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浙江公安集中销毁1.74吨各类毒品。 浙江省公安厅 供图
浙江在线杭州1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佳蔚)1月29日下午,随着一声令下,共计1.74吨的各类毒品在杭州富阳某环保热电企业内被分装成一个个打包箱,由特警持枪押运直至焚烧殆尽。这是继2016年后,浙江时隔两年又一次集中性销毁毒品行动,也是我省公安机关首次采取环保无害化的毒品处理模式。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2017年至2018年,浙江省先后缴获各类毒品约2.5吨。此次销毁的毒品均为过去两年已结案件中缴获的毒品,涉及海洛因、冰毒、氯胺酮、大麻、摇头丸、可卡因、鸦片、恰特草和部分新精神活性物质等新旧三代毒品,共10余类,数量、品种、规模皆为历年之最。
销毁不是终点,浙江誓将“毒战”进行到底。2018年10月15日至今年1月15日,一场为期三个月的禁毒会战在全省打响,共刑拘毒品犯罪嫌疑人2100余名,查处吸毒人员近9000人次,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近3000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72.2%、36.7%、58.3%;相继侦破23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以及78起省毒品目标案件。
2017年至2018年我省缴获的各类毒品。
开放而又隐蔽的互联网,被不少毒品犯罪分子视为交易流通的“秘密基地”,各类新型毒品经过花式包装,赋以极具噱头的名称和奇特的外观,诱惑无知者,成为这条黑色利益链条的“爆款”。
“有些新型毒品被犯罪分子鼓吹‘不上瘾’、‘无危害’,使得‘初尝者’容易误入歧途,以致无法自拔。”浙江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一组来自国家禁毒办的最新数据,为我们敲响警钟:据统计,当前全国共有吸毒人员255.3万名,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有1.5万名,年龄最小的仅为12岁。
“假如有一天,购买毒品跟网购日用品一样简单,那么,带给社会和民众尤其是孩子们的危害将无法估计。”该负责人指出,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的最大受众之一,与毒品的距离很可能仅一“线”之隔。
浙江公安首次委托第三方环保企业对毒品进行无害化销毁。
身为互联网经济大省的浙江,选择以高压态势向毒品犯罪“亮剑”。仅去年一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新精神活性物质治理,部署排查化学实验室8000余家、寄递企业3000余家,清理整顿一批互联网化工商务平台,共查处互联网涉毒人员1100余名,查封涉毒网站2个。同时,公安机关加强源头把控,坚决将新型毒品“扼杀在摇篮里”,查获涉及大麻类毒品的违法犯罪嫌疑人900余名,先后侦破“蓝精灵”“小树枝”“咔哇潮饮”等新类型毒品案件,破获一批“笑气”等非列管、成瘾性物质案件。
前线冲锋,后方固防。浙江以城市为单位,推动全民禁毒意识升级,杭州、温州成为首批国家级禁毒示范城市,全省涌现出以舟山嵊泗、宁波余姚、绍兴诸暨、玉环坎门为代表的一批基层毒品治理典范。一年来,我省没有发生有影响的涉毒肇事肇祸、物品流失以及制毒案事件。
“禁毒还要从娃娃抓起。”记者从省教育部门了解到,如今,禁毒知识已深入基础教育,成为中考、高考试卷上的“必答题”。由此产生的“质变”是:2018年全省新发现及未成年吸毒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26%。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