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年(左二)与团队
浙江在线1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杨希 通讯员 贾侃)取代芳胺是一类核心的精细化工原料,被广泛地应用于抗高温、阻燃、绝缘等特需材料的合成。合成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离不开催化剂应用。
在浙江工业大学,有一支团队潜心15年,艰苦探索和持续钻研,在没有国际国内先例的情况下,在金属催化剂技术上不断取得创新,终于解决了合成取代芳胺系列产品中的关键共性催化剂技术与工艺、设备等问题。在今天上午(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校长李小年领衔的“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化合成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我国是取代芳胺主要生产与消费国,卤代芳胺、对苯二胺类和氨基苯磺酸类等三者的产量每年就高达百万吨。然而,原有生产技术与工艺存在着过程不安全、生产效率低、污染排放大、产品品质差等诸多问题,致使取代芳胺系列产品品质差,缺乏国际竞争力,合成工艺环境问题突出。
其中,作为取代芳胺系列产品之一的对苯二胺类,可直接作为橡胶防老剂。我国一年约生产5亿条轮胎,但因抗老化能力不足等而产生的废旧轮胎达到了一半以上。面对高品质橡胶防老剂的巨大需求,创新催化剂技术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5年间,李小年率领团队在解决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生产的关键共性催化剂技术与工艺、设备等问题过程中,发明了三项核心关键催化剂技术及其成套工艺——催化加氢合成卤代芳胺技术及无溶剂工艺,催化加氢合成对苯二胺类橡胶防老剂技术及连续化工艺,催化加氢合成氨基苯磺酸技术及工艺。
眼下,该项目成果已经在河北、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地区实现规模化生产,催化剂性能稳定,万吨级工业装置运行平稳并且高产。产品远销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本项目自工业化应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近三年实现新增产值20多亿元、新增利润5亿多元,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只有拥有了源头创新、水平领先的自主技术,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和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才能实现安全、绿色、高效地生产高品质取代芳胺,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李小年说。
“科学研究应该是非常纯粹的,而纯粹的事业就需要忘我地投入。”李小年说,即便是有诸多行政事务在身,他也始终把攻关的技术难题作为心头大事,希望能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作出新的贡献。同时,他的言传身教也感染了更多年轻科研工作者,他们积极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以推动化工技术革新为己任,服务转型升级,造福国计民生。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