四类以上手术量增加约60%,病人外转率大幅下降50%以上。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