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有的打着“乡村振兴”旗号行骗,有的挂着“公益”招牌敛财,还有的以“教育”之名行“精神传销”之实……它们有个共同的称谓:非法社会组织。
来自浙江省民政厅的消息,刚刚过去的2018年,浙江取缔、劝散非法社会组织630余家,清理行业协会商会违规收费,减轻企业负担1.38亿元。其中,教育、培训等领域是非法社会组织的“重灾区”。这些“学馆”“培训中心”大多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以温州日前公布的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为例,29家机构中有8家涉及教育、培训等相关领域。
据了解,非法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或者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的社会组织;业已注销、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组织;未经办理登记、备案,擅自在境内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离岸组织”“山寨社团”等境外非政府组织。其组织机构一般表现为社会团体、基金会(或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种形式。去年,浙江民政、公安等部门联合落实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打击重点包括利用“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名义骗钱敛财的、冠以“中国”“中华”“国际”等字样擅自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
近年来,浙江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底,全省各级经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近5.6万个,纳入备案管理的社区社会组织超过15万个,社会组织总数和每万人拥有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民政部门提醒,公众在跟社会组织合作之前一定要提高警惕,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hinanpo.gov.cn/index.html),或者关注其“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公众号,进行查询。如果发现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线索,可及时向民政部门举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